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介绍一个,那个是我的叔叔他的位置就在这条街上,还开着古董店,你要是有想要卖的东西直接去他店里去找他就行了。”
“直接说我的名字就好了。”
林知雪很珍惜在船上的时间,因为只有这几个小时,她还可以和他在一起。
船在慢悠悠的行驶着,林知雪紧紧的靠着苏野,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在那儿聊天。
不到两个小时船就已经靠岸了,林知雪看着孙凤给他准备的东西有些舍不得看着她。
“你娘对我真的挺好的,等到下一次的时候我再去拜访他老人家。”
林知雪鲜翠欲滴的红唇微微勾着轻笑,眼睛一直盯着苏野,期待着下次的见面。
苏野笑了笑:“等下一次的话,我就带我娘过来,在国营大饭店里面吃饭,这样你们两个就能见面了。”
林知雪笑了笑:“那样的话我一定是用国际饭店里面,最好的席面来招待你们。”
苏野带着白瓷碗就来到了林知雪指定他的地方。
整条街上就他一个古董店。
苏野敲了敲门,里面的人伸出来了一个脑袋。
“你是要出什么东西吗?”
一般这种店都是不是摆在明面上的都是暗地里面出。
或者是有人去各种的渔村里面去走访,看谁家是有老物件儿啥的,然后给个价格就出了。
象这种登门的一般都是手里面有大东西的。
苏野刚刚的进来,然后对面就坐着一个穿着中山装,手中捻着佛珠的。
面前摆着的是茶桌,茶桌上面摆放了两壶茶叶,一种是普通的茶叶,一种是西湖龙井。
这种龙井还是头茬炒的鲜茶。
也是要一百块钱一斤的,极为的珍贵,象这种茶的,主要是看对面儿出的是什么东西。
要是普通的物件儿的话,就给起普通的茶。
要是珍贵的物件那就是西湖龙井了,老板到的是西湖龙井,将茶杯子就递在了客人的面前。
价格合适的,那么来者就会将西湖龙井喝上一口。
这个生意也就成了。
要是将茶杯碗倒过来,直接扣在了桌子上,就说明这单生意黄了。
来的人,看到了苏野,上下打量了一下他。
直接给他沏了一杯普通的茶,放在了他的面前。
对他说道:“出的什么物件儿?”
那个人也没有正眼看苏野,只觉得应该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
“我是林老板过来介绍的。”
中山庄的人一听是林老板皱眉道:“干这行生意的哪个都是老板,你说的林老板是哪一个?”
苏野轻笑:“国营大饭店里面的林经理林女士。”
一听是林芝雪那个人脸上立马就换了一种颜色。
“原来是林老板呢,他爷爷最近出画吗?”
林知雪的爷爷是知名的画家,一幅画都能卖到几千块,甚至上万块了。
都是远销海外了。
苏野笑了笑对他说:“很抱歉我是不认识他的爷爷的。”
个人的脸上明显的有些失望但是还是和颜悦色。
因为是林知雪,介绍过来的所以手上的东西一定是不浅的。
“不知道你要出现什么东西?”
他又换了一种茶,倒在了他的面前,这个就是西湖龙井了,看样子对他手上的东西还是很感兴趣的。
苏野将手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了,是一个白瓷杯。
是用手绢包着的,在了一个漆器的盒子里面,这个漆器的盒子是他娘做装饰用的。
就是为了保护这个白瓷杯,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
中山装的人,看到了这个白瓷杯呼吸一致,两个瞳孔都瞪大了。
象这种好东西实在是不多见他立刻就带上了一副手套。
将这个杯子仔细的拿了出来,首先就是摸他的釉,老釉和新釉是不一样的。
而且摸起来的话手感也不一样,古代的釉是顺滑的,而且有沉淀感,里面是不是参加任何杂质的。
第二个就是看他的透光性,白瓷杯一般都是越薄越好。
只要用手电筒一照就可以看出来釉胎的薄透。
然后就是看他的底下的印,一般作假的都是偏新,就算是做古了。
但是眼光毒辣的还是一眼都能看出来。
苏野笑了笑说道:“怎么样?我手中的这个货能出吗?”
那个人有些迫不及待的说:“这样我给你这个数怎么样?”
那个时候都说价钱是不是说价钱的是摸手。
这样的话是防止别人看出来,然后从中搅局。
第二个就是防止别人竞价说好了的价格,然后再加之一倍,被别人偷家了。
“小兄弟,我跟你说一句实话,这个白瓷杯的话确实是个好东西,而且我眼看着是宋代的,不过可惜了了,这个是个民窑,不是个官窑。”
“如果是官窑的话,恐怕就是不止这个价格了,并且杯壁上面是有一些磨损的。”
中山装的人将手电筒给打开了对着这个白瓷杯,然后透光的亮度。
看到了白瓷杯里面,杯壁上面确实有一些磨损。
一般这种价格都是一锤定音的,苏野看了这个价格,既然是有六千块钱!
一个古董竟然价值6000块钱,都抵得过他一艘船了,那这样他手里面的月光杯的话。
价格是不可估量的。
“这个价格我是认可的,但是我还需要你做一件事情。”
那个人一听,眼睛都亮了,兴奋的都搓手。
“这样只要你同意的话,只要不是暗门子的事情我都答应你。”
苏野笑了笑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就是希望你看一下我家的祠堂。”
“并且装作是一个教授,就可以了。”
装作教授?
那个人笑了笑,将手里面的证书放在了他的面前。
“还真被你说准了虽然说我在这里开开了个店面看起来只是一个小老板但是确实是考古专业毕业的,只不过当时是要去海外进修的,我有点儿舍不得家里面的。”
“所以就是在这里开了个小店,这个到也不是装的。”
苏野笑了笑说道:“这样正好,我家的祠堂也有了年头了,你给去瞧瞧?”
“因为祠堂很好,所以也不想拆,你去和我大伯说说,就说这个祠堂不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