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尽,小王庄的训练场上却热火朝天。陈征站在土坡上,望着下面分成三块的训练场,满意地点点头。
左侧是常规战术训练区,张大彪正带着一营演练\"龟甲阵\"的变种——战士们两人一组,一人持特制钢盾,一人持新式掷弹筒,在模拟日军火力下快速突进。
右侧是特战训练区,高胜寒一身黑衣,正指导\"利刃\"队员练习无声杀人术。他的训练方法极为严苛——每个动作必须练到肌肉记忆,稍有差错就是十遍惩罚。但效果显着,短短一个月,特战队员的单兵素质已脱胎换骨。
陈征笑而不语,目光转向中央区域。那里,马千里正带着通讯班演练新型联络方式——旗语、灯光、哨音,甚至还有训练过的信鸽。这是为无线电静默时准备的备用通讯手段。
陈征展开电报,眉头渐渐皱起。
当天傍晚,小王庄突然传出激烈的争吵声。气冲冲地走出团部,身后跟着满脸\"愤懑\"的陈征。
然而,外人不知道的是,当天深夜,李云龙就悄悄返回小王庄,与陈征密谋至天明。两人商定了一套完整的反扫荡计划,核心就是——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计划迅速实施。接下来的日子里,两支队伍明面上势同水火:巡逻队\"不小心\"越界,双方\"争执\";后勤部门\"故意\"克扣对方物资;甚至还在边界地带爆发了几次\"械斗\",打得头破血流。
这场戏演得如此逼真,连总部派来的调解员都信以为真,痛心疾首地批评二人不顾大局。
一周后的深夜,陈征正在团部研究地图,窗外突然传来三声猫头鹰叫——约定的暗号。他立刻熄灭油灯,轻手轻脚地走到后院。
阴影中,李云龙和一个瘦小身影正在等候。那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衣衫褴褛,但眼神机灵。
陈征接过,借着月光仔细查看。纸包里是些白色粉末,闻着无味。
陈征和李云龙对视一眼,同时点头——鱼上钩了!
三人借着月色来到村外老槐树下。着树根处一块新翻的土:\"就这儿!
陈征小心挖开,果然找到一个铁盒,里面装着折叠的纸条。,上面用日文写着:\"八路两主力团确已决裂,可按原计划分而歼之。建议先攻李云龙部,陈征必不救援。
计划敲定,李云龙连夜返回马家堡。泄露了布防图,几个关键岗哨\"恰好\"换上了新兵。看在眼里。
三天后的凌晨,日军果然对马家堡发动突袭!一个大队的兵力趁着夜色摸进村子,直扑团部。,边打边撤,故意将日军引入预定区域。
正当日军以为胜券在握时,四周突然枪声大作!独立团主力从侧翼杀出,早已埋伏的\"利刃\"分队则切断了日军退路。
震天的喊杀声中,日军阵脚大乱。如何也想不到,已经\"决裂\"的两支八路军部队竟会联手设伏!
战斗持续到天明,日军丢下两百多具尸体仓皇撤退。奸细也被抓获,在确凿证据面前不得不招供——他是日军\"别动队\"成员,专门负责挑拨离间和情报收集。
李云龙和陈征对视一眼,同时笑了。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这片即将成为战场的大地上。远处,日军队伍如一条毒蛇,正向根据地蜿蜒而来。而八路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给予侵略者最沉重的打击!
陈征站在高处,望着正在紧急集结的部队,心中豪情万丈。这个冬天,他们三管齐下——升级装备、强化训练、完善情报,为的就是这一刻。当春风吹过华北平原时,它将带着八路军战士的怒吼,带着复仇的子弹,带着必胜的信念,席卷一切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