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听着嬷嬷的话,心中暖意更甚,疲惫感涌来。
她含笑点了点头,接过参汤浅浅饮了一口。
仿佛看到李治与武媚娘围着襁褓的模样,
看到自己的儿子将来身着朝服、承继大统的光景。
“嬷嬷说的是,我累了,想睡觉。”
她轻声说着,眼皮渐渐沉重,连日的辛劳与此刻的安心交织,让她缓缓闭上了眼睛。
李治指尖轻颤,小心翼翼地抚上婴孩柔软的襁褓,
温热的触感驱散了积郁多年的阴霾。
大唐,终于后继有人了!
“朕登基三十载,步步为营护大唐安稳,
也能对这天下百姓有个交代了!”
转头看向身侧的武媚娘,眉宇间满是期许,
“天后,就由你来为皇孙取个名字吧!”
武媚娘闻言,凤目微垂,略一沉吟。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婴孩粉嫩的小脸上,
转而又望向一旁初为人父,难掩激动的李显,
想必太子心中早已为这孩子盘算万千,
既显父子情深,亦合礼制之道!”
李显闻言,欣喜若狂,双眼亮如星辰,连忙躬身行礼,语气郑重带着感激,
“儿臣谢母后成全!谢父皇恩典!”
他搓着双手,在原地急促地轻踱两步,
眼神温柔,这个小小的婴孩,是这他最珍贵的至宝。
片刻后,他直起身,目光灼灼地望向李治与武媚娘,朗声道:
“父皇母后,儿臣为他取名李重照!
护佑江山永固!”
“李重照……好名字!”
李治眼中的笑意深达眼底,连连颔首,
“寓意深远,大气磅礴,就依太子所言,这孩子便叫李重照!”
命太医署每日派两名御医到东宫值守,所用药材皆从内库支取,
不得有半分差池,若有疏忽,定斩不饶!”
武媚娘站在一旁,看着李治这般细致入微的安排,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可在子嗣传承之事上,他始终牵挂在心,从未有过半分懈怠。
如今皇孙降生,不仅解了他的心头大石,
也为大唐的传承添了一份坚实保障。
又有御医保驾护航,定能平安康健、茁壮成长,
方能亲眼看着重照学走路,读书识字,
看着他长大成人,继承大业。”
不负列祖列宗的托付,不负天下苍生的期盼。”
此刻他的眉眼愈发柔和。
素来带着锋芒的眉眼,此刻满是柔意,
更是延续皇室正统的储君嫡长子。
一声声唤着“皇祖母”了。
转眼到了二月十九,李重照满月之日。
东宫内张灯结彩,红绸漫天,一派喜气洋洋。
宫人们穿梭往来,端着精致的点心果品,
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殿外更是鼓乐齐鸣。
“皇孙重照满月,天降祥瑞,朕心甚慰!
自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殚精竭虑,
唯愿大唐江山永固、子嗣绵延、国泰民安,
今日重照满月,朕决意改元‘永淳’,
大赦天下!
与天下苍生同庆!”
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谓一举多得,深谋远虑。
太子妃韦氏身着锦绣华服,头戴珠翠环绕的凤钗,
脸上满是无上荣光。
她微微昂着头,接受着周围官员眷属投来的艳羡目光,
是她生的!
是她韦氏为储君诞下的嫡长孙!
在后宫之中,也再无人能与她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