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纸枷锁(1 / 1)

这届经过改制后的金鸡奖,让许多想看笑话的人都大失所望。

他们没看到自己想看的事情,却又看到了不少自己不想看的变化。

最关键的是,金鸡颁奖典礼过后,无论是网上的讨论,还是纸媒等官方的媒体,都对这届金鸡奖的变化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尤其是几个权威的官媒,有些还专门发了评论员文章,谈及国内的经济发展,谈及国内商业电影的兴起,谈及票房市场的快速增长。

然后话锋一转,谈及与时俱进,谈及时代潮流,谈及客观趋势,谈及革故鼎新,最后就是金鸡奖改制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央视随即也专门发布了这届金鸡奖转播的收视情况,相对于上一届金鸡奖,这届收视增长那是相当惊人,增长了260。

当然,这个增长看起来非常唬人,换算一下就没那么震撼了。。。

但无论如何,这种增长速度,还是相当惊人的,毕竟以前金鸡奖的收视,那是相当的稳定。

网络上的议论也大都是正面的。

以前的金鸡颁奖典礼过后,网上最多的声音就是“?”

因为看不懂。

因为没看过。

因为争议大。

这次网上的声音就正常多了。

比如在“曹阳吧”,有个帖子调侃说,总算看懂了一次金鸡。

没想到这种看似普普通通的吐槽调侃贴,居然得到了非常多的认同,还成为了热点贴,估计就算是发帖者也没想到会这样。

当然,争议还是有一些的。

李晓再作为国内四大青衣之一,最初还是以柏林影后成名,是公认的演技派,再加之人又性感还漂亮,所以她的铁杆影迷还是极多的。

并且,她在《梅兰芳》中的表现还是很好的,这部电影若是只看前半段,其实还是相当“神”的。

而周讯虽然也以演技见长,但《李米的猜想》票房不高,总票房还没超过1500万,导致影响力就有限,看过电影的人肯定没法跟《梅兰芳》比。

这时候盗版虽然盛行,但专门找资源去看一部纯粹的国产文艺片的,除了演员或导演真正的影迷之外,还是很少的。

在网上看盗版的观众,要么是冲着大片或出圈的电影去的,要么是冲着诱惑的电影去的。

像《李米的猜想》这种既不是以“色”为卖点,又不是大制作大场面为卖点的电影,真正说冲着周讯去找盗版的,并不会太多。

所以,至少在“曹阳吧”,为李晓再鸣不平的影迷还是非常多的,随之争论也就多了。

这都属于正常的争论,意见不同很正常,但说电影节有黑幕的,却很少很少。

其实,在颁奖典礼过后,心里不舒服的,还有陈凯哥。

在他的想象中,决定这届金鸡奖奖项归属的,全都是“自己人”。

而曹阳的两部拿到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和金熊的电影,又放弃了参加这届电影节,那么《梅兰芳》将会是最有竞争力的一个。

不过,鉴于还有老田拿到了金狮的《圣殇》跟《梅兰芳》竞争,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是能跟老田分别获得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导演的。

至于小钢炮——————那是谁?

他怎么可能把小钢炮放在眼里。

颁奖典礼一开始,也是按照他的预想走的。

前几个奖项,《梅兰芳》几乎都没落空,后面虽然有几个奖项没拿到,但也无伤大雅,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最大的那两个奖。

然而,当最佳导演被小钢炮“爆冷”拿到后,老陈那是心头一紧,似乎有不好的预感。

他当时心中就开始埋怨了,曹阳是怎么搞得?不是说要搞改制吗?

这改的什么?

怎幺小钢炮这样的“野路子”都拿了最佳导演了?

给他一两个象征性的奖项都是高看他了,最佳导演这样的大奖,怎么能给他呢?

老陈觉得,自己估计要跟老田共享最佳故事片了一都改制了,怎么还搞双黄蛋呢?实在是不应该。

确实是不应该。

这届金鸡奖没让老陈“失望”,确实没有双黄蛋。

但老陈宁愿还是有双黄蛋更好一点。

《梅兰芳》竟然连最佳故事片都没拿到!

