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默决定采取开诚布公的方式:“刘波涉嫌与一起命案有关,目前是我们通缉的重要嫌疑人。”
“命案?”张老板的脸色瞬间变得惊愕,“这不可能!刘老师的为人我很了解,他待人真诚,富有爱心,怎么可能牵扯到命案?”
“死者是在安京遇害的,生前与刘波有过密切接触。”叶默解释道,同时仔细观察着张老板的反应,“请您先坐下,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您所知道的关于刘波的情况。”
待双方坐定后,叶默开始正式询问:“张先生,请问您和刘波是怎么认识的?”
“事情是这样的。”张老板整理了一下思绪,“我女儿曾经是刘老师的学生,我还专门请过他做家教。那会儿是07年左右,我因为在雷山创业,忙于生意,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所以,我女儿从小到大都不爱学习,总分连两百分都不到。实在没办法,我才想着请人给她补习。”
“刘老师确实很负责任。”张老板的语气中带着感激,“虽然我女儿当年高考成绩还是不理想,但在刘老师的教导下,她第二年复读就考上了大学。”
叶默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时间上的疑点:“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刘波在07年任教后就辞职了。”
“这个我知道。”张老板点头证实,“正因为刘老师辞职了,我才给女儿办理了转学,送她去了贵阳的学校。我女儿就是因为受到刘老师的影响,才开始认真学习的。以前的她特别叛逆,我简直束手无策。”
听到这里,叶默若有所思地问道:“那您是否了解刘波辞职的具体原因?”
张老板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沉重:“这件事说来话长。刘老师辞职,主要是因为他母亲的病情。记得07年一次模拟考试后,我女儿考了三百多分,虽然距离大学录取线还有差距,但比起之前已经进步很大了。照这个趋势,再复读一年,考个四百多分上大专是很有希望的。”
“为了表示感谢,我特意邀请刘老师来家里吃饭。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刘老师突然向我开口借钱……”
“借钱”这个关键词立即引起了叶默的警觉。
他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他借了多少?你借给他了吗?”
“他开口要借五万块。”张老板说,“您也知道,我做的是小本生意,一年收入也就七八万。五万块对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我相信刘老师的为人,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毕竟,他借钱是为了给母亲治病。他说他母亲病情恶化,需要一大笔医疗费,还保证以后一定会还钱。”
“那后来他还钱了吗?”叶默继续追问。
“还了。”张老板肯定地说,“高考结束后不久,刘老师就找到我,把五万块原数奉还。他说他准备带母亲去贵阳治病。”
这个回答让叶默感到疑惑:“既然要去大医院看病,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为什么反而先把钱还给您了?”
“我当时也觉得奇怪。”张老板表示赞同,“我还跟他说这钱不着急还,先给老人家治病要紧。但刘老师告诉我,他‘搞到钱了’,还说等母亲病治好了,再请我吃饭表示感谢。”
听到这里,叶默的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时间点恰好与假王芳找刘波办理学历顶替的时间吻合。
刘波突然声称“搞到钱了”,这笔钱的来源极有可能就是假王芳支付的“报酬”。
如此看来,刘波帮助假王芳冒名顶替的动机,很可能就是为了筹集母亲的医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