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小把戏并没有骗到柱子多久,才半年的时间就被柱子给拆穿了:\"婶儿,你不用再给我变着花样换了,我都看了,这些药根本吃不出来什么问题。
柱子听文娟这么说,连忙摆着两只手:\"那我可不敢,婶儿。
文娟看这孩子心情又低落了起来,就把手中的活放下安慰他:\"年前你爹不是还让你带了十来个鸡蛋去看你韩老师吗?你不是说韩老师还留你和另一位同学在家里吃饭?
文娟简直要被这小兔崽子给气笑了,到底是小孩子,看问题比较浅显。
你还小,不懂,咱们两家相比起来呀,你爹帮我和你传义叔的更多。有时候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你看古往今来,老师是不是都被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那他们享受了来自社会上人士的尊重和崇拜,相应的是不是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得起人们的尊重。
听这孩子说话文娟就知道他又钻牛角尖了,这孩子哪都好,就是性子有些耿直,不像他爹似的,比较圆滑。
估计这点是随了红霞姐了,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柱子他奶奶更是他们家顶顶聪明的人。
所以呀,老师就好比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一个特别的身份,你干了这行,就要承受这行所带来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就像你当了医生,治病救人就是你的责任,你能因为这个人不是个好人,或者他前两天骂了你两句你就不救了吗?
不治病救人,那我学医干嘛?文娟的话,柱子好像有些明白了。
过了会儿他又叫起了文娟。
文娟心里暗暗叹气,这孩子真是没完没了了。
文娟知道,柱子说的老太太是李良她娘,知道自己教柱子学医还来闹过一回,后来魏支书当着全村人的面说柱子在卫生室不领一点工分。
并且到成人之前这孩子不管干不干活,都不领村里的口粮,她这才消停。
这等于是魏支书当着全村人的面说了要养这个儿子到十八岁,这年头没几家能做到,明眼人也都知道魏支书这是被老太太给架上去了,不得不这么说,不过大多数人也都乐见其成。
现在十一二岁的半大小子能当个成年人来用了,魏支书情愿养着儿子,那就让他养去呗,谁让人家就这一个儿子,养得起。
也因为这事儿,柱子都快恨死这老太太了,本来没成年的孩子就算是不上工,也是有口粮可以领的。
可现在自己就成了家里完完全全吃白饭的人了,要不是叶传义和文娟劝着,这孩子可能还真就赌气不学医了。
不过好在学有所获,文娟通过这半年的观察,发现这孩子在医学方面领悟力是很高的。
不过文娟还是叮嘱他,学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只这半年是成不了事的。
经过上次魏支书在村里说了那番话后,柱子就不愿意去干村里的活了,又没有口粮可以拿,魏支书顾及自己的身份,还想让孩子去。
人性就是这样,魏建国其实也都明白。但放不下自己的身份,不过被叶传义这么一说索性也就不去管了。
柱子虽然不去干队里的活,但平时去山上打柴,帮文娟挖中药,给他奶奶挑水,从来都不说一个累字,可见也不是个不能吃苦的。
反正叶传义这是越来越欣赏这孩子了,用他的话说:\"柱子哪哪都好,配当我们小秋的\"亲哥\",就是性格有些太过耿直了,我们小秋可不能教成这样,容易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