第51章 二合一 落幕(1 / 1)

刘宏昌没有让人投资的想法,虽然能更快扩大规模,但也会让刘宏昌对自己卤菜的控制减弱,一旦一切都朝着钱的方向看,那卤菜的品质就容易出问题。

刘宏昌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对于给他送钱的这些个财神爷,他都是客客气气地送走,义正言辞地拒绝。

“孙哥,我现在的卤菜是小本生意,接受不了您这么大老板的投资,实在抱歉。”

孙泉自然也知道,卤菜是人家刘宏昌的一亩三分地,自己想要插手,人家会有警剔心理也属正常,他想表达和刘宏昌深入合作的意向,这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很多,孙泉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急于一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次帮了人家,让人家念你个好,这才有合作的基础。

要是直接用一块破场地要求人家和你合作,强扭的瓜不甜,之后再想好好合作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孙泉不但擅长发现机会,同时也非常会把握机会。

“宏昌兄弟,你知不知道那块地死过人,价格不贵,但做生意的风水可就算不上太好了,你的卤菜刚刚起步,要不要孙哥帮你再找找地方?”

“老哥,你也能看出来,好地方哪里轮得到我一个卖卤菜的,能找到一个荒废的酱菜厂已经很不容易,不敢再痴心妄想别的地方。”

孙泉看着刘宏昌讪讪的笑容,也不再劝阻,他知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适用于别人,再加之人家是间接供应给饭店的,实际上的客户就那几个人,只要能搞定维护好和饭店的生意,就不愁有钱赚,自己给他提个醒,说多了反而招人嫌弃。

这个酱菜厂最巅峰的时候,能卖个五六万块钱,但现在人去楼空,只剩下几间厂房和偌大一个院子,此时的地价也不算贵,房子也不算旧,作价两三万是有些高的。

“这样,宏昌兄弟,这个院子我两万块钱卖给你,这厂房面积还是很大的,你之后想发展新业务都能施展得开,你要是觉得合适我们找个时间去过户口就行。”

刘宏昌对于工厂的价格做过功课,知道这个场子的面子不算小,要是简简单单买个院子,五六千块钱也就够了,要想更好的发展,还是买个大的院子,最好有现成的厂房,方便自己直接把生产和制作卤菜的地方都搬过去,要是能有仓库就更好了,到时候做起卤菜能方便许多。

“孙哥,这个房子卖两万块是不是有些贵了,我看那个工厂一没设备,二没资产,就一块地皮,几间破房子,兄弟我真没多少钱。”

“那个酱菜厂有不少于五十口大缸,对你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资产,你做卤菜,肯定能用得到。”

刘宏昌听着孙泉的话,感觉有些好笑:“那些个酱菜的大缸都几年没用了,再说我做的卤菜都不隔夜,你让我去用这些个陈年的酱菜大缸,也用不上啊,这些个大缸也没几个钱,孙哥你要有用,你拿到香满楼用就行,我倒是不需要这些大缸。”

孙泉叹了口气,说道:“兄弟,不瞒你说,要是我这里能用到这些个大缸,也不会一直留在酱菜厂了,只能说隔行如隔山,你能用就拿去,我给你便宜一千块钱,你看行不?”

刘宏昌对于酱菜厂还算了解,对比位置相同的副食品厂,成交价格才三万左右,相比较之下,酱菜厂的价格应该在它的一半是合理的。

刘宏昌继续说:“我们还要继续合作,这个价格我想你就是给做酱菜的,他们也给不了这么多钱。老哥,你也不能专逮着我一个人薅啊。”

孙泉当然也知道价格贵了些,但这也是符合市场的一个价格,在北方这样工厂可不好找,要是刘宏昌自己直接盖一间厂房,没个一年时间做不出来。孙泉为了今后的合作,还是在刚刚的基础上又降低了两千块钱。

一万六千块钱,这也算一个合理的价格了,刘宏昌思索片刻,觉得这个价格没啥问题,便又试了试孙泉的底线。、

“孙哥,我这里只能给你到一万五千块,你如果觉得可以,我们就可以办手续,你要是不行的话,我就没办法了。”

孙泉觉得已经到他的心理预期的价格了,便不再多推辞,“行,我们找人给拟个合同,今天下午把手续办了。”

“行嘞,哥。”

刘宏昌又借机说道:“除了卤味,我打算新增加些大菜硬菜,不知道孙总感不感兴趣。象什么梅菜扣肉,卤羊蹄,卤猪蹄,这些菜品也要提上日程了。”

孙泉笑了笑,“这些菜我们现在就有啊,难道非要等你做嘛,我们自己也能做呀!”

