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仿佛又重归太平。
这孙彦比刘氏聪明许多,处处配合,甚至给徐牧提供了一些线索。
孙氏没有把矛头指向已经覆灭的锦州刘氏,而是引导向了其他士族。
然而,现在的情况也很明显。
徐牧和孙彦面对面保持微笑,可两人背后都握着一把刀,随时准备出鞘。
徐牧如今可不仅仅只为自己的利益。
吕氏以及凉州势力,乃至于皇族,都把宝押在了徐牧身上。
哪怕是司空氏,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在徐牧身上下了注。
徐牧早就跟大夏许多贵族的利益进行了紧密的捆绑。
朝堂之上,原本党派林立,可如今也逐渐分为了两个派系。
守旧派和革新派。
毫不夸张的说,徐牧代表着整个革新派的利益。
甚至有很多跟徐牧没说过话的人,利益也跟徐牧的生死息息相关。
所以,徐牧必须要一举拿下孙氏。
哪管是不是你孙氏劫走了税银?总之就得拉你孙氏来背黑锅。
吃下孙氏和刘氏积攒几百年的资源,还不够填补这一千多万两的亏空?
不然这世家大族,也就白白混了几百年。
为了吸取在锦州差点翻盘的教训,所以徐牧这一次的动作,非常之大。
而吕泉山那边得手之后,革新派实际上掌握了一定的优势。
守旧派再想支援孙氏,就已经比之前困难了许多。
只要徐牧得手,孙氏就是孤立无援。
再打掉孙氏,接下来必定会有人来跟徐牧进行谈判。
不然,其他士族岂不是等死?
此时此刻,徐盛已经潜入了睦州城,大内侍卫在城外候着。
吕泉山已经前往了下一个地方,继续与徐牧明暗交叠出手。
大势之下,谁也没有收手的余地。
就连吕泉山,也是一样,他接下来必定还会大开杀戒,而且是毫不犹豫的那种。
不过,吕泉山要等徐牧吸引火力和注意力。
他相信徐牧能拿下刘氏,也一定能拿下孙氏。
凉州方面。
身为凉州副总兵的沈玉城,收到徐牧的密信之后,当即将属于自己的嫡系部队召集了起来。
总计四万兵马,清一色都是精锐。
这时候,想从辽州将陈铁山的戍边军队调回来,已经不太现实。
因为沈玉城没那么多的时间等候。
沈玉城带兵火速前往睦州。
本来刘基也想参与进来,可凉州需要有主心骨坐镇。
于是,刘基把王府一千二百常镇府兵,交给了沈玉城,一并带走。
凉州四万军队,分散成多股小规模的部队,分多路赶路,直奔睦州城。
一场更大的谋划,即将彻底拉开序幕。
而孙彦和徐牧,却还在做面子工程。
睦州城内,没有大规模的军队,只有数千官兵,还有孙氏养的部曲私兵。
实际上,自打凉州军顺利进入睦州地界之后,孙氏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四万凉州军,悄然围住了睦州城。
整个睦州城,陷入一片凝重的氛围之中。
城中的老百姓,陷入惶恐。那些武道强者,也开始观望和摇摆不定。
那可是四万大军,而且还是打过大胜仗的凉州军!
他们装备精良,战斗力彪悍。
孙彦即刻召集族中众人议事。
他们想到了徐牧会有所动作,可是谁也没想到,徐牧居然这么大的胆子,敢将凉州军直接调派过来。
私自调动军队跨界,这可是谋逆之罪!
四万大军围城,别看数量不多。
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跟临时征发而来的民兵,完完全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把利剑,直接悬在了我们孙氏头顶啊……”孙彦神情无比凝重。
“大哥,难道怎么坐以待毙?朝廷就这么看着?”孙氏族人问道。
孙彦摇了摇头,凝重的说道:“徐牧在锦州动手,我们也是看着。现在徐牧对我们下手,你们指望谁来帮忙?谁帮谁死。”
“那咱们孙家,无法渡过这一场劫难了?”孙氏族人问道。
“区区四万兵马,我们不是没有把握打一打。”另外一人冷声道。
“是啊,四万兵马不多,想攻下睦州城并不容易。可我们一旦举兵,就坐实了豢养私兵的罪名。”孙彦说道。
“可他徐牧私自调动凉州军进睦州地界,难道不是谋逆之罪?”
“不要发动叛乱。”孙彦叹了口气。
若要打仗,定会两败俱伤。到时候吃亏的一定是孙氏,这是孙氏完全不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孙彦还是不想发动叛乱。
“要不我们将徐牧先拿下!他不是在行邸住着么?”
“他身边有武道天人,一群境界高深莫测的武夫。光是大宗师圆满,就好几个。他若是想,随时可以让他手底下的人护着他出城去。
可他为什么没这么做?他完完全全有了必胜的把握。
而且,谁又能知道,朝廷没有派人到睦州城来呢?
哪怕朝廷不好明着插手,那背地里插手呢?
吕泉山那边,刚刚把淮州的权贵一网打尽。看来陛下是下定了决心了。
此事必须要平稳落地,我们孙家才有逃出生天的可能。否则,刘氏的下场,就是我们孙家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