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我听说刘使君回来了!”
“刘使君竟然又回来了?难道是徐州待不住,又想念我沛县风物吗?”
“嘘……我听说刘使君是被人从徐州赶出来的。”
“管他是什么原因,刘使君素来仁德,有他在此驻军,吾等晚上睡觉也能踏实不少。走走走,快去迎接刘使君归来!”
刘备率兵将至的消息传到小沛后,当地居民大多高兴起来,还有豪强、三老组织人手出县城三十里进行迎接,表现出非常热情的态度。
他们之所以这般积极,还是因为现在世道沦落,朝廷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各州郡的军阀相互混战,无法保地方平安。
同时还有大量盗贼水匪、黄巾馀孽啸聚山野,随时都有可能劫掠县城乡邑,哪怕是有坞堡自卫的豪强也是过得提心吊胆。
这时候如果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驻扎在当地,就能对周围的盗匪贼寇造成威慑,治安会好上不少。
当然了刘备的军队也会向当地居民征收粮食,抽人服役,让他们无偿的去铺路修城。
但刘备征粮,会给人留下活命的食物。
他抽人服役,却不会将人当做纯粹的消耗品,更不会让兵卒拿着鞭子将服役者活活抽死。
而且有了刘备军的保护,当地居民就再也不用怕被那些盗匪抄家灭门了。
或许在许多后世人眼中,这算不上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
可要是去看一看本时代其他军阀的作为,对比一下袁术、吕布、李傕、郭汜等人,刘备已可被冠上仁德二字。
故而沛县居民听到他带兵归来的消息,纷纷踊跃相迎。
面对沛县人的热情,刘备的心情却很复杂。
“父老心意,备已知之,还请诸公放心归去,有备在此一日,必不使诸公忧心。”
刘备先安抚了前来迎接的豪强、三老,给这些沛人的代表许下了保护的承诺,让麋竺、孙干等人下去和他们洽谈接下来的粮草、补给等问题。又让关羽、张飞去修建军营,安置士卒和部曲家眷。
做完这些,刘备带着刘毅、简雍等人站在小沛城外,望着前方城池,神色颇为怅然。
刘毅是主动请求跟在刘备身边的,他一来是想和自家老父亲拉近些感情,二来也是学一学刘备处理事项的方法。他虽有后世人的见识,但从来没有真正处理过政务军事,必须得抓紧时间学习。
此时见刘备的模样,刘毅就知道他这是故地重游,忍不住心生感慨了。
两年前,刘备从小沛出发去接收徐州。
两年后,他又再次顶着豫州刺史的名头回到小沛。
一来一回,代表刘备这两年属于是白干,数载的奋斗全给吕布做了嫁衣,落到手里的还是只有小沛一地,这般境遇换成谁也得郁闷半天。
刘毅知道以刘备的性格,到了后面肯定会重新振作起来,可问题是现在时间不等人。
曹操、袁绍都在不停壮大发展,吕布、袁术也在征兵备战,孙策更是在横扫江东,这时候浪费时间就等于是在被人拉开差距。
刘毅可不想再重复历史上死掉的命运,他必须要尽快激起刘备的斗志,让他努力奋斗才行。
抬头看了眼前方的小沛城墙。
刘毅略一思索,走到刘备身侧,笑道:“父亲,我听说这小沛乃是我刘氏龙兴之地,昔日高祖皇帝在此起事,率丰沛子弟征战天下,最终诛灭暴秦,历七载而统一海内,开创我大汉四百年基业。”
“今汉道陵迟,群凶扰乱纲常,实乃我刘氏之不幸。而今日父亲重归小沛,回到我刘氏起家之地,此莫不是得了祖宗神灵保佑,欲让父亲在此兴起,重走昔日高祖之路乎?”
