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谨是被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唤醒的。
他睁开眼,那股盘踞在心头数周的沉重感竟奇迹般地消散了不少。
打开门,沉敏敏已经换上了一身干练的白色研究服,手里还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
“还没洗漱?看来昨晚睡得不错。”
“托你的福。”
李谨回身走进房内,洗漱完毕之后整个人都清爽精神了许多,披上一件保暖大衣就出了门。
“不错,这才有点男大的样子。”
沉敏敏上下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
“走吧,老师他们已经开始了。”
走在通往地下实验室的长廊上,李谨看着身旁这位清冷的女博士,由衷地开口:
“昨晚,谢谢你。”
“压力的确缓解了不少,也辛苦你教了我那么多东西。”
“这就要说谢谢了?”
沉敏敏扭头瞥了李谨一眼,轻哼了一声,
“那以后你要谢我的可就多了去了。”
李谨笑笑,脚步轻快地和对方并肩走在一起。
两人之间那种自然而然的熟稔,却让跟在几步开外,同样刚被叫醒的夏舒晚,眼睛瞪得象铜铃。
昨晚?
教了东西?
还感觉好多了?
她下意识地扯了扯一旁的林在新,轻声低语:
“怎么回事?”
“什么情况?!”
“我昨晚不在的时候他们干什么了?”
林在新挠了挠头,有些困惑地看了夏舒晚一眼,差点被对方眼中燃烧的八卦之火烫伤。
“我怎么知道,我在房门外啊。”
你怎么能在房门外?!
夏舒晚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一眼林在新。
她看看李谨,又看看沉敏敏,脑子里瞬间上演了一出八十集的动作大戏。
这……这进展是不是太快了点?!
地下实验室里,气氛比昨天更加火热。
那些国宝级的院士大佬们果然早早到场,正围着一块巨大的屏幕激烈地讨论着什么,时不时爆出几句夹杂着方言的争论。
屋子里那群被点燃了激情的年轻研究员正操弄着仪器,陪着他们的只有一堆写满了鬼画符般公式的草稿纸。
沉敏敏一踏入这里,身上那丝若有若无的烟火气便瞬间收敛,重新变回了那个严谨清冷的科研精英。
她走过去和林教授打了声招呼,后者便带着她快步向李谨走来。
“李谨,来看看这个。”
林教授的脸上带着一种创造者独有的兴奋。
他手上拿着一张蓝色的设计图纸,上面还带着馀温,显然是刚从印表机里拿出来不久。
“这是发生器的蓝图?”
“原型机蓝图。”
林教授开门见山,将图纸摊开放在桌面上。
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械结构图,瞬间占据了李谨的视野。
它象一颗被无数线路和能量渠道包裹的钢铁心脏,又象一张由超导线圈和力场发生器构筑的精密蛛网,充满了冰冷的、超现实的工业美感。
“‘维度之矛’的内核组件——‘逆向干扰场发生器’的初步设计图。”
李谨看着眼前这个巨兽般的模型,眉头下意识地锁紧。
图纸上的大多数符号他都看不懂,如果不是昨晚恶补了一些知识,他甚至感受不到这东西的尺寸和复杂程度。
“一定要这么大吗?”
“没办法。”
回答他的是沉敏敏,她指着蓝图上几个关键局域解释道:
“原因有三。”
“第一,我们有关这方面的硬件技术还不够成熟,很多组件无法小型化。这就好比用真空管去搭第一台计算机,而不是用微芯片。”
“第二,原型机需要进行大量的精度和能量测试,巨型化结构方便我们预留出足够的储能空间和调试接口。”
她指了指设计图最外层那厚得夸张的结构,
“最后,这是隔温和物理防护层。为了保证在极端环境下内核组件的绝对稳定,我们给它加了三层隔温层。”
“你可以理解成,这是一个在溶炉里工作的精密仪器,外面必须套一个足够厚的保温壶。”
李谨点了点头,又问:
“那制造和运输呢?这东西拆开来也不小吧?”
“从图纸上看,光是内核组件都至少需要三架运-20才能完成运输。”
“大不是问题。”
林教授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们的疑虑,眼中闪铄着光芒。
“李谨,你要明白,这只是原型机!它的首要任务,是验证我们的内核理论已经落地,可以被工程化!”
