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一直没等到塞隆的电话,不过却接到了一个国内打来的电话,这个电话属实让他有些意外这个电话是这届金鸡奖评选委员会主任戚建打来的。
戚建是国内第五代导演,他是北电78级美术系的,拍摄过的电影出名的不多,跟老谋子、陈凯哥或田庄庄没法比。
不过,他06年执导的《天狗》算是例外。
这部电影不仅让他拿到了上一届金鸡奖的最佳导演,还让《天狗》的男主角富达龙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天狗》这部电影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虽然《天狗》获奖后,当时被指剧情和法国一部20年前的老片《弗洛莱特的若望》十分相似,有抄袭之嫌。
但这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电影。
而是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凶犯》改编的,并且,《凶犯》是根据山西的一个真人真事来写的作品。
因此,这部电影也算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里的情节设置都是根据小说内容而来的。
《天狗》讲述的是,护林员李天狗为保护森林资源与村民、恶霸对抗,最终击毙砍伐者的故事,聚焦华香农村的现实矛盾。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并且,当初的真人真事还上过报纸,被报道过。
《弗洛莱特的若望》描述是,残疾知识分子若望,在法国乡村被叔侄欺凌、霸占田产,并最终逝去的悲剧,内核冲突围绕水利资源争夺展开。
两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相似,都算是普通人被恶霸欺辱,然后斗恶霸的故事吧。
这种事在现实中,发生的太多了,世界各地哪里没有过?
若是这样《天狗》被归为抄袭《弗洛莱特的若望》,那么电影基本上也就不用拍了,电影类似的故事情节太多了。
最多只能说,两部电影是情节有一点相似的类型化影片,这在电影里是非常常见的事。
细究的话,香江早期的电影,以及好莱坞那种流水线生产的电影,情节类似的就更多了。
不过,《天狗》相对于原着《凶犯》来说,还是太保守了一些。
最主要的是,虽然《天狗》是难得一见的具有强烈艺术震撼力的现实主义作品,既深刻、又力度,但电影后半部分趋于简单化和主旋律化,种种问题被掩盖了,反而变成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这一点也不“第五代”。
若是换成第五代的其他导演,估计电影的后半段就不会这样处理了,稍微再深挖一些,估计就是一部典型的能进入欧洲三大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了。
戚建导演的这种处理方式,反而更“商业化”一些,也更大众一些。
这也是曹阳最终同意戚建成为这届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的原因。
按照金鸡奖的章程,金鸡奖设组委会,组委会为华夏电影金鸡奖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贯彻评奖宗旨,组织和领导评奖活动。
组委会由华夏文联、华夏影协主席团成员和华夏影协领导组成。
组委会主任由华夏文联分管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秘书长由华夏文联、华夏影协分管负责人担任——
曹阳在当选为文联副主席之后,他的分工就是分管影视歌等文艺方面的工作。
也就是说,曹阳是金鸡奖组委会主任。
只不过他因为要拍电影的缘故,很多时候都不在国内,因此实际的工作,都是交给北电或者说是交给老侯等一些人处理。
这届金鸡奖,曹阳照例还是躲在幕后,敲定大方向,由其他人具体实施。
曹阳也没想到,会接到戚建的电话,金鸡奖的所有工作,明面上,是副主任和秘书长在处理。
“好久不见了戚师兄。”
若是按照国内的习惯,曹阳应该称呼戚建为戚老师,这也是娱乐圈的通常叫法,总之,相互称呼“老师”表示客气或尊重就对了。
不过曹阳的身份有些特殊。
不是因为他的地位和影响力,而是老司徒曾在公开场合说过,曹阳是他的关门弟子。
当初,北电78级无论哪一个系的学生,因为那时候老师少的缘故,都曾在一起上过课,老司徒都教过他们,所有78级的学生也都称呼老司徒为老师。
那时候还是非常讲究尊师重道的。
戚建作为78级美术系的学生,当然也上过老司徒的课。
以前北电专门为曹阳“立棍”时,老田在曹阳旁边介绍校友,其中就有戚建。
他当时对曹阳说的是:这个戴眼镜的长得憨憨的家伙,是美术系的老戚,戚建,也是78级的,你叫他戚师兄就行了。
所以只要是北电78级的学生,曹阳一律称呼为师兄或师姐。
他若是对78级的不称呼师兄或师姐,直接按照传统叫老师话,那么被称呼的这位,肯定第一反应就是犯嘀咕了。
他绝对会赶紧回忆过往,自己是不是无意中得罪了曹阳,要不然曹阳怎么会对自己这么“疏远”呢?