刘备本来正暗自伤感,听刘毅这么一说,顿时就有些发愣。
“吾儿是说这沛县……”
小沛。
其实就是刘邦的家乡沛县,只是因为地处沛国境内,为了同沛国区分开,所以在前面加了一个小字,称作小沛。
就象刘毅说的,这小沛正是他老刘家的龙兴之地,当年高祖刘邦就是从这里起事,最终打出一个大汉天下的。
刘备原本没想到这一茬,此时受刘毅提醒,心思往这个方向想去,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莫非我刘备辗转回到沛县,真的是祖宗神灵在进行指引吗?
刘氏先祖是在暗示我徐州非刘氏复兴之所,唯有以沛为根基,方可平定四海,兴复汉室?
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吗?
刘备想着想着,双眼越发明亮。
旁侧却有一人听到父子对话,当即笑起来。
“哈哈哈,公子所言甚为有理,莫不是之前在下邳向吕布求娶其女,亦是在效仿高祖皇帝与吕氏联姻,欲再来一次刘吕相合,以共扫天下乎?”
“刘吕加沛,果真是绝配也!”
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刘毅父子听清楚。
刘毅脑海中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求娶吕布的女儿,是想效仿刘邦娶吕雉?
我怎么不知道我有这个想法?
刘毅寻声望去,见说话之人是一个高瘦男子。
简雍。
简宪和。
刘备的涿郡乡党,游侠时代就结识的老朋友,和刘备的关系比不上关张二人,但也十分亲密,是这时期刘备阵营中的说客担当。
此时简雍正一脸戏谑的看着刘毅,取笑之意溢于脸上,竟是在拿他的话打趣。
刘毅苦笑着解释:“简叔父说笑了,我哪有这种想法,当时不过是为了自保罢了。”
话是这么说的,可经过简雍提醒,刘毅也发现沛县+刘家男人+吕氏女子的组合确实很容易让人误会。
特别是这个时代很讲究天命、谶纬,要是将这事放大了往外宣传,说不定还真会有人相信。
刘备同样被简雍这话扰动了心神,不过他并未夸赞,反而沉下脸来,对简雍道:“宪和勿要再说此话,今天子蒙尘,汉道不行,我父子只欲匡扶汉室,使四海平定而已,岂敢效仿高祖,此不可胡言!”
“是也是也,我不说便是。”
简雍嘿嘿一笑,又对刘毅捉狭的眨了眨眼,并不将刘备的话放在心上。
不过刘备虽驳斥了简雍,状态却明显比刚才好多了,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起来,看来刘毅的话确实给了他一点信心。
刘毅看在眼中,干脆借此机会向刘备询问他接下来的打算。
“父亲,今日吾等已回到沛县,不知父亲接下来有何计划?”
“计划?”
刘备皱了皱眉。
他刚从徐州回来,心情沮丧,还没来得及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办。
不过儿子询问了,他自然不能说没有。
略一沉吟。
刘备道:“我在徐州历经数战,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伤亡也颇为严重,当先在沛县休养一些时日,筹措粮草和招募兵马,待兵马和粮草充足后,再观望周围形势以做打算。”
刘毅点点头,先招兵买马是对的,这一点没的说。
但刘备的话里却没有接下来发展的具体计划,听上去他象是连往哪里发展都不清楚,这一点就显得缺乏战略眼光了。
“看来还是需要专业人才给进行规划啊。”
刘毅想到此处,便顺口向刘备说道:“父亲所言甚是,不过我以为除了兵马粮草外,父亲也当多多招揽人才,让他们添加麾下,如此方可与群雄相争啊。”
“人才……”
刘备听到儿子的话,却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
他长叹道:“若说人才,颍川陈长文便是当世之英杰,昔日他在我麾下……唉,我悔不听他之言啊!”
“陈长文?”
刘毅愣了下,心里正寻思这人是谁,竟然让刘备说出这种话。
简雍见刘毅不清楚,在旁补充道:“便是陈元方之子陈群,陈长文。”
刘毅闻言,双眼大睁。
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