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后。
方子期就看到了他老师柳承嗣一板一眼地坐在一旁。
身后仍旧有两个手持蒲扇的宫女在扇风……
高座上,太后赵玉昀和小皇帝萧逐宸坐在那里。
见方子期进来。
小皇帝兴奋地对着方子期连忙招手。
方子期连忙五体投地,行跪拜大礼。
“子期,快免礼!”
“此番平乱,子期立有大功!”
“霍大将军为你请功的折子早就递过来了。”
“霍大将军在折子上说,平叛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一切皆因子期献策之功。”
“子期,你不愧是我大梁的股肱之臣!”
“你能有今日之所为,本宫甚是欢喜。”
“如此大功,必要重赏!”
“子期你想要什么赏赐?”
太后赵玉昀笑语连连道。
“臣不敢讨赏。”
“平叛顺遂,皆是太后娘娘和陛下用人得当、福泽庇佑之功。”
“若非太后娘娘和陛下能精准挑中霍大将军为平叛主帅,此番平叛亦不会如此顺利。”
方子期很是诚恳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如此。
他的那些建议,就算他不说,霍云庭自己也会想到的。
当初之所以让方子期说,也不过是那位霍大将军想要考教一下方子期罢了。
总而言之,平叛畲族,其实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要不然朝中三派也不会打破头想要抢夺这一次的主帅名头了。
这就是个送功劳的战役。
而这位霍大将军之所以想要将献策之功按在他头上,一是因为方子期这两个月同霍家父子的关系处得确实不错。
二是因为霍云庭之所以能当这个平叛主帅,当初也是因为柳承嗣的举荐,现如今这位霍大将军也算是投桃送李吧。
“你这孩子,不骄不躁,也不贪功……真是个好孩子。”
“但是奖赏肯定是要有的。”
“子期。”
“你是想在翰林院中继续升任,还是想去六部为官?”
“翰林院那边倒是有一个侍读的缺额。”
“至于六部…工部还缺一个员外郎,户部亦然,礼部亦可。”
“如果子期想要去大理寺…那边倒是还缺一个右寺丞。”
太后赵玉昀笑着询问道。
翰林院侍读是正六品职务,比方子期现如今的从六品翰林院修撰高一级。
至于六部员外郎则是从五品职务,比方子期现在的从六品翰林院修撰高两级,但是翰林院的清贵程度自然不会是六部官员所能比的就是了。
大理寺右寺丞是正五品职务,算是晋升中级别最高的了。
现如今这位太后娘娘直接如此说,相当于是给方子期选择的权力和机会。
方子期微微沉吟。
他明白,这应当也是他老师的意思。
此事他老师同太后恐怕都商议过了。
算起来,方子期正式入职翰林院也不过才五个月罢了。
五个月,就迎来了升官的机会,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殊不知,很多翰林院修撰一当就是九年……
对于方子期来说,翰林院永远只是个过渡的地方,他就算是在翰林院中升到顶了又如何?也不过就是正五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妥妥的储相,受人尊崇。
但站在方子期的角度上,其实也就那样。
毕竟只是储相,不是真的丞相啊。
啥实权都没有。
至于六部或大理寺……
方子期倒是都无所谓。
去哪都成。
但是去六部只能当从五品的员外郎,去大理寺能直接担任正五品的右寺丞……
从综合性价比上来说,肯定是大理寺正五品的右寺丞更有吸引力。
先将级别提升上去,将来外放为官才能外放更高级别的官。
“禀告太后娘娘。”
“臣对断案判案之事颇感兴趣。”
“臣愿去大理寺。”
方子期沉声道。
此话说完,柳承嗣嘴角微微扬起,随即朝着太后赵玉昀投去一个傲娇的眼神。
太后赵玉昀忍不住给了柳承嗣一个白眼。
方子期的余光默默地关注着这一切,心中发苦……
好好好!
我的好恩师!
现在都不背着人了是吧?
现在都这么明目张胆了是吧?
我还在这呢!
你们就搞眉目传情是吧?
哎……
老师啊。
您这一生为大梁…还真是无私奉献啊!
最后连自己都搭进去了。
方子期见太后赵玉昀和他老师柳承嗣的神情,他大概猜出,这两位恐怕以他的选择进行了一番趣味打赌。
而很显然,熟知方子期心思的柳承嗣取胜了。
方子期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是个俗人啊。
什么清贵翰林不翰林的,他压根不在意。
反正有过在翰林院当官的经历就好了。
有了这么一段清贵的资历在,足矣!
剩下的,还是要看级别!
先将级别解决了,以后还怕当不了大官?
“子期!”
“你想好了?”
“翰林院…亦是极好的。”
“翰林院侍读学士一职,亦不是不可……”
太后赵玉昀开始加码了。
翰林院侍读学士是从五品官职,级别和地位上仅次于正五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
此刻的柳承嗣连忙站起身:“太后娘娘!此事万万不可!子期资历不足,骤然晋升为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对他没有好处。”
“凡事,还是循序渐进地好。”
“切不可拔苗助长!”
柳承嗣提醒道。
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的级别虽然不如大理寺的正五品寺丞,但是威望和清贵程度太高了。
方子期入翰林院才几个月,直接擢升两级,那就显得太过了些。
“那就如此吧。”
“倒是本宫的不是了。”
“子期不愧是柳爱卿的得意门生。”
“柳爱卿当真是舐犊情深啊!”
太后赵玉昀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方子期也不好回答……
随后。
在柳承嗣和太后赵玉昀的询问下,方子期简单叙说了一下此番平叛的见闻和诸事。
“陛下!太后娘娘!”
“所有战役的前因后果,包括旁枝末节,臣都已经记录下来,都在此奏折中。”
“请陛下和太后娘娘御览!”
方子期将奏折奉上,魏公公走过来将奏折递送到太后手中。
太后赵玉昀细细地看了一会儿,随即满意地点点头。
“子期做事,本宫还是很信任的。”
“子期!”
“现如今也已经到了九月底了。”
“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
“过完年,子期就十五岁了。”
“终身大事,亦要考虑了才是。”
太后赵玉昀发出慈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