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我演我自己
电影开机后的戏份率先集中在“现实”里,相比于绿洲中的剧情,现实里只占据了很少的一部分,但却至关重要,就如同电影内核的价值观输出一样一游戏再好玩,我们终究是生活在现实里的。
清晨的阳光刚刚驱散京郊影视基地的薄雾,巨大的演播室内早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忙碌景象。
巨大的合金舱壁在精心布置的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空气循环系统仿真的微弱嗡鸣营造出未来科幻片特有的氛围。
此刻,这个充满科技感的休眠舱区正被拍摄器材和人流占据。
镜头对准了舱室中央,那里放置着一个绝非寻常的道具—一主角林远的“游戏接入睡眠仓”。
它与《头号玩家》原着小说及一般科幻设置中常见的笨重vr设备截然不同。
眼前这个睡眠仓造型极富流线感,采用了半透明的复合材质,隐约可见内部复杂的仿生神经接驳线路和液态缓冲凝胶泛着幽蓝的光芒。
仓体并非封闭的棺材式样,而是呈优雅的茧形,上半部分可以如花瓣般向上无声开启。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连接方式:不是头盔,更不是vr眼镜,而是从仓内延伸出的、贴合人体脊柱和主要神经簇局域的柔性感应带,以及复盖在太阳穴和颈后区域的微型生物电传感器数组。
整体设计透着一股超越时代的精密与高效,这正是拾光特效团队和洛珞坚持的“象素级真实”与“科技感升级”的成果。
《头号玩家》剧本的改动很大,可以说除了保留了原本的大致设置外,就连绿洲的虚拟现实呈现方式都被洛珞给改了,因为他觉得那种眼镜配合全方位跑步机的机器——十分落伍。
起码按照他的估计,未来的vr技术绝不可能停留在这种阶段,毕竞他这部戏的时间线设置是五十多年后的2070年。
所以他最终把这项技术设置为了一个睡眠舱,一种将玩家带进绿洲世界的脑接驳沉浸式睡眠舱口舱内头盔内衬布满数以万计的柔性纳米传感器,它们并非粗暴的电极,而是能精准捕捉用户头部细微生物电场变化的超敏接收器。
配合舱内铺设的“神经织网”,系统能构建出用户实时的神经活动与躯体状态的完整映射,以及全频谱感官馈送,视觉、听觉、体感、嗅觉、味觉等在设置里跟现实几乎没有差别。
五十多年,世界在科技的狂飙突进中,呈现出光怪陆离的两极。
现实的物理世界,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巨型城市臃肿而压抑,钢铁森林的缝隙中弥漫着一种陈腐的绝望。
然而,在数字的疆域里,一个名为“绿洲”的虚拟宇宙,却如同一颗永不坠落的恒星,照耀着几乎所有人类的精神世界。
“绿洲”,一个无限广阔、无限可能的数字乌托邦。
在这里,物理定律可以被改写,想象力是唯一的边界,身份、地位、财富乃至肉体的限制都被彻底打破。
它是逃避现实的港湾,是冒险家的乐园,是知识分子的殿堂,更是无数人赖以生存的第二家园,它的存在,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文明,也定义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内核。
而“绿洲”的缔造者,那位如同神明般塑造了亿万人数字命运的存在一洛博士。
是的,他们的洛导又一次“自恋”的把自己现实中的身份安排进了电影中,而且比当初的洛教授更“露骨”。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这个角色在剧中的年龄设置居然正好是86岁。
2070年,洛珞本人,正是86岁。
而且这个角色居然还是他本人来出演——
早在当初剧本讨论时,这个角色被洛珞提出的同时,就已经确定了他亲自出演了。
当时的五楼会议室里——
“—所以,这位洛博士”的选角,洛总您有什么想法吗?”
总编辑放下激光笔,目光投向主位的洛珞:“这个角色戏份虽然不如主角团贯穿始终,但作为整个绿洲”的缔造者和终极谜题的布置者,他的气质和分量至关重要,需要一个能镇得住场,又能体现智慧的演员。”
那神情就差直接询问洛总你就自己演吧,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洛珞把角色如此设计,除了为了亲自出演还有其他可能吗?
