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辛弃疾当初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随波逐流,在后方做一个安逸的富家翁,他还会是我们今天崇敬的那个辛弃疾吗?”
“他的词,还会有那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撼人力量吗?”
“他还会被历史、被我们,所记住吗?”
江离走近那位提问的学生:“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我想起来一句话,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辛弃疾做到了。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这种勇气,这种人格的光芒,比任何功名利禄都更珍贵。”
“至于我们普通人为什么要学习这种精神?”江离停顿了一下,“因为这是做人的底线!”
“如果一个社会,所有人都信奉精致的利己主义,所有人都选择明哲保身,都选择对不公和黑暗视而不见,那这个社会,只会不停地下沉、腐烂!”
“总要有人站出来,总要有人说真话,总要有人坚持看似不切实际的理想。”
江离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因为,推动世界发展的,从来不是那些随波逐流的现实主义者。”
“而是我们口中,那些‘自我消耗’、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者!”
董青适时接过话题,眼中闪铄着由衷的敬佩:“江离同学的回答,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也许这就是理想主义者存在的意义。”
王昌老师随即补充:“没错,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看到现实后选择适应,另一种人看到现实后选择改变。历史,总是由后者推动的。”
陈慧敏教授感慨更深,她看向台下的年轻人,目光恳切:“鲁迅先生还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其实就是在培养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如果我们自己都觉得这是空谈,还指望谁来点燃年轻人心中的火种?”
几位嘉宾的话,让现场的气氛再次回暖。
片刻的沉默后,又一位观众站了起来,他的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迷茫和焦虑:“江离老师,陈教授,你们说的都对。可理想太远,现实太近。我们现在睁眼是就业kpi,闭眼是房贷车贷,连生存都要拼尽全力。您觉得,我们……还有馀地追求理想吗?”
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更加现实,也更加沉重。
它不是质疑理想的价值,而是在拷问理想的可能性。
一瞬间,现场许多人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江离静静地看着那个年轻人,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个在现实中挣扎的灵魂。
他沉默了数秒,这短暂的停顿,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摄象机都给了他一个长长的特写。
“我完全理解你所说的压力,”江离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淅地传遍全场,“但在回答你的问题前,我想反问两个问题。”
“第一,什么时候,理想变成了奢侈品?”
“第二,什么时候,只有衣食无忧的人,才配谈理想?”
两句反问,让全场再次陷入寂静。
江离没有停顿,继续说道:“历史上那些改变世界的人,有几个是含着密钥匙出生的?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自己都穷得叮当响;鲁迅弃医从文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优渥的条件。”
“他们不是没有生存压力,而是没把压力当成放弃理想的理由。生存与理想,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正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改变现状,自己和千千万万和自己一样的人,永远都摆脱不了困境。”
“所以,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才能给你突破现状的动力和勇气。”
现场掌声如雷,但江离的话并未结束。
“当然,我不是在鼓励大家盲目地做堂吉诃德。”他的声音重新变得温和,“理想主义不等于不切实际。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恰恰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他们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现实的残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加珍视理想的珍贵。”
“也有人认为,理想主义是年轻人的特权,等到了一定年龄就自然会变得现实。我就不同意这种观点!年龄的增长可能会让我们的手段更加成熟,但不应该让我们的目标变得庸俗。”
话音刚落,又一位观众站了起来。
这一次,问题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江离老师,您刚才提供了很多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那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学习古典诗词?”
“首先,不要把诗词当成死的知识,要把它们当成活的智慧。”江离娓娓道来,“我们教孩子背‘床前明月光’,告诉他们这是思乡诗,然后就结束了。”
“但我们没有告诉他们,李白为什么会在深夜思乡?一个人在异乡打拼,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那种对家的渴望,那种内心的孤独,这些情感是跨越时空的。”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诗词背后的情感,我们就不再是在背诵,而是在对话——和古人对话,和自己对话,和这个时代对话。”
“古诗词之所以能传承千年,不是因为它们的文本有多美,而是因为它们表达的情感,现在的人依然能感同身受。”
“其次,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江离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觉得古典诗词最大的意义,不是让我们变得更有文化,而是让我们变得更有力量。”
“什么是力量?力量就是当你面对困境时,知道有人和你有过同样的感受,有人比你承受过更大的痛苦,但他们都挺过来了,而且还创造出了美好的东西。”
江离的声音在演播厅里回荡。
“你失恋过,就能理解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罔然’;你奋斗过,就能理解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就是诗词的力量,它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