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的警报声仿佛还在耳边嗡鸣,三架直-20通用直升机已经撕裂空气,朝着东北方向的京哈高速事发空域疾驰而去。
机舱内,几乎所有人都沉着个脸
“李谨,你为什么不留在指挥中心?”
陈怀山看着坐在对面的李谨,忍不住再次开口。
他头上戴着耳麦,身上套着一件黑色大衣,被安全带勒得有些紧绷,脸上写满了困惑。
李谨目光通过舷窗,投向下方逐渐清淅的高速公路。
那如同玩具般堆积在一起的车辆,以及蜿蜒数十公里、看不到尽头的停滞车流,让他眼神冰冷。
“陈主任,如果真正的灾难此刻就降临在京都外围。”
“在中枢观察实时数据和在直升机上,有区别吗?”
李谨收回投向窗外的眼神,拨弄了一下耳麦,轻声开口:
“不出半小时,整个京卫三角地带,连同这里面成百上千万人,都会变成一座巨大的冰雕坟墓。”
他声音不高,却让机舱里几位随行的顶尖物理学家、大气学家心头一凛。
“我对末日唯一的优势,就是观察。”
李谨的视线扫过众人,“我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唯一的优势?”
他话语里的决绝,压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直升机开始下降高度,一股明显的寒意,即便隔着舱壁和供暖系统,也开始丝丝缕缕地渗透进来。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下意识裹紧了外套,看了眼终端上显示的室外温度:-18c。
他低声对旁边的导师嘀咕:“这才11月初……京都往年这时候,也不会这么冷……”
导师没说话,只是凝重地看着窗外。
地面,越来越近。
原本应川流不息的京哈高速路段,此刻变成了一条扭曲的钢铁长龙。
虽然路政人员已经紧急撒了融雪剂,清理出了部分信道,但依旧有残留的冰面,在探照灯下反射着诡异的光。
更令人心悸的是那蔓延数公里的拥堵队伍。
大部分是从乌省南撤的车辆,夹杂着京都一些见势不妙跟风逃离的私家车。
没人能想到11月初的京都能这么冷。
人们也只能蜷缩在车里,呵出的白气连成一片,没穿厚一点的冬衣,车都不敢下。
即便穿着军大衣的内务部队士兵和警署人员已经在竭力维持秩序,分发着有限的保温毯和热水。
一种无形的、压抑的恐慌,依旧像瘟疫一样在寒冷空气中蔓延。
“温恬。”
一名戴着眼镜的文书立马凑到了陈怀山身边,后者沉声开口:
“天气太冷了,让同志们注意一落车内的民众,特别是在后座睡觉的。”
温恬立即点了点头,掏出了电话。
另一边,专用车此时终于赶来,通过应急车道载着一众人员前往拥堵的源头。
车窗旁,李谨的目光锐利如鹰隼。
他看到穿着橙色救援服的警署人员在一片狼借中穿梭,大声呼喊着,协调吊车作业;
看到身着迷彩、臂戴“执勤”袖章的士兵们,以标准的战术队形分散在人群外围,构筑起一道无声的警戒线。
他们枪口朝下,但冷峻的眼神和挺拔的身姿,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
这气氛简直比如今的天气还要冷峻。
陈怀山的瞳孔微微收缩。
要知道,仅仅一个多月前的国庆长假。
同样是在这条高速上,堵车的人们能落车打羽毛球,能支起小桌板下象棋……
而现在,这里却是一片正在缓慢凝固的、沉默的绝望之地。
很快,几辆专车就都停了下来。
众人下了车,默然不语。
一场惨烈的连环追尾事故现场刚刚被清理出来,扭曲的金属残骸像怪物的骨骸般堆在应急车道,暗红色的冰渍冻结在车体上,无声地诉说着当时的惨状。
远处的景象则更加触目惊心:那是被冻成冰雕的小山。
无论是山上的树木、还是泥土,都被蒙上了一层晶莹,在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光。
“李谨同志!”
一名现场的气象组负责人小跑过来,打断了沉默,“这是收集到的数据,太反常了!”
李谨接过,目光迅速扫过屏幕。
“事发路段并不在降温中心点,而是眼前这座山!”
“这个低温内核区……象是被凭空制造出来的,完全违背了现有的局域大气环流模型!”
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凑过来,眉头紧锁,仿佛在审视一组不应该存在的数据:
“这不合理……能量守恒定律在这里好象失效了一部分。”
“热量的流失速度快得不可思议,仿佛……仿佛被什么东西瞬间‘抽走’了。”
他递过另一份初步分析报告,
“这是我们能想到的几种极端假设,需要立刻带回实验室验证,你也看看。”
李谨接过那份发硬的资料,目光落在那些假设推导上。
突然,他瞳孔猛地一缩!
不是因为这些复杂的理论,而是报告末尾附上的一张对比图表——那异常的能量流失曲线,那种蛮横、突兀、不讲道理的降温模式……
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对话片段,在脑中一闪而过。
“不对……不是第一次!”
李谨猛地抬头,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微颤,“这种情况,我之前见过!”
周围所有人都愣住了,看向他。
“不是在陆地上!”
李谨语速极快,眼神锐利地看向陈怀山,
“是在海上!南半球,靠近澳洲的一片原本温暖的海域,一夜之间,一座巨大的冰山凭空出现在了沙滩上!”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次事件带来的荒谬与寒意。
“澳国公开过那一组数据,但因为只是那么一次,加之澳国的不靠谱,又在国外……我只是过了一眼!”
他死死攥紧了手中的平板,指节发白。
“这也不是偶然!也不是孤例!这诡异的降温……它是有‘前科’的!”
陈怀山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如果李谨的记忆没错,那意味着他们面对的,是一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随机地点、无视现有物理规律,强行制造极端低温现象的未知力量!
这似乎并不象是一场气候灾难,更象是一次……精准而诡异的“定点清除”!
如果这个“定点”……是复盖整个蓝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