“哈,是有段时间没见了,师弟在美帝那边还好吧?”
戚建显得很热情,笑哈哈的问道。
“还行,我只专注于电影方面的事,也没人会来找我麻烦。”
曹阳笑着回道。
顿了一下,他直接开口问道:“师兄,这么晚了,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洛杉矶现在是早上七点多,按照时差,京城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戚建在时间的选择上,还是挺有讲究的。
这个时间点,作为一个正在拍电影的导演,肯定已经起床了,正是吃早餐的时间。
再晚点可能就要投入今天的拍摄中了。
再早点可能还没起床。
“其实也没什么事,我给你的邮箱里发了份资料,你先审核一下,我等会再打给你。”
戚建用了“审核”两个字。
曹阳一愣,脑子快速转了一下,戚建作为这届金鸡奖评委会主任,难道是跟别的评委会委员产生矛盾了?还是说对金鸡奖提出了什么建议?
“好的师兄,我这就看一下。”
挂了电话,曹阳有些犯嘀咕,到底什么事还需要戚建亲自打电话过来提醒。
他激活计算机,打开邮箱,再点开附件。
这才明白戚建为什么专门打电话提醒了。
附件是一份名单,具体说,是一份这届金鸡奖的拟获奖名单。
瞬间,曹阳就明白戚建的意思了。
这届金鸡奖的颁奖时间是10月17日,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是评委会初步选出了这届金鸡奖的获奖作品以及演员,虽然评委会是按照曹阳对金鸡初步改制后的方案选的,但最终的获奖名单,还是要让曹阳拍板。
也就是戚建口中的“审核”一下。
这也不是曹阳揽权。
就算是欧洲三大,或者奥斯卡,那些获奖名单最后都还是要电影节主席或艺术总监拍板才行。
曹阳因为一直都是把具体工作交给侯院他们去执行,所以他也没想到,戚建会把最终名单发给自己,而不是侯院发给自己。
不过,想到戚建是78级的,曹阳也就有些了然。
这也是他头疼的地方。
老侯是北电院长,并且还是早在79年就从北电毕业了。
但因为他是表演系毕业的,虽然后来在导演系任教,又是从导演系一路升上去的,可就是跟78
级的那些人尿不到一块去。
或者说,78级的太特殊了,出了太多的“大能”,天然就具有优越感。
其实也不止78级,反正北电内部乱着呢,很多人都是相互瞧不上。
也就是曹阳的出现,因为成就太大,无论是奖项还是票房,都不是其他人能比拟的,所以才能压住北电的所有人。
对于戚建给出的这份拟获奖名单,曹阳对于大部分都没有太多问题,不过对于最佳故事片的获奖名单,却觉得有些不妥。
最佳故事片的获奖名单有两个,也就是所谓的双黄蛋。
倒不是曹阳对于双黄蛋有意见,若是两部电影质量都很好,那也就无所谓了。
欧洲三大的双黄蛋也不少,就是最高奖都经常出现双黄蛋。
可关键是,你电影质量不能让人病才行。
在奖项上,世界上无论哪一个电影节,都不能完全做到公平公正,会在一些奖项上,出现妥协和平衡。
但电影节的公信度要想“立”起来,最大的一两个奖项,还是要尽量做到公平才行。
所以,这次最佳故事片的双黄蛋就有些问题了。
这时,戚建再次打来了电话。
曹阳接通后,也没跟戚建客气,直接说道:“师兄,这一届金鸡奖,就不要有双黄蛋了,咱们今后还是尽量避免产生双黄蛋。”
戚建愣了一下,最佳故事片的两部电影,都是曹阳最亲近的两个人,至少从关系上来论是这样。
要是去掉一个——
显而易见,戚建不用想都知道要去掉谁。
但是,这也正是问题所在。
那位可是高傲的主,这要是在金鸡奖上没有大的收获,生气是肯定的,也有极大可能会在媒体面前乱说话的。
说不定因此还会记恨自己。
唉,早知道—算了,就算是早知道,自己难道会放弃做一届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吗?
