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85章 陛下!臣有本奏!

第85章 陛下!臣有本奏!(1 / 1)

“储君培养势力,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是其手段……愈发老辣了。明日朝会,且看他如何说辞。若他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说服百官,那便是他的本事。若不能……”

他未尽之语中,带着一丝冷意。

梁国公府。

房玄龄亦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

他抚着长须,喃喃自语。

“李素立并非上上之选,但或许是眼下对太子而言,最‘安全’的选择。不用牵扯关陇、山东诸大族,用了宗室远亲,陛下那里也容易通过。更关键的是,此人易控。”

他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

“只是,西州乃虎狼之地,非仁厚守成之吏所能镇抚。若李素立不堪其任,延误了开发大计,太子的声望恐将受损。此举,福祸难料啊。”

御史台,褚遂良值房。

褚遂良看着手下御史抄录来的太子奏疏内容,眉头紧锁。

“荒谬!”他低声斥道。

“西州要地,岂是庸碌之辈可以滥芋充数之所!太子以‘稳’为名,行任用私人之实,此风断不可长!”

他当即提笔,开始草拟奏疏。

无论太子背后有何深意,举荐一个明显才不配位之人担任如此要职,他身为谏官,必须直言进谏!

寅时刚过,长安城还笼罩在浓重的夜色里,皇城承天门外却已是冠盖云集。

今日是常朝,九品以上文武官员皆需到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凝重。

许多官员低声交谈着,目光却不时瞥向站立于储君专属位置上的太子李承乾,以及文官班列中略显肥胖的魏王李泰。

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今日朝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便是西州黜陟使的人选。

而太子举荐李素立的消息,早已在特定的圈层中传开,引发了无数暗流。

李承干站立在原地,右脚脚踝的旧伤让他站得并不轻松,他维持着身体的平衡,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只有微微抿紧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那一道道或明或暗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审视,有冷漠,更有不易察觉的敌意。

他这个太子,看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则如履薄冰,周遭皆是深潭。

辰时初,钟鼓齐鸣,李世民御临太极殿。

繁琐的礼仪过后,朝会进入正题。

几项常规政务很快处理完毕,殿内气氛不知不觉地收紧。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李世民,目光平静地扫过丹墀下的群臣,最终落在李承乾身上,缓缓开口。

“西州设立黜陟使总揽其事,乃既定国策。日前,太子举荐秦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出任此职。今日,诸卿可各抒己见。”

来了。

李承乾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出列半步,垂首恭立,做出聆听圣训与朝议的姿态。

他依照计划,用平稳的声调,将奏疏中陈述的理由再次清淅复述了一遍。

“……儿臣愚见,西州初开,首重稳定。李素立乃宗室疏属,忠诚可鉴,性情沉稳,处事循规,尤重上命。以此等持重之臣前往,可稳扎稳打,巩固根基,避免急于求成反生纰漏。此乃儿臣浅见,恭请父皇圣裁,亦请诸位大臣评议。”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这寂静并未持续太久。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位列武官班首的兵部尚书、英国公李??。

他稳步出列,向御座一礼。

“陛下,老臣直言。西州毗邻突厥,非通晓军务、有边镇历练之干才不能镇抚。李司马久在内地,未历战阵,若因主官不谙兵事致使边陲有失,动摇国本,悔之晚矣!此非质疑其品性,实为江山社稷虑!”

李承乾心头一沉。

李??的话如同重锤,敲在他理由最薄弱之处。

他无法反驳,却心知这更是军方在表达他们的底线——他们不愿看到一个完全不懂军事的文官,去触碰边疆的权柄。

他抿紧嘴唇,没有出声,只是微微垂首,以示听到了。

紧接着,司徒长孙无忌缓步出列,语气带着长者般的恳切。

“太子殿下勇于为国荐才,此心可鉴。然老臣所虑者,西州开发耗资巨万,牵动天下税赋。所需主官,非仅忠诚谨慎便可,更需精明干练、善于任事之能臣!李司马敦厚守成,开拓非其所长,臣恐其钱粮调度失当,非但徒耗国帑,更恐伤及陛下爱民之心、殿下荐贤之名啊!”

这番话如同裹着丝绸的软刀,刀刀不见血,却句句戳在要害。

李承乾感到一股火气直冲头顶,又被强行压住,闷在胸口。

他听得懂舅父那“为他好”背后的真实意图——根本不愿东宫的触角,哪怕只是李素立这样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伸向西州那块未来的棋局。

这是在维护他那套精妙的朝堂平衡。

他依旧沉默,目光转向下一位。

中书令房玄龄随之出列,表情沉稳务实。

“李司马为官清廉,行事谨慎,臣亦认同。然西州百事待兴,需一位能提纲挈领、明快决断之主官。李司马过往政绩多显持重之风,于此类需披荆斩棘之事务,经验或显不足。臣恐其过于谨慎,遇事请示,往返耗时,以致贻误边机。”

房玄龄的话听起来最是客观公允,却也让李承乾感到最深的无力。

他无法否认,李素立确实非开拓之才。

他选择李素立本就是为了“掌控”,而非最快开发西州,可这个真正的理由,如何能宣之于口?

一种被看穿却又被误解的孤立感,紧紧攫住了他。

一种深深的孤立感包围了李承乾。

军方、勋戚、宰相……这些朝廷栋梁,几乎异口同声地,用各种无可挑剔的理由,将他的举荐否定。

就在这时,魏王李泰一系的官员,看准了时机,开始发力了。

就在这时,魏王李泰一系的官员,看准了时机,开始发力了。

御史中丞崔仁师手持象笏,快步出列,声音带着言官特有的激昂。

“陛下!臣有本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请叫我大道祖 龙族:回档少年时 年代文炮灰二嫂觉醒后 我有亿点马甲怎么了? 愉悦精灵就变强?那不当训练家了 天可汗回忆录 羞!港城大美人被京圈太子抱回家 进化乐园,您就是天灾?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霍格沃滋:开局满级不可饶恕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