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开始?
陈洪康又是一愣。
这是源于底气的自信,还是自视甚高的鲁莽?
他看着江离那双平静深邃的眼睛,鬼使神差地一咬牙,对导播台竖起大拇指:“好!就听江离的!各单位准备,倒计时开始!”
灯光亮起,全场肃静。
江离站在讲台后,面对着镜头,神情自然而从容。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江离。”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奇特的磁性,瞬间让现场所有浮躁的气氛都沉淀了下来。
“今天很高兴能够做客《百家讲坛》。”
“这次来,我想和大家聊聊王安石,聊聊那场改变北宋命运的变法。”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江离顿了顿,“什么是改革?”
这个问题,让监视器前的陈洪康呼吸一滞。
好家伙,一上来就玩这么大的?
“有人说,改革就是革故鼎新,是走向进步。也有人说,改革是动别人的蛋糕,是刀光剑影,甚至要流血。”
“这两种说法都对,但都不全面。”
“在我看来,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利益分配的背后,是阶层的博弈,是权力的较量,更是对人性的考验。”
“王安石变法,就是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
陈洪康的眼睛彻底亮了。
这个开场,太不一样了!
没有照本宣科,没有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直接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把观众的思维带入进去。
江离继续说道:“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那一年,王安石49岁,宋神宗20岁。一个是饱读诗书、胸怀天下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渴望建功立业、重振大宋的年轻皇帝。”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在北宋的政治版图上,开启了一场中国历史上都罕见的、自上而下的、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实验。”
“但是,这场实验的结果呢?”
江离话锋一转:“十五年后,王安石黯然离世。新法被废除大半,党争愈演愈烈,北宋的国运,也从此江河日下,再无回天之力。”
“为什么?”
“是王安石的理念错了吗?是宋神宗的支持不够吗?还是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太顽固?”
“都不是。”江离的声音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问题的根源,在于王安石,这位伟大的改革家,从一开始就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
演播厅里,所有工作人员不知不觉都停下了手中的活,抬头看向讲台上的那个身影。
“第一个错误,是他太理想化了。”
“王安石设计的新法,理论上确实能富国强兵。青苗法解决农民贷款问题,募役法减轻百姓负担,市易法打击商人囤积居奇,保甲法强化军事力量……”
“每一条看起来都很美好,都很正确。”
“但他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谁来执行?”
江离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象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基层官员。”
“而这些基层官员,本身就是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你让他们去动自己的蛋糕,去损害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怎么做?”
“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青苗法本来是低息贷款给农民,解燃眉之急,结果到了地方,就变成了强制摊派,利息比高利贷还高。”
“募役法,本意是让百姓出钱免除徭役,结果呢?钱照收,役照服,变成了双重盘剥。”
“好端端的惠民政策,到了执行层面,全变了味,成了搜刮民脂民膏的利器。”
“而王安石呢?他坐在庙堂之上,看到的都是下面报上来的漂亮数字——税收增加了,国库充盈了。”
“他以为变法大获成功,却不知道百姓的日子,比变法前更苦了。”
陈洪康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这才是《百家讲坛》该有的样子!
不是简单地讲历史故事,而是通过历史看本质,把古人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结合起来。
“第二个错误,是他太急了。”
“改革如烹小鲜,需要火候,需要循序渐进。但王安石等不了,他恨不得一年之内把所有新法都推行天下,恨不得立刻就看到成效。”
“为什么这么急?”
“因为他知道,时间不站在他这边。宋神宗年轻,支持他,但皇帝的心思会变。”
“朝中反对派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反扑。他必须在失去皇帝支持之前,把新法变成既成事实,把生米煮成熟饭。”
“这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豪赌。”
“但改革不是下一道圣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时间去试错,去调整,去让百姓接受。一剂猛药下去,病没治好,反而可能把人给直接送走。”
“王安石没有给北宋这个时间。”
“结果就是,新法还没站稳脚跟,就已经千疮百孔,民怨沸腾。”
“第三个错误,也是最致命的错误——他用错了人。”
江离的目光沉了下来:“王安石要推行新法,就必须打破旧官僚体系,提拔新人。但满朝文武,大多反对变法,他能用谁?”
“只能用支持变法的人。”
“问题是,这些人支持变法,不一定是因为认同理念,而是因为看到了机会。”
“吕惠卿、曾布、章敦……这些后来被列入《奸臣传》的人物,起初都是王安石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这些人打着变法的旗号,干的却是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勾当。他们把变法变成了自己升官发财、打击政敌的工具。”
“而王安石呢?他太信任这些人了。或者说,在当时的困境下,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信任他们。”
“最后,当他发现这些人的真面目时,为时已晚。他自己也被这些所谓的‘同志’架空,从一个改革的掌舵者,变成了一尊被供起来的变法傀儡。”
江离停顿了几秒,目光扫过镜头,仿佛在给观众思考的时间:“所以,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
“不是因为理念不对,不是因为反对派太强,而是因为他没有处理好人的问题。”
“改革,改的是制度,但执行制度的,终究是人。如果人的问题解决不了,再好的顶层设计,再完美的蓝图,也不过是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