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女皇武则天 > 第382章 情愫

第382章 情愫(1 / 1)

拂动他的衣袍。

想来父皇与母后已得知明崇俨的死讯,

三司衙门怕是早已忙得鸡飞狗跳。

明崇俨,是你自寻死路,怨不得别人!

只会牢牢握在孤的手中。

长安城内外,布满了捕快与金吾卫的身影,

可三日过去了,依旧连一点线索都没有。

早已按赵道生的吩咐,带着银两远走他乡,消失得无影无踪。

明崇俨的死,成了一桩悬案。

连起身都变得困难,再次无法处理朝政。

五月初七,他令太子李贤监国,代掌朝政。

这意味着父皇已经开始将朝政托付给他,

意味着他的储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他有能力继承这大唐江山。

但肯定比李显要强的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贤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政务中。

他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批阅奏折到深夜,

遇到疑难之事,便召集宰相们商议,言辞恳切,思虑周全,

连一向严苛的裴炎都对他赞不绝口。

朝臣们私下议论,都说太子监国后愈发成熟稳重,大唐的未来有了指望。

她也经常召李贤至含凉殿共商国事。

时长令随侍身侧的上官婉儿将拟定的诏敕初稿呈予李贤,

此举自然是为了对李贤治国之才的培养和历练。

当然也为李贤与上官婉儿创造了寻常朝臣难以企及的相处契机。

正立于东宫殿侧的玉阶之旁,手中捧着叠得齐整的诏敕。

等待内侍通报之后,将她引进李贤的内殿。

“婉儿见过殿下!天后命婉儿送诏敕与殿下。”

上官婉儿躬身向李贤行礼问安,并说明来意。

李贤抬眸,眼前的少女身着一袭浅青色宫装,

虽未施粉黛,却难掩眉目间的灵秀清婉,

宛若雨后初绽的玉兰,素净中透着勃勃生机。

“婉儿文才出众,孤近日批注《后汉书》,

共探经史奥义?”

编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等典籍。

传闻他为求一字之准,常深夜伏案,与学士们辩经论史至天明,

为补典籍缺漏,更是亲赴秘阁,翻检百年前的残卷孤本,

这份治学的勤勉与严谨,实属罕见。

反倒满是对经史的敬畏与对才学的珍视,

上官婉儿心中既有受宠若惊的惶恐,更有得遇知己的悸动。

不敢有半分懈怠。”

想来对经史亦有深究,今日正好与孤一同切磋。”

上官婉儿依言落座,毫无低微卑怯之态。

她素手轻拢裙摆,将宫装褶皱理得齐整,脊背挺得笔直。

李贤余光李贤余光掠过她挺拔的侧影,眼底漫开几分欣赏。

却毫无半分宫人面对储君的局促畏缩,

素手拢裙时动作从容不迫,脊背挺得笔直,

倒与宫中那些唯唯诺诺、只知趋炎附势之辈截然不同。

“孤素来不喜繁文缛节,今日与姑娘论史,不谈身份高低,只论经史奥义。

你若有见解,尽管直言,不必有所顾忌。”

亦是对她这份独特风骨的格外看重。

上官婉儿目光落在案上摊开的《后汉书》,

只见书页间夹着数张素笺,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字里行间皆是太子殿下的真知灼见。

渴望能触到这位储君伏案治学的赤诚之心。

“殿下过誉,婉儿只是略通经史皮毛,

比起殿下召集学士编撰典籍的才学,实在不值一提,

今日能得殿下邀谈,婉儿更愿以学生自居,聆听殿下高见。”

亦是对能与懂学者论道的期待。

“婉儿不必过谦,你有任何想法,尽可直言,不必拘束,孤洗耳恭听。”

说完眼带期许望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因为幼时的人生经历,以及童年缺乏父爱,

故而心底暗慕能给她安全感的年长男性。

故而让她对李贤心生倾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真千金随母改嫁,通兽语震撼全军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 神游 证道长生途 神印:重生月魔公主,神位我要了 我白天特案局办案,晚上地府当差 红楼:江山美人 我在民国美容美发 财可通神,建立金钱帮,称霸江湖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