老陈很不爽。

非常不爽。

柏林电影节拿不到奖也就算了,怎幺小小的金鸡,也敢不给大奖了?

曹阳这小子怎么搞到?

戚建那混蛋怎么搞得?

虽然按照奖项的数量来说,这届金鸡奖《圣殇》、《集结号》以及《梅兰芳》都拿到了三个奖,看起来都是赢家。

但有时候看的并不是奖项数量。

《圣殇》获得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

《集结号》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录音。

《梅兰芳》呢?只有最佳男配、最佳美术和最佳音乐。

这有可比性吗?

不过,颁奖典礼上有老司徒在,还有曹阳以及不少曾教过老陈的北电老前辈在,老陈没怎么敢甩脸子。

他的性格是有些高傲,这是在《霸王别姬》拿到戛纳金棕榈后慢慢养成的,但并不代表他情商真有多低。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有记者问他,对于《梅兰芳》成为今晚的最大赢家之一,他有什么感想,对这届金鸡奖是不是特别满意?

老陈当时就想抢起大耳刮子抽这个王八蛋,这厮肯定是故意的。

不过,老陈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也没有直接走人不接受采访。

他绝口不提对金鸡奖是否满意,也不谈感想,而是不停夸赞凭借《梅兰芳》

拿到了最佳男配的王雪圻的演技,不停夸赞李晓再的演技。

还不断替李晓再可惜没拿到金鸡影后。

老陈这么说当然有他的小心思,既然对曹阳改制的金鸡奖不满意,那就给曹阳添点堵一在他想来,曹阳那小子既然把影后给了周讯,那么自己就拼命夸赞李晓苒的演技。

还不信了,李晓再对金鸡影后还能没点想法?

有想法就找曹阳闹去!

当然,只做这一点小动作,肯定是不能消解心头的恼怒之意的。

这届金鸡奖被看做是北电系的改制和全面发力,涉及到整个北电系,老陈其实真不好明着去做什么。

因为无论怎么看,他都算是这个体系的一员。

得罪个人还好说,得罪整个体系————老陈又不傻。

他就想到了当初《无极》上映后,被网上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恶心经历。

平日里他不屑于跟人辩论,那太丢份了。

但在网上,不是老陈吹,就凭他对电影的了解以及对电影的认知,匿名写个有理有据的帖子什么的,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试问谁能是自己的对手?

老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经过一些小的修改,终于完成了他认为的“鸣冤之作”。

反复又看了几遍,越看越满意,越看越激动,真是直抒胸臆的大作啊!

“你怎么突然这么高兴了?”

红嫂子看到老陈从书房里走出来时,不由得一愣。

老陈从颁奖典礼上回来后,一直臭着一张脸,红嫂子当然知道老陈为什么会这样,但她并没有安慰什么,也没试着哄老陈开心,更没表现的同仇敌忾。

总之,她有点厌了,也懒得演了。

为了孩子,就这样凑合着过吧。

“那什么,你知道网上讨论电影最大的网站或论坛是哪个?”

老陈并没有回应红嫂子,而是问道。

红嫂子有些疑惑,不知道老陈问这个干什么。

但还真知道,并且也是时常关注,默默关注。

““曹阳吧”啊,那里是国内讨论影视最活跃的地方。”

红嫂子的声音稍微激昂了那么一点点。

老陈先是皱了下眉,随后没说什么,又返回了书房。

红嫂子的好奇心上来了,她本来要跟着老陈去书房看看的,结果老陈直接关上了门,把红嫂子挡在了外面。

红嫂子撇撇嘴,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她想了想,觉得老陈大概率会去“曹阳吧”干点什么,既然如此,自己去“曹阳吧”蹲守一下试试,看能不能“抓”住老陈。

于是,红嫂子去了另一间书房,那里还有一台计算机,是她平时用的。

等打开计算机,再进入“曹阳吧”,红嫂子专门看了看最近这两分钟发的帖子,大都是讨论金鸡奖相关的话题,可都不象是老陈发的。

红嫂子时而看帖子,时而刷新,时而关注外面的动静。

老陈一直没从房间出来,红嫂子也没特别发现。

难道他没去“曹阳吧”?