且不说他们的老板现实里就是个货真价实的顶尖科学家,气质这一块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到比他诠释的更好的演员了。
更不用说,这种戏剧性的角色设置对他来说早就是稀松平常,从当初《星你》里的洛教授,到《源码》的设计者陆星衍,洛总本色出演的还少嘛。
而负责营销和宣传对接的一位同事则眼睛瞬间亮了,手指在桌下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脑子里已经开始飞速构思“洛神”洛珞分饰两角,天才科学家本色出演绿洲”创世神!”的爆炸性新闻标题了,嘴角忍不住有点往上翘。
“角色理解上肯定没人比您更到位了。”
总编辑还补充道,好象生怕洛珞不答应一样。
这情商,要不人家是总编辑呢。
“恩,那就我来出演吧。”
果然,洛珞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而现在,虽然关于洛博士的戏份还没有开拍,但有关的服化道却早就在前期的会议里确定了下来,就连形象也早就设计好了。
按照设置,在绿洲系统深处,一个由无数流动的二进位代码和全息星图构成的隐秘维度里,一个身影静静地悬浮着,不过他的形象并非壮年,而是一位垂暮的智者。
稀疏的银发,深刻的皱纹镌刻着岁月的智慧与孤独,一双眼眸却依旧深邃,仿佛蕴藏着整个宇宙的星光。
他身着一件样式简洁、材质未知的长袍,坐在一张由纯粹光影构成的悬浮椅上,枯瘦的手指偶尔会无意识地划过面前无形的操作界面,激起一串串如梦似幻的数据涟漪。
绿洲的造物主,数字时代的普罗米修斯。
然而任何一个华国人看到这个形象都不会陌生,甚至瞬间认出那依稀的轮廓一那分明就是洛珞变老后的样子。
时间在这里仿佛完成了一个奇妙的闭环。
当年那个风华正茂、在现实与虚拟、科学与艺术间自由穿梭的“洛神”,如今在虚拟世界的尽头,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传说,一个名字本身便承载着“绿洲”全部意义的终极npc—一洛博士。
这位“洛博士”的性格,被设置为极度内向、不善交际的天才。
他将毕生对科技、艺术的狂热、对自由创造的渴望、以及对人性潜在美好的那一点未曾抿灭的期许,都倾注在了“绿洲”之中。
他视绿洲为自己灵魂的延伸,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接近他心中理想国度的存在。
现实的失败、人际的疏离,让他更愿意沉浸在亲手打造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世界里。
然而,巨大的权力和无尽的岁月也带来了深沉的孤独。
他渴望被理解,渴望有人能真正懂得他藏在“绿洲”浩瀚数据海洋深处的灵魂密码。
于是,在预感到自己现实生命将尽时,洛博士在绿洲中留下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终极彩蛋挑战。
他向所有“绿洲”用户发布了一段遗言般的全息视频,宣布将自己价值无可估量的绿洲公司控股权和“绿洲创世者”的至高权限,赠予第一位能通过他设下的三重考验、集齐三把钥匙、最终找到隐藏在“绿洲”最深处的“创世彩蛋”的人。
说实话,洛珞也不想这么自恋,他在华国乃至全世界的名气也不需要用这种电影内部呈现的方式来拓展了,他这样做其实只是为了保险。
出发点跟当初拍摄《源码》时,把陆星衍设置为源码的设计者如出一辙,为的就是能尽量触发跟虚拟现实相关的任务。
毕竟他这次把设置修改的这么高端,为的就是一举拿下这个虚拟现实技术。
所以只好“本色出演”一下洛博士了,如果这次系统真的按他的规划走,恐怕用不了那么久,绿洲就真的可以呈现在所有人眼前了。
“全体安静!录音准备!摄影开机!action!”
副导演的声音通过喇叭响起,片场瞬间只剩下设备运行的细微声响。
林远深吸一口气,脸上技术宅特有的专注混合着一丝对“绿洲”冒险的期待。
他熟练地躺入舱内,粘稠的营养液温柔地包裹住他的身体,带来轻微的悬浮感。
道具师上前,小心地将那些薄如蝉翼的神经感应带贴合在他背部和颈后,动作精准—一这本身也是拍摄的一部分,展现进入“绿洲”所需的准备。
仓盖无声地合拢,幽蓝的光芒在仓内亮起,照亮林远平静的面容。
镜头给了他面部一个特写,紧接着,他的面部肌肉出现极其细微的、不由自主的抽动和放松,仿佛有微弱的电流正温和地刺激着他的神经系统。
这是剧本要求的表演细节,用以表现神经接驳的过程,洛珞将其演绎得真实而克制。
“神经链接稳定—加载中—”
电子机械音在片场回荡,为了跟《战斗天使》里的ai区分开,这里洛珞特意没有用小梅的声音。
仓内的林远身体似乎完全放松下来,陷入深度睡眠状态,但他的眼球在闭合的眼睑下开始了快速转动。
这不仅仅是在“演”入睡,更象是在仿真一种真实的、意识脱离身体进入虚拟世界的过程。
监视器后的副导演屏住了呼吸,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一种超越传统vr头显的、更深层次的沉浸感。
“绿洲—激活。”
“卡!”