对于孙泉的不解,刘宏昌解释道:“你们也能做,但我们家卤肉的味道你也是知道的,味道鲜美,受顾客的欢迎,你们用我们提供的菜,肯定比你们自己雇厨师做要好。”

孙泉的香满楼用人成本比其他饭店还要高,就是因为他们家的大厨多,会做的硬菜也多,如果这些都用来刘宏昌的菜,那要那么多大厨就没用了。

现在还没有中央厨房这个概念,将最费事情且工序最大的美食大批量生产来降本增效,这是连锁饭店的模式,像孙泉这样善于学习的老板也不愿意让别人染指自己家的内核领域。

刘宏昌也知道这些想要推行下去的难度,也不多解释,其实自己有其他的渠道,饭店这个领域,在87年这个时间点还是太小了,自己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就不能只是给饭店做供货。

两个人找了人帮忙给拟好了交易的合同,孙泉拿着酱菜厂的地契和刘宏昌去有关部门办理了手续。

刘宏昌贷款花出去一万五,还剩下五千块钱的贷款了,这五千块钱要是能花在刀刃上,自己的卤菜规模还能扩大不少。

目前的规模看上去很大,但其实都是靠着人数堆出来的,目前东来饭店还没有和他们打价格战,如果现在打价格战,那现在刘宏昌的卤菜就十分危险了。

而在另一边,王东来在做出和刘宏昌相似度接近的卤菜依旧不满意,他还在味道上超越刘宏昌的卤味。

这其实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想法,因为王东来没有系统,他不知道这个卤菜配方已经是系统评估的天然卤菜的极限。

要想超越这种味道,唯一的办法就是上科技。

王东来有自己的办法,既然在味道上比不过你,那我难道就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嘛。

东来饭店,可不是简简单单是个饭店,更是他多年来学有所成的结果。

王东来跟着国外的表哥去过美国,去过香港,他不象刘宏昌这些土包子一样相信厨艺就能改变一切。

他相信科技,在他见识过来美国的灯红酒绿,见识过来美国食物的简单烹调,却能做出一等一的味道,他便想要将属于国外的技术和中餐融合,做出能够征服每一个中国胃的美食。

同时,赚米。

王东来从表哥那里买到了一种神奇的调味料,这种调味料的作用和味精类似,能够让食物增香提味。

王东来的卤菜一直无法一比一还原刘宏昌的卤菜,虽然口味相近,但口味刁钻的老饕还是能够品尝出细微的差别,这个差别普通食客无所谓,但王东来一直不满意。

他还把刘三抓过来,先礼后兵,教训了一顿,依旧没有问不配方的秘密。

没办法了,王东来还是拿出来从表哥那里拿来的调料,又让厨子卤了一锅出来,然后倒入神秘调味料。

不一会儿的功夫,肉香四溢,捞出一块来,色泽红润,看得人直流口水。

王东来安排厨师切了几块给大家品尝,不出所料,吃过的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被教育了一顿的刘三也被拉起来尝了尝这卤肉的味道。

“这味道比起刘宏昌的也毫不逊色,果然还是王总您有办法。您轻轻松松就把刘宏昌做的味道给超越了,还得是您啊。”

