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 三月天
这更像是一场发生在多个层面、多条战线上的、没有明确宣战的战争。
而她,以及她所联系着的这些人,就是这场战争中最前沿的、或许也是最后的……防线。
火车在一个小站临时停车,站台上嘈杂的人声将李薇从沉思中拉回。她无意中望向窗外,目光扫过站台对面一列停靠的、同样破旧的绿皮火车。
就在那列火车的一扇窗户后,她看到了一个……绝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身影!
是那个在昆仑山口,与陈默镜像激战,最后被陈默一击湮灭的——疤脸男子?!
他……没死?!
不,不对!
李薇瞬间否定了自己的判断。虽然面容、身材、甚至眉宇间那股凶戾之气都极其相似,但细看之下,又有细微差别。这个“疤脸男”看起来更年轻一些,眼神中的残忍更加直接和……原始,少了几分那个被湮灭者身上隐约带着的、被“观测者”力量侵蚀改造后的非人感。
是兄弟?克隆体?还是……某种基于同一“模板”的量产型工具?
似乎是察觉到了李薇的注视,那个“疤脸男”也猛地转过头,猩红的目光穿透两层车窗玻璃,精准地锁定了李薇!他嘴角咧开一个狰狞的、充满恶意的笑容,抬起手,对着李薇,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
然后,他所在的那列火车,汽笛长鸣,缓缓启动,向着与李薇他们相反的方向驶去,很快消失在了视野中。
李薇的心脏猛地一沉。
猎犬……不止一批!而且,变得更加……猖獗和具有攻击性了!
数日后,他们终于回到了上海。这座东方魔都,依旧以它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变化着,仿佛之前的种种惊险,都只是隐藏在繁华表象下的微不足道的涟漪。
阿忠直接回了城隍庙下的石室,他要重新加固上海的“眼”,并尝试与岭南那边建立更稳定的联系。杨振邦则再次隐入了市井,负责外围的警戒和情报收集。
李薇没有直接去找阿杰,而是先回到了那家小旅馆。她需要时间消化岭南之行的信息,更需要……尝试联系林静。
她坐在窗边,闭上眼,集中精神,尝试着像在数据海中连接“存在印记”那样,去感应、去呼唤脑海中那个坐在织机前的林静影像。她将自己在岭南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那“造化玉牒”碎片金光带来的温暖与希望,化作一道纯粹的信息流,向着那冥冥中的感应方向,传递过去。
起初,石沉大海。
但李薇没有放弃,她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如同在无边的黑暗中,固执地敲击着一扇可能存在的门。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她精神即将耗尽,意识开始模糊之际——
一道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带着织机梭子穿梭般韵律的意念,如同春风拂过水面,轻轻回应了她!
没有具体的语言,只有一幅画面,一段感受:
画面中,依旧是那个江南老宅的院子,林静的脸色似乎红润了一些,她手中的金色丝线更加凝实,正在织机上一寸寸地,编织着一幅复杂而玄奥的、仿佛蕴含着山川地脉走势的……锦缎?那锦缎上,隐约可见上海、岭南等地的轮廓光影闪烁。
感受则是一种坚定的、无需言语的承诺与……告别。
仿佛在说:我知道,我在做,勿念,前路珍重。
联系,戛然而止。
李薇缓缓睁开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依旧迷雾重重,但至少确认了林静安然无恙,并且找到了她的道路。这让她心中的一块大石,稍稍落地。
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夕阳的余晖为林立(开始出现)的脚手架和熙攘的人流镀上了一层金色。
陈默生死未卜,但布局深远。
林静劫后余生,承继薪火。
阿忠等“镇运者”默默守护地脉。
而她,这个来自异世的“记录员”,则成为了连接这一切的节点。
这场跨越了重生、资本、时空、规则的“逆流”,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就在李薇准备离开窗边,开始下一步行动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楼下街角一个卖茶叶蛋的流动小摊。
摊主是一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中年妇女,正低头擦拭着锅灶。
然而,在李薇的“记录员”感知中,那个妇女周身,却笼罩着一层极其淡薄、却与之前江边驳船船工、以及所有“观测者”体系力量都截然不同的、更加飘渺难测的……“观察”性能量场!
这能量场并非冰冷,也非恶意,更像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记录”!
仿佛有一个更加超然、更加古老的“记录者”,也悄然降临了这片土地,正以它的方式,观察、记录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李薇的背脊,瞬间窜起一股寒意。
这场棋局,似乎又来了新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