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水,十万载岁月,不过是圣人一次闭目。
当须弥山顶的菩提古树,落下第一万片叶子时,讲道之期,已至。
须弥山下,早已是万灵攒动。
山脚到山腰,密密麻麻,汇聚了不知亿亿万的生灵。
接引圣人高坐于山巅的莲台之上,目光垂落,如日月巡天。
忽然,他的目光微微一凝,落在了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有三千个身影,气息与周遭的妖魔鬼怪格格不入。
他们身形与先天道体无异,修为最高者不过天仙,但那眼神,却清澈、明亮,充满了对世界最纯粹的好奇与求知的渴望。
为首的,正是人族三祖之一的有巢氏。
他祭着上品后天功德灵宝“庇护巢宫”,化作一粒微尘,将三千名人族尽数装在其中,安然渡过了无尽距离,来到了这西方圣地。
接引圣人掐指一算,瞬间了然。
原来是人族三祖感念圣人讲道乃万古机缘,便由有巢氏带了三千资质最佳的族人,前来听道。
接引的目光,与一旁的准提对上。
准提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那菩提树本体甚至都在轻轻摇曳,发出一阵欢愉的律动。
他从那三千人族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无比纯粹的东西。
那不是力量,不是跟脚。
而是一种未经雕琢、却又无比契合大道的“慧根”!
他们就象一块块最完美的朴玉,天生便是聆听大道、承载觉悟的最佳载体!
二人对视一眼,瞬间便有了决断。
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
这人族,与我西方有大缘!
至于女娲师妹成圣归来后会如何……
接引圣人收回目光,那张无悲无喜的圣人面庞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到时候,再说。
…………
十万载光阴,于大能而言不过一梦。
须弥山下,早已不是人头攒动可以形容。
那是亿万生灵汇聚成的无边海洋,精怪、妖魔、灵秀、凡俗,所有存在都匍匐着,等待那至高无上的道音。
山巅,菩提古树之下,则是另一番景象。
几十张蒲团上,端坐着洪荒真正的顶层。
三清、冥河、后土,纵然心高气傲,此刻也敛去所有锋芒,如最虔诚的学子。
帝俊、羲和、鲲鹏、伏羲等人聚在一处,天帝的威仪依旧,脸色却如万载玄冰。
帝俊的目光象两口冰冷的深井,死死钉在不远处的一道身影上。
镇元子。
这位新晋的灵族之主,一派云淡风轻,手持拂尘,闭目凝神,对那几乎要将虚空洞穿的视线恍若未觉。
他身旁的红云却有些躁动,屁股在蒲团上扭来扭去,时不时回头,对着帝俊龇牙咧嘴地瞪回去。
那眼神分明在说:看什么看?在我师兄的地盘,还想动手不成?
若非此地是圣人道场,一场准圣级别的大战早已爆发。
“当——”
一声悠远的钟鸣,洗涤万灵心神。
接引圣人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莲台之上。
他未发一言,只目光垂落,便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混元大道,自他口中流淌而出。
那不是语言,是法则的具象,是本源的梵唱。
修为高深者,如见混沌开辟,道果在前。
修为浅薄者,亦能明心见性,破开迷障。
一万年,如一瞬。
道音止歇,众生方从那大道的海洋中醒来,神魂深处尽是无尽的沉醉与眷恋。
“道止于此。”
接引的声音平静响起,却如天道敕令,不容置喙。
“灵族、人族,留下。”
此言一出,山巅与山下的气氛陡然凝滞。
无数早已投身天庭,身负妖气的草木精怪,脸上血色褪尽,下意识地望向天帝帝俊。
帝俊的脸色彻底沉了下去,他刚要起身。
接引却只是随意地挥了挥袖袍。
“尔等既已入妖道,便非纯粹之灵,缘法已尽。”
一股无法言喻,无法抗拒的伟力降临。
那不是法术,不是神通,而是空间的折叠,是法则的扭曲。
那难以计数的妖族精怪,连一声惊呼都来不及发出,眼前的须弥山便瞬间拉远,化作一个光点。
下一刻,他们已经跨越了万年路程,回到了天庭南天门外。
密密麻麻,狼狈不堪。
这一手,何止是送客。
这是当着全洪荒的面,狠狠一耳光抽在天庭的脸上!
帝俊的脸,瞬间从铁青化为一片死灰。
鲲鹏气得妖师宫的虚影都在颤斗,却连一个不敬的念头都不敢升起。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今日,他们才算被这句话,活生生碾过道心。
清走了“闲杂”,须弥山清净了许多。
接引的目光落在山下那群灵智初开,眼神纯粹的草木精怪身上,对着镇元子微微颔首。
“镇元子师弟,此乃你灵族的根基。”
镇元子起身,对接近郑重一拜,随即转身,朗声如律:
“吾为灵族之主,镇元子!尔等,可愿随我,开创灵族纪元?”
山下,是震动大地的欢呼,那是无数新生灵智汇聚成的,最原始、最纯粹的喜悦洪流。
红云咧着嘴,得意地拍着镇元子的肩膀。
二人带着浩浩荡荡的灵族大军,化作一片遮天蔽日的流光,回归五庄观。
转眼间,偌大的须弥山巅,只剩下接引、准提,以及有巢氏和他带来的三千名人族。
空旷的山顶,衬得他们这区区三千身影,渺小得仿佛随时会消散。
准提看着这些人族,眼睛亮得吓人。
他身后的菩提树虚影无风自动,片片菩提叶都绽放出璀灿金光,哗哗作响。
接引轻咳一声,圣威微漾,压下了师弟那点毫不掩饰的渴望。
他看向有巢氏,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洞彻因果的了然。
“人族跟脚不凡,天生慧根,与我西方有大缘法。尔等若愿留下,此山,便为人族第二故土,贫道自会传下无上法,护尔等万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