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三天年假,在温馨和乐的氛围中悄然滑过。
有了电热毯这个神器,京城的严冬似乎也不那么难熬了。
尤其是娄晓娥,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身子也变得笨重,畏寒得厉害。
晚上睡觉前,何雨柱总会提前帮她把被窝捂得暖暖和和,让她能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
何雨柱那傻哥哥,虽然人还有点糊涂,但一提到自己快要当爹了,那张脸上就笑开了花,整天围着娄晓娥打转,嘘寒问暖,体贴备至。
假期结束,何雨辰再次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上班第一件事,他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提着那个用布袋子精心包裹好的电热毯,径直去了张司长的办公室。
“司长,东西给您拿来了。”
何雨辰将电热毯放在张司长的办公桌上。
“哦?这就是你说的那个……电热毯?”
张司长放下手中的文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灰色毯子。
“对,您试试就知道了,也是一个有希望赚取大量外汇的产品。”
何雨辰简单介绍了一下用法:“铺在床单下面,插上电就行,有自动控温,安全得很。”
“好小子,总能搞出些新奇玩意儿。”
张司长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那个布袋:“行,等会我就安排人测试。”
他随即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筒子楼的钥匙,后勤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你有等会就可以去看看。”
“好嘞,谢谢司长,我这就去瞅瞅。”
从司长办公室出来,何雨辰直接去了后勤处,领了钥匙,然后骑着自行车,直奔东直门。
筒子楼,这个年代的建筑明星,可以说是人人向往。
长长的楼道,一侧是密密麻麻的房门,另一侧是窗户。
何雨辰找到了分给他的那两间房。
推开门。
一股子拥挤的气息扑面而来。
两间房都不大,加起来也就三十来个平方,水泥地面,白灰墙壁,一个房间里勉强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柜子。
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
楼道里,已经有不少人家住了进来,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争吵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嘈杂。
何雨辰站在门口,只看了一眼,就默默地退了出来,重新锁上了门。
就这?
无数人挤破头都想住进来的地方?
在他看来,这居住环境,简直比他之前住的那个四合院大杂院还要糟糕。
至少大杂院里,各家还有个独立的厨房,院子也宽敞。
这里,简直就象个鸽子笼。
更别提跟他现在住的那个带花园的独门独院比了。
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何雨辰也没嫌弃。
在这个年代,谁会嫌房子多呢?
看完房子,何雨辰便骑着车返回工业部。
刚在自己的办公椅上坐稳,屁股还没坐热。
“铃铃铃——!”
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发出一阵急促刺耳的铃声。
这电话是内部专线,能打到他这里的,基本都是部里的领导。
何雨辰拿起电话。
“喂,你好。”
“雨辰吗?”电话那头,传来张司长异常严肃的声音,和他平时爽朗的语调截然不同。
那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焦急和凝重。
何雨辰的心,咯噔一下。
出事了!
“司长,是我,发生什么事了?”
“出大事了!”张司长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在刻意控制着什么,“雨辰,你现在立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立刻!马上!”
说完,不等何雨辰回话,电话就被“啪”的一声挂断了。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忙音,何雨辰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张司长一向稳重,能让他如此失态,事情绝对小不了。
他不敢耽搁,立刻起身,快步朝着张司长的办公室走去。
推开门,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张司长正背着手,在房间里焦躁地来回踱步,他脚边的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烟头。
看到何雨辰进来,他立刻停下脚步,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何雨辰的手,反手就把办公室的门给锁上了。
这阵仗,让何雨辰的心沉得更厉害了。
“司长,到底怎么了?”
“唉!”张司长重重地叹了口气,将他按在沙发上,自己也坐了下来,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雨辰,摊上麻烦了。”
张司长从口袋里摸出烟盒,又点上了一根,猛吸了一口。
“刚刚接到外交部的紧急通知,苏盟的一个高级别技术代表团,突然改变了行程。”
“他们将在三天后,抵达京城!”
苏盟代表团?
何雨辰一愣。
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们这次来,名义上是‘交流学习’,但实际上,是来摸我们的底的。”
“毕竟你之前研究出的四款产品实在是太惊人了,他们估计认为我们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技术突破。”
张司长的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并且我们最近不是在跟他们谈几项关键设备的技术引进吗?对方一直卡着不松口,这次突然到访,来者不善啊。”
何雨辰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知道,重点肯定在后面。
果然,张司长话锋一转,眼神死死地盯着何雨辰。
“本来,这跟你关系不大。但是……”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但是,咱们内部,出了个‘大嘴巴’!”
“有人在跟苏盟那边的专家私下交流的时候,吹嘘我们国家不仅在机械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发明了一种‘革命性的便携取暖设备’!”
张司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牙齿都咬得咯咯作响。
“我刚把电热毯让人拿去测试,就有人大嘴巴,太可恶了!”
“现在,对方在发来的访问议程里,指名道姓,点名要看这个东西!”
张司长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可现在咱们只有一个成品,怎么应对苏联即将到来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