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清晨,陈征正在临时团部查看地图,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侦察排长赵铁鹰掀开帘子闯了进来,脸上带着古怪的表情。
十分钟后,陈征带着赵铁鹰和几名侦察兵悄悄摸到了晋绥军活动区域附近的一处高地。通过望远镜,他清楚地看到一幕荒诞的场景:几十名晋绥军士兵正在战场上捡拾日军遗弃的武器,还有人忙着给尸体换上晋绥军的军装,甚至摆拍战斗场面。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正指挥士兵们把几挺缴获的机枪摆在一起,自己站在前面让随军记者拍照。
就在这时,一辆吉普车驶入视野,车上跳下一个佩戴上校军衔的中年军官。陈征眯起眼睛——这人他认识,正是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
楚云飞脸色铁青地走到那个拍照的军官面前,两人似乎发生了激烈争执。,陈征勉强辨认出楚云飞在说:\"阎长官的命令也不能这么无耻!
拍照的军官却满脸堆笑,递上一份文件。楚云飞看完后,神情变得复杂起来,最终长叹一声,转身回到吉普车上,扬长而去。
回到驻地,陈征立刻召集干部开会。议论纷纷时,通讯员急匆匆跑进来:\"报告!旅部急电!
陈征接过电报,脸色渐渐阴沉。周明凑过来一看,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会议室内顿时炸开了锅,干部们群情激愤。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老陈,这事蹊跷啊。晋绥军虽然常搞摩擦,但这么明目张胆地冒功领赏,还是头一回。
众人面面相觑。让他们进来,但只准参谋一个人进村,其余人留在村外。另外,通知各连戒备,但不要轻举妄动。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笔挺军装的晋绥军参谋被带了进来。这人三十出头,满脸精明,一进门就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陈营长久仰大名!鄙人晋绥军司令部作战参谋林志远,奉阎长官之命特来拜会!
林志远笑容可掬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首先恭喜陈营长在青石峡大捷!阎长官闻讯十分欣慰,特命我部前来协助善后。这是阎长官亲笔签署的嘉奖令,还有五千发子弹、二十支步枪作为犒赏。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无耻的行径惊呆了。文件扫了一眼,突然笑了:\"林参谋,阎长官是不是搞错了?青石峡一战,是我们八路军独立营打的,与晋绥军无关。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盯着陈征,柱子甚至把手按在了枪套上。
林志远走后,会议室里炸开了锅。忡忡地说:\"老陈,这下可把阎锡山得罪狠了。
当天傍晚,旅部的回电到了,内容出乎所有人意料:
不一会儿,楚云飞大步走进院子。与白天不同,此刻的他神色坦然,一进门就拱手道:\"陈团长,楚某冒昧来访,还望海涵!
陈征没有接枪,而是直视楚云飞的眼睛:\"楚团长,明人不说暗话。你今天来,不只是为道歉吧?
陈征望着楚云飞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乱世之中,人心难测。他掂了掂手中那对德国造驳壳枪,\"这对枪倒是真家伙。
当夜,陈征召集全营宣布了扩编为独立团的消息。战士们群情振奋,欢呼声久久不息。然而陈征心里清楚,更大的挑战就在眼前——山本特工队正在暗处虎视眈眈,而晋绥军与八路军的关系也因此事蒙上阴影。
深夜,陈征独自在油灯下擦拭着楚云飞送的那对驳壳枪。枪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蓝光,就像这个危机四伏的夜晚。他轻轻将枪插在腰间,推门走入夜色中。远处,哨兵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挺拔。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隐藏在黑暗中的未知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