刘三在王东来身边拍着马屁,王刚也不打断,他很享受这种被人夸赞的感觉。

虽然知道刘三没有能够拿出来完整的配方,王东来只是要求刘三吐出来一半的钱,不然就对他不客气。

刘三虽然也懂些拳脚,但对比王东来的保镖还是不够看的,为了免受皮肉之苦,他退还给王东来四千块钱,灰溜溜地滚回医院给母亲看病了。

他在医院这段时间一直忐忑不安,他十分担心警察把他带走。

因为刘宏昌的事情以及瓜农的事情,他已经很多天没有睡一个安稳觉了。

今天他把四千块钱还给了王东来,剩下的钱也够给母亲看病了。

刘三回到医院,看母亲没什么事情,便独自一个人去走廊里抽烟。

他等在楼道里,周围是忙碌的医生护士来来回回忙碌地走动。

烟雾从他的鼻腔里喷出来,形成巨大的烟圈,医院里弥漫着复杂的气味,烟味混杂着消毒水的气息以及病人汗渍的味道,让空气无比难闻。

刘三的脑海里还会时不时回闪刘宏昌殴打自己的场面,他那一丝未被抿灭的人性在那一刻闪光,片刻便又暗下来了。

他低着头,听着整齐的脚步声,两双整齐的鞋子出现在他面前,他抬起头来一看。

两个穿着黑色警察制服的男人站在他面前。

其中一人拿出证件,对他讲:“陈山先生,有人举报你涉嫌强劫,麻烦跟我们走一趟吧。”

刘三,或者说陈山,听到“强劫”二字,身子猛地一颤,手中的烟头差点掉在地上。

他最后的侥幸心理彻底破灭,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没有挣扎,也没有辩解,只是深深地吸了最后一口烟,然后将烟蒂扔在地上,用脚碾灭,顺从地伸出了双手。

他知道,从他对那个老实巴交的瓜农动刀的那一刻起,这一天就早已注定。被押上警车的路上,医院走廊里的人们投来各种目光,有好奇,有鄙夷,也有恐惧。

刘三全都麻木地承受着,脑海里闪过的却是母亲躺在病床上虚弱的样子,以及刘宏昌那双愤怒而失望的眼睛。

他原以为靠着小聪明和狠劲能闯出一片天,却没想到最终栽在了自己的贪婪和愚蠢上。在审讯室里,面对确凿的证据和警察的讯问,刘三对抢劫瓜农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他唯一请求的,是警察不要马上告诉他在医院的母亲。

他的故事,将以法律制裁告终,成为刘宏昌崛起路上一个令人唏嘘的反面注脚。

送走了孙泉,刘宏昌拿着新鲜出炉的地契和房契,站在了酱菜厂空旷的院子里。

午后的阳光洒在斑驳的墙壁和长满荒草的地面上,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雄心在他心中激荡。

这一万五千块花得值!这里不再是一个临时的小作坊,而是他事业真正的起点。他里里外外地仔细勘察了一遍。

几间厂房虽然旧,但结构完好,屋顶也不漏雨,只需要简单粉刷修葺即可。

最大的那间正好可以用来当作内核的卤制车间,砌上几个标准的灶台,摆上尺寸统一的大锅,效率和卫生程度将远超现在院里的临时土灶。

旁边稍小的一间可以作为清洗和处理原材料的初加工间,实现生熟分离。

至于那五十口被孙泉当作添头的大缸,刘宏昌看着它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孙泉觉得是累赘,但在刘宏昌眼里,这些刷洗干净的大缸,正是绝佳的天然发酵容器。他心中规划的“大菜硬菜”,比如梅菜扣肉里的梅干菜、以及未来可能开发的酸菜、泡菜等,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发酵才能形成独特风味。

这些大缸正好派上大用场,这为他未来产品线的多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剩下的五千块贷款,他计划精打细算地用于厂房的改造、购买标准化的设备以及招聘和培训第一批正式的工人。

他要创建的,不是一个靠人海战术的作坊,而是一个有着严格生产流程和品质标准的“前店后厂”式生产基地。

东来饭店的王东来在琢磨“科技与狠活”,而刘宏昌则坚信,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传统工艺,才是他未来致胜的王牌。

这片荒废的酱菜厂,即将在他的手中焕发新生,飘出更加诱人的卤香。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师父快住手,我可是你徒弟 重生港岛:从卖出莫桑钻开始 都重生了,肯定要当资本家啊 穿越女频我和青梅收集虐文女主 娱乐:雪藏结束后,我成了顶流 巅峰神豪传 谋我家产,别怪我不讲武德 霸婿崛起 人在高三,离婚逆袭系统早到二十年 书中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