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黎败了。
但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大黎疆域辽阔,将面对诸多琐事与潜在危险。
1姬御、姬封及姬家皇室成员们,如何处置。尤其是有封地、有兵权,占一州之地为王的姬家王室们。稍有处置不慎,就很有可能出现,天下分裂的局面。
2汉国兵少、臣少,如何以少数人,有效的掌控整个大黎疆土。
3需派人接管万妖王打下的西界疆土,但如何封赏万妖王,又如何稳住两百万妖族大军。
4一朝天子一朝臣,大黎旧臣们,哪些该留,哪些该杀
5天下初定,如何安稳民心,如何使大黎的百姓们,对大汉有归属感
只是简单列举几个,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提到的问题。
但是!
但是这些都是汉文帝刘恒,要考虑的事情。(反正我没那个本事,不知道咋办。恒哥比我厉害,他肯定知道)
所以,战后的诸多琐事,不多赘述了,让刘恒自己忙去吧。
时间转眼。
已是一年后。
炎黄五年,秋。
大汉已再次迁都,从东界焱州,迁都至了前朝大黎的国都,并将其改名为:长安城。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
距离国都长安城两百里外,有一座仙山。
山上创立了一个新宗门,名为:华夏宗。
宗门成员,百分之八十都是自己人。
另有百分之二十的成员,是荷三娘、姬舟、丹云修以及新收的一些天赋不错的年轻修界土著。
宗主府。
坐在椅子上的嬴政,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神情显着一丝疲惫。
嬴政:“老丹,我自从升云境之后,便感觉到了修行之困难。尤其是踏入半神之后,这种感觉愈加明显。是为何?”
嬴政此前的修行,一直都是势如破竹。直到升云境九阶后,便感觉到了无法寸进。当时战况紧急,最终无奈之下,嬴政服用了百分百晋升修为丹,这才晋升入了半神境。
闻言。
站在一旁的丹云修,不由蹙眉,然后还挠了挠头。
“呃主上,您是认真的??”
嬴政看向丹云修:“我像是有心情,跟你开玩笑吗。”
丹云修连忙低头:“没没没”
丹云修不知该怎么说,严重怀疑嬴政是在凡尔赛。
随即。
丹云修苦笑着说道:“主上啊,您从踏入修行,到如今半神境七阶,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时间。但您可知,我从踏入修行到半神境,用了多久?”
“我自幼修行,十岁入灵者,百岁入天灵,两百岁踏入升云境!而后便是漫长的修为停滞,直到我五百多岁时,才终于突破了半神境。”
“我五百余岁入半神,在整个修界都已算得上,是比较年轻的了。可主上您,才五十岁不到啊”
闻言。
嬴政一笑,也是懂了丹云修表达的意思。
他所面临的困境,压根算不上是修为困境。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相当之通畅。根本不存在他自己所说的什么晋升困难。
嬴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的情况,跟你们这些修界本地人不一样。”
丹云修由于已经绑定了魂灵契约,所以丹云修基本是完全值得信任的自己人了。而且这一年时间,稳固大黎的过程,丹云修也没少出力。
所以嬴政已经将基本情况,告知了丹云修。同时也是为了方便沟通,不然总是要说话小心谨慎,会很累。
随即。
就见丹云修踱了两步,思索之后。
重新看向嬴政,说道:“主上可有心事?”
嬴政:“为何如此问。”
丹云修:“修行主讲一个‘念头通达’!修行者若心有杂念,或有放不下的心结之事。其修行之路,注定是有尽头的。”
“例如前朝黎帝姬御,他是我的徒弟,我对他很了解。他也曾想过效仿姬隆,退位一心修行求长生。可奈何,他放不下皇位,也不敢去赌那所谓的飞升之道。”
“他的修为,最终停在了脱胎境,无法寸进。而我不怕主上笑话,我修行之路的尽头,应当也就是半神境了。”
闻言。
嬴政说道:“你的意思是,我的尽头也已到了,将会止步半神境。”
丹云修:“没没没,属下不敢妄言。主上天赋卓越,世间罕见,我只是以我的一些浅薄见识,推理一些情况。可不敢对主上,随意下定论。”
嬴政轻吸口气,没有再说。
这时。
门外走来了胡亥、王莽二人。
胡亥:“爹。”
王莽:“祖龙!”
丹云修退到一旁,同时也朝二人躬身:“少主、莽爷。”
嬴政:“你们回来啦。”
二人自顾自的坐了下来,丹云修连忙给二人倒上了茶水。
王莽笑道:“祖龙,您猜恒哥最后是派谁去北伐?”
嬴政:“赵大。”
王莽:“卧槽?这你都猜得到。”
胡亥:“哈哈哈!我就说我爹能猜到吧。”
随即。
胡亥和王莽二人,一人一句的跟嬴政,讲起了前去长安城开会的过程。
长安城。
皇宫。
御书房。
主位:刘恒。
席座:刘邦、胡亥、王莽、刘秀、曹操、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总共十人。
刘邦的面前显示着小帝地图。
就见小帝地图上,大批的红点主要聚集在华夏宗,另有一部分聚齐在长安城。
而散落在天南海北的红点,已经所剩无几了。
拿下大黎疆土后的这一年时间,期间有不少红点,主动赶来。一是国都迁到中心点,距离更近了。二是声势浩大,大汉胜了!很多人闻讯而来。
此时此刻,已经汇合了228人,只差最后5人。
他们分别是:司马德宗、高纬、耶律阮、赵昺、朱高炽。
而这最后的五枚红点,其中三枚在一处,另外两枚分散偏南、偏北两边。
看着地图显示。
刘邦说道:“应该是救下了。”
说罢,刘邦给刘彻、司马懿,发送了通讯。
刘邦:情况如何。
刘彻:他被人绑了,已经救下了。我这边这个,是辽朝第三任皇帝:耶律阮。
司马懿:我这边也救下了,正在回去的路上。踏马的气死我了!
刘邦:嗯?
司马懿:是个不会说话,一直流口水的傻子。
曹操:嚯嚯!那不就是司马德宗吗。
司马懿:唉
曹操:这就叫报应,是你指洛水为誓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