副导演的声音带着满意:“非常好!这个效果非常棒!保持状态,准备下一条苏璃接入的镜头!”
洛珞等人在现实中的戏份本就不多,而且大部分还集中在最后i0i公司的大决战前后,不过那就是另一个场景的戏份了,要在后期拍摄,目前场景还没有开始搭建。
随后要拍摄的,则是包括《源码》、《流浪地球》、《战斗天使》在内的几个“钥匙”剧情,毕竟这里面的许多道具都是现成的,场景也布置的最快,肯定是先拍了。
而有趣的是,洛珞这个“我演我自己”的情节还远没有结束。
只不过这次他演的就不是现实中的他,而是那些影视作品里的他了——
仅仅半天时间,林远家里的戏份便全部拍摄完毕,众人携带者设备转移到下一个场地—《源码》的城际列车上。
片场内的空气中弥漫着木屑、新鲜油漆和电子设备混合的独特气味。
被改造成了一节未来感十足却又充满紧迫氛围的城际列车车厢,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效在棚内回响,仿真着列车即将解体的危机。
在规划为“现实世界”废土区的巨大钢架结构旁,一个被精心布置成《源码》量子列车车厢的独立片场里,作为导演的洛珞和刘艺菲正站在监视器旁。
“灯光组最后确认,车厢顶部的应急灯频闪节奏再调快5,我要那种不稳定、随时要熄灭的窒息感。”
洛珞的声音通过对讲机清淅传出,带着他一贯的专注,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布景的每一个角落。
而此刻如果有《源码》的观众出现在这,一眼便能认出来,洛珞穿的正是当年陆星衍的衣服。
他这次饰演他自己,不过是六年前的自己。
刘艺菲站在他身边,依旧是那身成为她标志性造型的米白色高领毛衣。
毛衣质地柔软,高领温柔地包裹着纤细的脖颈,散发着知性、温婉、甚至带着一丝脆弱感。
下身搭配着质地厚实的卡其色呢绒长裙,裙摆垂坠,线条流畅,是典型的青年学者形象。
鼻梁上架着那副简洁的无框眼镜,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落,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一种沉浸在学术世界中的安静与聪慧。
那是赴美交流的青年量子物理学者,是被动卷入灾难却最终成为破局关键的纽带,她的美是内敛的、知性的,带着书卷气的光晕。
不过仔细看去却又会觉得不一样,虽然几年过去了,岁月几乎没有在两人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服装也依旧是当初的那一套,但就是觉得角色下的人不一样了。
穿着完全相同的米白色高领毛衣、卡其色呢绒长裙的刘艺菲,却仿佛被注入了另一个灵魂一因为这次她是苏璃。“绿洲”中的“织梦者”与“守护者”,现实中可能是杭城“丝绸朋克”区的独立极客。
同样的毛衣,领口却被她向下随意地折了一折,露出更清淅的锁骨线条,少了几分温婉,多了几分利落。
那条卡其色长裙依旧垂坠,但裙摆处能看到她搭配了一双与当年时佳雪柔软平底鞋截然不同的、带有铆钉装饰的短靴,靴跟不算很高,却稳稳地踩在地上,透着一股随时可以行动的力量感。
那副标志性的无框眼镜依旧架在鼻梁上,但镜片后的眼神却截然不同—一不再是时佳雪那种带着探究和些许迷茫的学者专注,而是苏璃那种机警、锐利、快速扫描环境查找信息与威胁的猎人般的光芒。
她的长发同样挽起,却挽得更紧、更随意,甚至有几缕更“叛逆”地挣脱束缚垂在颊边,配合着她微微绷紧的下颌线,展现出一种外柔内刚的坚韧和随时准备战斗的姿态。
那身原本代表知性温婉的衣服,在她身上成为了伪装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她复杂性格中柔软一面的独特表达,底色却是不屈的反抗精神。
“准备实拍!第一场,绿洲”死亡列车关卡,林远、苏璃初次进入循环!”
副导演的声音通过喇叭响起,打破了两人间的微妙凝视。
洛珞深吸一口气,走到属于自己的标记位置。
这场戏并不是那么简单。
虽然穿着相同的衣服,经历着完全一样的剧情,但两个角色在设置上却是天差地别。
跟《源码》的剧情不同,现在的他不是陆星衍,那个被困在死亡循环、为查找真相而痛苦挣扎的量子物理天才。
他是林远,“绿洲”底层“蜂巢”卫星城的孤狼少年,“破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