“只要它能成功干扰一次,哪怕只是一点点,就代表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到那个时候,优化体积、提升能效,上天还是下海,才是下一步该考虑的问题!”
李谨点了点头,明白了这台原型机的根本目的。
同时,他也意识到极寒打击是属于全球范围内的,如果原型机能够成功,恐怕“上天”才是最终归宿。
他问,
“需要我通知陈主任吗?”
“图纸核验通过之后应该交给温主簿了,算算时间应该已经交给了陈主任。”
……
几乎在李谨话音落下的瞬间,一道最高优先级的指令,通过加密网络,传达到了东煌南方某处深埋地下的工厂。
与此同时,工厂的负责人也见到了从地下实验室特派过去的技术顾问。
“宁博士,精度要求这么高?”
“做不到?”
“不是,当然做得到,只是少见。”
“这张图纸的保密等级是有史以来我见过最高的,但这次的最高要求不是保密。”
“是什么?”
“时间。”
在他们交谈期间,一台台数控机床被重新激活,沉睡的机械臂缓缓抬起,发出沉闷的液压声。
身穿深蓝色工装的老师傅们从休息区回到了各自的岗位,脸上没有困惑,只有一种被赋予重任的肃穆。
他们都清楚,国家重启这个地下工厂代表着什么。
于是,沉寂了几个月之久的东煌重工,这头沉睡的工业巨兽,再次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
火花,不是星星点点,而是成片的、瀑布般的金属流。
数控刀具与合金摩擦,发出刺耳的高频尖啸。
在另一座铸造车间内,特种耐高温、抗维度畸变的复合材料被注入模具。
红热的钢水在重力作用下倾泻而下,蒸汽腾腾,空气中弥漫着灸热的金属气息。
灼热的空气通过渠道加热了地暖储水,加热后的热水又流向庇护所各个休息区。
不仅是东煌的工业底蕴,整个南方地下生态系统,在这一刻,毫不保留地展现出来。
泰伦斯在实验室的屏幕上,看到了这些画面。
“这简直难以置信……”
他知道,东煌的重工业体系和庇护所生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强大得多。
或许美利坚的总统先生,真的做出了一个最为正确的决定也说不定。
甚至不仅是国外的泰伦斯在感慨,就连林教授都没能想到,东煌的速度能这么快。
“国内工业有些夸张。”
他一声感叹:
“我原本以为,这个原型机的制造周期,最快都要一个月,现在看来……”
“你看那些外部模块,才多久就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三十的粗加工。”
“派过去的技术顾问也是功不可没,毕竟是马老师钦点的。”
沉敏敏也在一旁附和。
她对工业也没多少研究,所以就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陈主任通信。”
夏舒晚凑了过来,将终端递给了李谨。
“李谨,问一下林教授,原型机的制造已经激活,现在需要确定测试地点。”
陈怀山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丝疲惫,但充满力量。
李谨看向林教授,后者看了一眼自己的终端,发现昨晚没充电。
他接过终端,同时让沉敏敏调出地图。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选择一个类似祁连山的内陆无人区。
然而,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动,一路向南越过了大陆,略过了k7冰盖,略过了深海海沟。
“实战测试,必须选择一个能够最大程度仿真k7局域环境,同时又能不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局域。”
最终,他指尖最终停留在南洋的一片蔚蓝色海域。
那里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岛屿,曾经是东煌的战略前沿。
“南洋永青岛。”
林教授宣布。
沉敏敏和李谨同时看向那个地点。
“永青岛?”
陈怀山的声音也带着一丝询问。
“是。”
林教授解释,
“那里有足够的面积,同时周围也已经被冰封,能够最大程度地仿真k7局域的环境。”
“而且,它距离我们的内核防御区足够远,也不可能有国外民众的独立庇护所存在,一旦出现不可控的维度畸变,影响也能降到最低。”
陈怀山点了点头,这个选择既合理又谨慎。
“很好。”
陈怀山最终拍板:
“通知‘天琴’数组团队,永青岛局域,在原型机制造期间,将数组移动到指定位置。”
“这次的话,就安排‘宠物’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