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这么多人,可要说对吕颜卿最了解的,只有吕泉山。
吕静之身为长兄,对谁都一视同仁,非常宽厚。
二郎虽是个纯武将,在军中彪悍,可在家中对族人,比吕静之海更加包容。
反倒是一向文绉绉的吕泉山,在家里头也有些雷厉风行。
吕家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言权,三五年前,吕家重点参考的是老爷子的意见。
而现在吕家重点参考的是吕泉山的意见。
将来吕静之会承袭国公勋爵,吕泉山则继承家主之位。
吕泉山一听到家人们纷纷打趣吕颜卿,就知道吕颜卿肯定要闹出点什么事情出来。
吕泉山见徐牧起身要去追,于是便叫住了徐牧。
“贤弟留步。”
吕泉山朝着徐牧笑道:“这丫头跟咱们赌气呢,跟你没关。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在我看来,贤弟你的文采,必定是天下第一。今晚让咱姑苏城的风流才子都瞧瞧,贤弟你的文采是何等惊才绝艳。”
听到这话,徐牧有些汗颜。
他主意倒是很多,一套一套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实际上是因为拥有后世的灵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上帝视角。
要说文采,徐牧觉得吕泉山远在他之上。
单是那一句“此去经年无归意,古城愁旧客愁新”,徐牧自认为自己作不出这种诗句出来。
“今晚咱们都去临仙楼吧?”吕泉山提议道。
“咱们确实很久没去湖边了,不妨今晚就去荷塘月色就餐?老爷子您看如何?”吕二郎跟着提议道。
“都由你们做主。”
“那就这么定了。来人,备车马。去临仙楼通知一声,准备晚餐。”
一辆辆豪华的马车,从吕府出发,前往太湖。
沿途老百姓自动让出道来,纷纷驻足观看。
徐牧和吕泉山同乘一辆马车。
“此次前来姑苏城,除了这门亲事之外,我还有一事与兄长说。”徐牧沉声道。
“公事?好家伙,你办公事从凉州横跨大几千里,追到姑苏来了?”吕泉山故作诧异。
徐牧从袖口里掏出一份文书来,递给吕泉山。
“确实是公事,先跟你提前通个气,好让你心里有个底,提前做好打算。
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如若能顺利推行,可能会影响天下格局。”
徐牧沉声说道。
吕泉山接过文书,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明年你入京,进内阁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这事儿我通过工部尚书司空默之手,上呈御览。
倘若来年司空默在朝堂上提起此事,则说明陛下有意此事。
若是司空默没提及,则说明陛下不支持。
不过,以陛下的雄韬伟略,拥有前所未有的帝王气象,我估计陛下他老人家一定会同意。
可是,推行此事多有艰难。凉州自是不用说,这改制实际上对凉州毫无影响。
只是……”
徐牧说着,停了下来。
吕泉山把文书收了起来揣进袖口。
徐牧写的比较简单,内容就是以工代徭,废除徭役。
如今的凉州,经过四年的以工代徭之后,虽然还有徭役条款,但实则已经变相的废除了徭役。
“贤弟,我果然没看错人。你不仅仅有造福一方的心,更有造福天下亿万黎民百姓之心。”吕泉山沉声说道。
这天下不是哪里都跟凉州一样,想要在全天下的范围内废除徭役,约等于痴人说梦。
废除徭役,将损害几乎所有世家大族的利益,也包括吕氏的利益。
然而,吕氏众人都不是目光短浅之辈,他们向来舍得让利于民。
江州征发徭役的次数,是全天下最少的,比京师还要少。
而且江州每一次征伐徭役,都会给老百姓很多补贴。
虽然还没做到像凉州那样,完全以工代赈,但也不会影响民生。
“你心里先留个谱,我也给你说一下我能做的事情。我可以出钱,也能提供一部分免费的劳动力……”
吕泉山立马打断徐牧的话。
“还有什么大事,你没说完全。什么事情可以当做废除徭役的契机?”
“哦!”
徐牧听到吕泉山的话,当即一拍额头。
“倒是把这个事儿给忘了!我打算在全国范围内,开凿运河,沟通东西南北。
我数月前去了一趟琼州,见琼州海运发达,百米以上的大船不在少数。
如若这些大船能开往内地,则可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大大提高南北通商的效率。”
徐牧沉声说道。
“我知道了。”吕泉山点头,“此事我会好好的盘算,一切需等来年,看看司空公是否会向陛下谏言。”
司空默肯定会提前向陛下秉明情况,如果司空默在朝会上上书谏言,则说明陛下有意促成此事。
如若没提,则说明陛下已经驳回了。
吕泉山觉得,陛下肯定倾向推行废除徭役。
废除徭役,在不伤及民生的基础之上,开凿运河。
这是古往今来前所未有的大功德。
陛下若能做成此事,则成就会远超历代四位英明神武的君主。
说是成为千古一帝,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