应该是不会的。
这是一种资历。
也是一种跟曹阳拉近关系的机会——金鸡奖正式改制后的第一年,自己能成为评委会主任,谁能说这不是曹阳看重自己?
上一届虽然也算改变,但那时候并没有完善,也没有正式文档落实,今年才算是正式改制第一年。
“师弟,要是去掉了他的最佳故事片,他的电影可就没有有分量的大奖了。”
戚建还是提醒了一句。
“师兄,看你这话说的,最佳男配角不是大奖吗?最佳美术和最佳音乐不是大奖吗?金鸡的奖项本来就不多,每一项都是大奖。”
曹阳笑着回道。
“好的,师弟,我明白了。”
挂了电话,曹阳看了看名单,不由得遗撼摇摇头。
李晓苒凭借《梅兰芳》提名了最佳女主角,她在梅兰芳传奇的宏大叙事中,塑造了一个既承载历史重量,又极具人性弧光的女性形象,以含蓄内敛的层次感重构角色复杂性。
可以说,李晓再如今的演技,经过以前入戏体验的强化后,已经非常好了,曹阳觉得,她演的孟小冬,比国际章演的还要细腻些。
然而,《梅兰芳》的剧本后半段——所以孟小冬故事线,在电影中后段也被压缩了,这是有些遗撼的事。
再加之,李晓再遇到了最巅峰的迅哥儿!
《李米的猜想》可以说是迅哥儿演技的巅峰之作了。
她在《李米的猜想》中的表演,堪称华语影坛教科书级别的存在,以近乎燃烧生命的方式塑造了“李米”这一角色,将边缘人物的绝望、偏执与坚韧演绎得震撼人心。
曹阳甚至觉得,迅哥儿在《李米的猜想》中的状态,就跟加了倍数的入戏体验一样,那种绝望感简直会从银幕里渗出来。
李晓再输给象是用生命在演戏的此时的迅哥儿,也不算冤。
当然,曹阳要是发话,李晓再绝对能力压迅哥儿拿到金鸡影后,或者跟迅哥儿一起拿个双黄蛋影后,但那就失去了金鸡改制的意义了。
再说了,李晓再也不缺这一个金鸡影后。
这两天,曹阳又开始调整《新加勒比海盗》的拍摄计划了。
他马上就要回国内几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你站的高度够了,那么很多事就会身不由己。
就象一个来月前,马可穆勒连任后的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需要曹阳支持,曹阳能不去吗?
还有这次回国,这算是金鸡正式改制后的第一届颁奖典礼,曹阳作为文联负责影视歌等文艺方面的分管主席,又是亲自制定的改制方案,还是金鸡奖组委会主任,他能不到场吗?
不过在临走前,曹阳给程建业和《钢铁侠2》的导演乔恩-费儒打了个电话,吩咐他们,让他们开始试镜“小辣椒”的人选。
既然塞隆一直没打电话,那就证明她没打算演“小辣椒”,那就不用再等了。
他只需要程建业和乔恩-费儒确定一个两到三人的名单,他最后拍板人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