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撼?”
“首辅大人,文轩能追随大人,已是三生有幸,岂会有遗撼。”
方文轩摇头道。
“当真没有吗?”
“我记得…文轩也是参加过科举的吧?”
朱正恩目光中透着回忆。
“是的大人,只是下官第一次参加县试就落榜了……”
“也是那一次…我堂弟子期中了禾阳县的县案首。
方文轩点头道。
“子期……”
“天纵之才!”
“八岁下场,连中三元夺秀才功名。”
“十岁下场乡试,夺解元功名……”
“十四岁下场会试、殿试……亦要再夺会元、状元功名。”
“大梁第一位六元公……”
“当真是天生祥瑞啊。”
“这样的大梁,定然是会被天下人视作气运回归的……”
朱正恩突然轻声道。
方文轩心中一咯噔……
“大人,子期只是单纯地考科举,恐怕也没想到这么多……”
“什么祥瑞不祥瑞的,他定然是没在意过的。”
方文轩连忙道。
“文轩啊。”
“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我又没说什么……”
“话说起来……”
“我记得子期考完院试不久,大梁的老皇帝就死了。”
“子期考完乡试不久,大梁又崩了一帝……”
“你说……”
“这是巧合吗?”
朱正恩突然笑了笑道。
方文轩:“???”
怎么个事?
这不是巧合还能是什么?
“大人,这种事情…纯粹是巧合吧……”
“刚好子期考科举那段时间,大梁比较动荡……”
“恰好碰上了而已,仅此而已。”
方文轩笑了笑道。
“恩。”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不过……”
“子期今年既然要考会试和殿试……是不是该杀个皇帝,给子期庆祝一番?”
朱正恩抬起头,半是玩笑半是认真。
咕咚。
方文轩吞咽了一口唾沫,神色惊愕。
“大人。”
“您…您打算做什么?”
“派遣刺客…入应天府,刺杀小皇帝?”
方文轩下意识道。
“那多麻烦。”
“在京城,不是有现成的吗?”
朱正恩风轻云淡道。
方文轩不淡定了。
“大人。”
“您…您三思啊。”
“先帝之死,外面就有诸多谣言说是您弑君。”
“若是陛下再崩……”
“那您跳进黄河怕是都洗不清了。”
“届时天下人若是对您群起而攻之……”
方文轩很是警剔道。
“谣言?”
“文轩。”
“本来就是事实啊,什么谣言?”
“陛下的大皇子…不也五岁了吗?”
“大梁的那位小皇帝能五岁登基,我大顺怎么就不能有个五岁的陛下了?”
“文轩。”
“不是我要陛下死。”
“而是陛下容不下我啊!”
“衣带诏都搞出来了。”
“翻脸还会远吗?”
“不趁着他羽翼未丰之时,将其剪除……”
“难不成还要等他壮大后,屠了我吗?”
“文轩。”
“自古以来,当权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昔日大秦权臣李斯,族灭!“
“昔日大汉权臣霍光,族灭!”
“昔日西晋权臣杨骏,族灭!”
“我不得不…小心谨慎啊。”
“一步错,步步错。”
“关键时刻,绝不能心慈手软。”
“文轩。”
“此事……”
“就交由你去做吧。”
“宫内都是自己人。”
“想要悄无声息地让陛下上路,倒也不难。”
“另外……”
“保护好大皇子。”
朱正恩往前走了几步,腿部传来的抽痛感让他无时无刻都警剔于心。
……
……
应天府。
阅卷日。
文华殿内,柳承嗣、高廷鹤和晋王萧景琰担任阅卷官。
当然,不可能只是他们三个人看,还有若干翰林院和六部抽调的阅卷官都在仔细评卷。
收卷官将装满试卷的卷箱当众拆封。
随即一众读卷大臣轮流阅读一遍。
柳承嗣作为阅卷官的一员,此刻也不停地看着手中的卷子。
虽看不到名字。
但是当他看到熟悉的文风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会心一笑。
“不错,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皆是利国利民之良法!”
其实阅卷的时候,轮到柳承嗣阅卷的时候,大多数读卷官其实已经评定好了,这也是为了给三位主阅卷官一个提示。
反之,如果是之前的读卷官都打上了‘○’,那这自然是一份好卷子,三位主阅卷官也可以跟着打上‘○’。
大体来说,丝毫不差。
但……
看到眼前这份狗屁不通的文章,被打上了十几个‘○’后,柳承嗣沉默了。
他本以为又找到了一份佳卷……
正准备好好地享受式阅读的时候,然后他就红温了。
这种狗屁不通的文章,居然是出自于殿试?
哪怕是县试写出这种文章来,恐怕都要被县令斥责的吧?
这是殿试啊…兜底进士的殿试啊!
柳承嗣额头上黑线密布。
虽然看不到名字,但是他已经猜出来了,这不是霍明舟就是萧逐野的卷子。
无耻之尤!
柳承嗣深吸一口气……
……
等读卷官评阅完所有的试卷后,根据得‘○’数量多寡,定出前十名的佳卷,然后进呈给皇帝御览。
当然了。
正常情况下,皇帝也懒得改动名次了。
小皇帝看着这十份卷子,露出沉思……
“哪个是子期的卷子啊?”
“为什么看不到名字啊!”
“将封条撕掉。”
小皇帝皱眉道。
“陛下,按照规定,是不能拆封的……”
“在定好名次后,才能露出考生的姓名。”
魏公公提醒道。
“这样啊。”
“那朕命令你拆封。”
“你快执行!”
“咳…咳咳……”
“等看完名字,再糊上就是了。”
小皇帝摆摆手,一脸无所谓道。
“啊?”
“这……”
魏公公有些为难,但是陛下下令,这点小事若是驳了陛下的面子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