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临近天黑之际,二人入住了一家客栈。
许是天冷,再加之年关将近,客栈里的人倒是不少。
只不过唐巍刚跟蓝道行进入客栈放下了随身的行李,从客房里出来之时,唐巍就发现了角落处的一张桌子边上,坐看一个喝酒的人。
他发现了那人放在桌子上的一个很特别的物件,他明白看到这个画着僧面的葫芦把玩件是联系的信物。
唐巍当即走下楼梯,来到了那人桌前。
只听见那喝酒的汉子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后,十分警剔的开口道,“厂卫高又硬。”
“严党扶不进。”唐巍立刻对上了接头的暗号。
“同道中人。”
“幸会幸会!”
那男子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一边递给唐巍一边道,“指挥使来的信,要在下亲自交到唐总旗的手里。”
“指挥使还有什么话要你带给我?”唐巍询问着。
“没了,指挥使想要说的话应该都在信里了吧。“
“辛苦你了。”唐巍起身道,“天寒路远,再来盘肉来几个菜,银钱不必担心,我请了。”
“这——”
“你大老远的跑一趟,要是饿着肚子回去,那指挥使可要怪罪于我了。”唐巍起身道,“放心吃,我先上楼了。”
回到屋子里,唐巍拆开信件,仔细阅读着陆炳的来信。
陆炳信上基本上说了一件事,那就是现在各方代表都为嘉靖皇帝寻到了什么样的道士。
“果然啊,这个胡大顺就是赵文华找来的人。”唐巍这般想着。
以前没有穿越前,他还真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让徐阶推荐的蓝道行上位了,严党推荐的道士去哪儿了?
看来严党也有看走眼,也有不识货的时候啊。
唐巍自然不想让蓝道行看到这封信,但也想问一问,他知不知道这些人,毕竟都是道士圈子里的,以及他们的手段对蓝道行来说能不能造成什么威胁。
他拿出纸笔抄写了信中有关这些道士的具体姓名和具体的手段,待墨迹干了之后,来到了蓝道行的房门前。
“笃笃笃一”
“谁啊?”
“是我,唐巍。”
小道童上前开门,迎唐巍进了屋。
“我这里有此次朝廷各方势力给皇帝陛下推荐的道士名单,拿来给蓝道长瞧瞧,也好让蓝道长心中能清楚一些,到底有没有把握做成这件事。”
“这第一位叫做段朝用,是武定侯郭勋推荐的,他擅长的是点石成金之术。”唐巍看着蓝道行道,“不知蓝道长可曾听过这种道术?”
“点石成金?”蓝道行哈哈一笑,“那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罢了。”
见唐巍还十分感兴趣,他便开口道,“要贫道给唐总旗讲一讲,他是如何点石成金的吗?”
“当然。”唐巍自然也想知道。
“这种道术一般是提前将准备好的铜器或者其他金属上涂上一层‘金泥”。”蓝道行顿了顿道,“至于这所谓的‘金泥”,其实就是水银与金还有银能形成一种类似膏状的东西。”
“施展此术的道士要将提前在准备好的金属上涂抹好这层金银混合水银的这种膏状物,随后就是故弄玄虚的那一套,什么烧符篆,什么口诵法诀,这些都不重要。”
蓝道行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最重要的就是让这层膏泥遇热会发出里面原本的水银。”
“等到水银挥发之后,原本的金子也好银子也好就会牢牢地附着在器物的表面,这就是所谓的点石成金之术。”蓝道行十分不屑道,“说直白一点,就是用鎏金、鎏银的法子,演了一次骗人的道术罢了。”
“若这个段朝用真的用点石成金之术来逢迎陛下,想来身后定是武定侯郭勋出真金白银资助的他。”唐巍分析着,但转念一想,“若是陛下借机让他每隔一段时间都给宫里送一批金银过去,那买铜的银子还有上面附着的金银的银子,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所以,这个段朝用不足为惧。”蓝道行淡淡道,“不知唐总旗有没有读过那苏洵的什么论来着?”
“道长想说的可是苏洵《六国论》里的那一句话。”唐巍思索片刻道,“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对,正是这句‘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蓝道行道,“这就是个无底洞,武定侯想着前期付出点金银,等着段朝用伴驾玄修之后,再换取更大的回报。”
“但依照贫道看来,这种事情不可能成功,且不说一旦皇帝发现这点石成金的东西只是表面鎏金会怎么办。就说这所需要消耗的财力,那也不是能耗的起的。”
蓝道行摇摇头道,“贫道觉得即便是武定侯也不行,他也没有足够多的财力来完成这件事情。这样做无异于抱薪救火。”
“那咱们来看看另一位,这是宦官们推荐的一位,叫做王金的道士。”
“擅长用甘露制作各种五花八门的丹药,还有仙酒?”蓝道行思索了片刻道,“这并不稀奇,无非是找点由头,找点新鲜的点子,然后配成丹药嘛。”
“这也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对手,当然贫道也听闻皇帝十分痴迷丹药,可贫道也不是只会扶战之术,炼丹之术贫道也不是不懂啊。”
“贫道瞧一瞧这下一位——”看到这里时,蓝道行一愣,旋即拂须哈哈一笑,“贫道当是谁呢,原来是贫道的堂弟还有那位胡道友。”
此时,蓝道行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道士似乎都没有什么正统的门派啊,自己的那个堂弟除外,他应该算作是神霄派的。
“这些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太深厚的师承,都是半路上当的道士啊。”蓝道行不禁摇摇头道,“怪不得一个个都如此的———””
“贫道自小就在鹤山派跟随师父修行。”
“鹤山派?”唐巍知道的倒不是很多,只知道蓝道行在崂山修行,这鹤山派又是什么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