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炉里的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室内愈发凝重的寒意。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里昂进步报》,报纸头版赫然印着醒目的标题:
“《合唱团》震撼里昂——艺术成为教育世俗化最有力的武器”
“查尔斯,你看看!好好看看!‘推动教育世俗化最强有力的文艺作品’!这是里昂那边的评价!
不是我们巴黎沙龙里的自吹自擂!索雷尔只是一个‘暴得大名’、无足轻重的年轻人吗?”
他缓缓开口:“亲爱的费迪南,放松些。一分外省报纸的过誉之词,不必为它这么失态。
舆论的风向,从来都是如此廉价而善变。”
《合唱团》在法兰西喜剧院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它让成千上万的市民开始理解甚至支持教育脱离教权!
艺术的力量,有时比议会里十次演讲都管用!”
但费迪南,你难道就是为了那个叫索雷尔的小伙子,特地把我叫到这里来的?”
关于那场‘三篇入选《法语读本》’的闹剧,有人告诉我,是‘贝林’和‘阿歇特’在背后搞的鬼!
而且,他们得到了某些‘暗示’和‘默许’下……
起居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壁炉火焰的燃烧声格外清淅。
我们共事多年,都是为了共和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你怎么会相信这种毫无根据的揣测?
‘贝林’和‘阿歇特’是商业机构,他们的行为自然有他们的商业逻辑。
我,一个公职人员,怎么可能去‘指使’他们?”
查尔斯,别把我当傻瓜!《两个孩子的法国旅行》是‘贝林’的摇钱树,他们指望它拢断未来几十年的教材市场!
而有些委员拿莱昂纳尔做文章,威胁到了这个计划,不是吗?”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沙龙里的高谈阔论。它是一场战争,需要资源,需要弹药,需要同盟军。
‘贝林’和‘阿歇特’能提供我们所需的很多东西——庞大的发行网络、成熟的印刷能力、以及……嗯……必要的资金支持。
而他们想要的回报,很简单,仅仅是让他们那本确实‘符合共和国精神’的《两个孩子的法国旅行》得到它应得的地位。
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
莱昂纳尔知道以后,会怎么看待共和国?怎么看待费里部长——哦,现在应该叫他总理了——领导的改革?
这会让我们蒙羞!让共和国蒙羞!”
他的声音变得低沉:“我亲爱的费迪南,你总是把‘名誉’、‘理想’这些词挂在嘴边。
这很可贵,真的。但你要明白,推动历史前进的,从来不只是光芒万丈的理想,更有现实的利益和必要的牺牲。”
他或许有才华,或许有影响力。但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作家,一件工具。工具好用,自然要善用;
工具如果可能伤到手,或者防碍了更重要的工程,那么谨慎地‘处理’一下,又有什么错呢?
共和国需要的是听话的笔,而不是自行其事的刺。”
他转过身,脸上的表情近乎悲天悯人:“至于蒙羞?哦,费迪南,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只要我们成功了,彻底将教育从教会手中剥离,创建了统一的、世俗的共和国学校体系。
谁还会记得过程中一两个微不足道的牺牲品?人们只会歌颂费里总理,歌颂我们的远见和魄力。
而象索雷尔这样的年轻人,巴黎每年都会冒出好几个,大多数最终不过昙花一现。
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天才’,去冒险得罪我们最重要的商业盟友,打乱筹划多年、关乎数百万法郎收益的大计……
这才是真正的不明智,真正的不负责任!”
他走回比松面前,语气斩钉截铁:“《两个孩子的法国旅行》必须成为内核,这是大局。
任何阻拦者,无论是谁,都必须让路。如果莱昂纳尔识时务,或许还能在读本的边角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他不识趣……”
过了一会儿,他才总结道:“个人的得失,在国家的伟大事业面前,渺小如尘芥。这个道理,我希望你能明白。
我们不是在搞文学沙龙,我们是在塑造法兰西的未来!”
你也许应该给罗昂施加一点压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