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天顺三年,寒冬腊月,程家村。
漆黑的夜幕下,风雪呼啸,程木匠家的土屋里却灯火通明。妻子柳氏躺在炕上,脸色苍白,汗水浸透了衣衫。忙脚乱,嘴里念叨着\"快了快了\",可孩子迟迟不肯落地。
接生婆颤抖着把孩子洗净,裹进襁褓,可当她低头一看,顿时吓得脸色煞白。
这孩子……眼睛黑得吓人。
不是普通婴儿那种朦胧的黑,而是像深不见底的古井,幽幽的,仿佛能看穿一切。
程木匠不信邪,可随着程墨渐渐长大,村里人看他的眼神越来越怪。
五岁那年,程墨蹲在墙角,对着空无一人的地方说话:\"红衣服的姐姐,你为什么哭呀?
村里人吓得脸色发青——那墙角,十年前吊死过一个穿红嫁衣的新娘。
七岁时,程墨常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自言自语,村里老人说,那棵树下埋着不少饿死的流民。
十岁那年,他盯着隔壁李老头看了半晌,突然说:\"李爷爷,你三天后别去河边。
李老头没当回事,结果第三天去河边打水,脚下一滑,淹死了。
程墨十八岁这年,父母相继病逝。村里流言四起,说是他命硬,克死了爹娘。无奈之下,程墨只得离开家乡,独自前往百里外的青州城谋生。
青州城西有条古玩街,每逢初一十五便有大集。街上挤满了卖旧货的摊贩,铜钱、玉佩、破旧的书籍、生锈的刀剑……应有尽有。
程墨在一家小客栈当伙计,每月工钱勉强够糊口。闲暇时,他总爱来古玩街转悠。那些上了年头的老物件上,往往附着些常人看不见的东西——一缕执念,一抹残魂,或是一段未了的因果。
这天傍晚,集市快散时,程墨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个地摊。摊主是个干瘦老头,面前只摆了几件东西:一枚生锈的铜镜、一把断齿的木梳、一块褪色的绣帕。
程墨的目光一下子被那面铜镜吸引住了。
镜面斑驳,边缘雕刻着繁复的花纹,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咒。更奇怪的是,镜子里……似乎有东西在动。
他蹲下身,伸手去拿。
老头眯起眼,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笑了:\"原来如此……你能看见,对吧?
程墨心头一跳,没吭声。
程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几枚铜钱,买下了镜子。
回到客栈,程墨关紧房门,将铜镜放在桌上。昏黄的油灯下,镜面泛着幽幽的光。
镜子里,映出的是他自己的脸。但下一秒,景象突然扭曲,他的面容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陌生的女子面孔!
那女子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丽,却惨白如纸。她穿着一身素白丧服,长发披散,眼神哀戚。
程墨心头一震,但并未惊慌——这些年,他见过的鬼魂太多了。
程墨思索着,没有立刻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