这一等就是差不多半小时,红嫂子都快要放弃了,她又刷新了一下,随即就是眼前一亮。

“关于《梅兰芳》与金鸡奖的一些感怀!”

这指向性也太明显了。

红嫂子怀疑,这就是老陈写的。

她又看了一下发帖人,是个刚注册成功的新会员。

老陈不会鼓捣了半小时,才总算注册成功吧?

红嫂子又看了一下发帖人的名字,叫————“纸枷锁”?

这一下,红嫂子就更能确定这个“纸枷锁”就是老陈了。

“纸枷锁”是红嫂子永远都忘不了的。

1994年,老陈刚拿到戛纳金棕榈才几个月时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在一场聚会中,当老陈当着她的面,说:

我毕生的事业,正是在重重的枷锁中,追寻艺术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你们在讨论得失,而我,在诠释命运。

世俗的评判、奖项的得失,乃至一切外在束缚,对我而言,都将视为那看似一挣即破、实则沉重无比的“纸枷锁”————

红嫂子承认,对于当时26岁的自己来说,老陈的这一番话,真的让她有种“才子佳人”的既视感!

她完全沦陷了!

不顾一切。

要知道,那可是老陈才刚拿到金棕榈才几个月的时间,以金棕榈的光环加持,他说出这样文艺范十足的话,谁听了不迷糊?

所以红嫂子十分确定,这个“纸枷锁”就是老陈。

“关于《梅兰芳》与金鸡奖的一些感怀!

近日,偶有夜深人静时,会回想起观看《梅兰芳》时的点滴。那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于我而言,那是一次与一个时代、一个灵魂的对话。

梅先生的一生,是追求艺术自由的一生。

他打破的是伶人卑贱的旧枷锁,创建的是一个民族艺术尊严的新殿堂。

而陈凯哥导演,试图在光影中,捕捉的正是这种神”——那种在绝对束缚下,进发出的绝对自由。

有人说,他的《霸王别姬》是绝唱。

我却认为,《梅兰芳》则是他在知天命之年,对艺术、对人生、对如何成为一个不朽的人”的更沉静、更内敛的一次叩问。

陈凯哥先生剥离了程蝶衣那般浓烈如酒的戏剧性,选择梅兰芳这般清冽如茶的平凡与伟大。他的挣扎,不在戏外,而在戏内;他的光芒,不是燃烧的火焰,而是温润的玉光。

所以,当一座奖杯的得失被人们议论时,我内心是平静的,却也忍不住有一丝惋惜和心痛。

我惋惜的,并非陈凯哥先生个人荣誉的缺失。

我惋惜的是,是金鸡奖或许错过了一次机会—一次肯定华夏电影在宏大叙事与商业洪流之外,另一种可能性的机会。

一种东方的、含蓄的、以静制动的美学探索:一种对如何为华夏文化巨人立传”这一命题,所做出的、不同于任何西方传记片的华夏式回答。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但更高之处,是造境的艺术。

《梅兰芳》造的,是一个时代的境,一个精神的境。它或许不够好看”,但它理应足够耐看”。

历史会证明一部作品的价值。

当年的《公民凯恩》也曾折戟沉沙,如今谁又记得那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是何作呢?

时间是最公正,也是最残酷的裁判。

因此,我始终相信,《梅兰芳》是陈凯哥先生对华夏电影的一份深情厚礼。

它或许未能迎合一时之评判标准,但它所探寻的艺术路径,它所秉持的文化尊严,终将会被后人提及。

金鸡奖有它的选择,而历史,会有它的答案。

对于后者,我充满信心。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而奖项的归属与得失,不过是时代背景音里的一缕回响罢了。

惜之,憾之!”

红嫂子看的目定口呆。

这、这————

还能这样自夸?

这需要多高傲自负的人,才能洋洋洒洒写出这些话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顾靖泽白今夏 校长的失踪 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 师妹柔弱乐修,一指毁天灭地 林重杨盈 神医出狱 我取神佛一缕光 小不点人生 步步高升:从借调到权力巅峰 无回阁:成为杀手组织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