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把绿洲从电影里搬出来
清晨的阳光带着三月初特有的清冽,穿透京郊影视基地巨大的演播室顶窗,在弥散的微尘中投下几道光柱。
距离刘艺菲和宋慧上次来确认剧本方向又过去了一周多。
此刻,片场按照“三把钥匙”的框架被清淅地划分开局域。最内核的“现实世界”废土区已经搭起了主要的钢架结构,工人们正在焊接和铺设基础平台,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是背景音里最坚实的部分。
而在环绕它的二十一个独立片区中,属于拾光自家ip的《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底座、《深空防线》的星舰残骸骨架以及《战斗天使》的死亡球赛道雏形已经立了起来。
道具组的老王正拿着图纸,跟几个年轻助手蹲在一堆刚运到的、仿旧处理的金属零件前比划着名。
“这批齿轮的做旧还是太刻意了。”
老王用戴着劳保手套的手指敲了敲其中一个:“《深空》里是真空环境下的金属疲劳,边缘应该是那种细微的、不规则的崩裂,不是拿砂轮磨出来的均匀痕迹,去找小张,他那有之前拍摄留下的原始件照片,照着那个感觉重新处理,还有,反物质内核的容器模型下午到货,你们几个提前清出地方,轻拿轻放,那玩意儿精贵着呢。”
助手们应声散开,老王直起腰,锤了锤有点酸的背,目光扫向另一片局域一那是《闪灵》眺望酒店大堂的布景区。
几个美工正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小心翼翼地往刚钉好的墙板上贴印着繁复花纹的壁纸。
地上摊开好几卷不同批量、颜色略有差异的同款壁纸,负责这个片区的美术指导小赵眉头紧锁,拿着色卡对着光线反复比较。
“啧,还是差点意思。”
小赵嘀咕着,对旁边的搭档说:“汉克先生说亚麻底布加薄蜡的光泽感,我们找的这几种仿品,要么太亮像塑料,要么太哑光没那年代感—打电话问问材料供应商,看能不能找到更接近的底料,实在不行,我们得自己手工处理一批试试了。”
就在这时,那位白发瘦高的美国老头汉克·米勒溜达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一个保温杯。
他没说话,只是眯着眼,凑近刚贴好的一小块壁纸,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捻了捻纸面,又侧头看了看光线反射的角度。
“恩—比昨天那批好多了。”
他声音沙哑,带着点美国口音:“但蜡的涂层还不够薄,试试用那种—嗯—你们叫桐油”的东西?薄薄地、快速地刷一层,趁着没干透,用热风机远距离吹一下,让它自然渗透和形成那种—嗯—旧旧的油润感。”
他边说边比划着名,小赵立刻掏出小本子飞快地记下,眼睛发亮。
“明白了!谢谢汉克先生!我们这就试!”
不远处,《回到未来》钟楼场景区则显得“热闹”许多。
巨大的木质钟楼框架已经搭好,地上摊开几个大木箱,里面是各种精细的钟表零件、齿轮模型和微缩的街道布景。
苏珊手里拿着一个微缩的“德罗宁”时光车模型,正指着车尾的某个小部件讲解:“看,这里,原版这里有个细微的划痕,是拍摄时不小心留下的,后来成了影迷津津乐道的彩蛋”,我们的模型也把这个细节做进去,味道就对了,还有路灯杆上的锈迹分布,参考我带来的那些老照片——”
年轻的助手们听得聚精会神,有人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模型,有人拿着相机多角度拍摄细节。
气氛轻松而专注,充满了学习和交流的热情。
宋慧作为监制,穿着利落的工装夹克,在几个局域间穿梭。她停在道具仓库门口,看着老王带着人验收一批刚到的、按照汉克建议定制的亚麻底布。
老王捻起一角布料对着光看纹路,又哈了口气在上面,看湿气渗透和散开的速度,满意地点点头:“恩,这个底子对了!赶紧送印染车间,按汉克给的纹样和配色调色印刷,记住,油蜡层要薄!”
“宋监!”
道具组的小李跑过来,手里拿着平板:“《异形》船舱那边,大卫·罗素先生问,那种制造金属冰冷粘腻”感的特殊涂料库存可能不够了,得加急采购一批,清单我发您邮箱了。”
“知道了,我来协调。”
宋慧迅速在平板上划了几下:“跟采购部说,按最高优先级走流程,另外,中午订餐的时候,记得给几位外籍顾问那边单独加一份他们喜欢的咖啡和甜点,后勤那边有记录。”
“好嘞!”
小李应声跑开。
阳光渐渐爬升,将整个喧嚣而庞杂的片场照得透亮。
电锯声、钉枪声、讨论声、对讲机里的调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而充满生机的片场交响曲。
而相比于片场的顺利,编辑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倒不是剧本推行不顺,而是随着场景搭建逐渐完成,部分编剧有了些新想法。
拾光影业总部大楼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现代,不过五楼的编辑部会议室此刻却弥漫着与窗外春日暖阳截然不同的焦灼气息巨大的投影屏幕上,定格着《头号玩家》“绿洲”宇宙的最终概念蓝图—一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髓、由二十一部电影经典场景构筑的虚拟奇境,这也正是众人讨论的焦点。
“不行!我反对就这么一笔带过!”
李编拍了下桌子,指着屏幕上《闪灵》眺望酒店大堂的布景概念图,声音带着急切:“你们知道为了还原那个该死的、有光泽度的壁纸纹路,美术组和环球派来的那位汉克折腾了多久吗?桐油都快用掉一桶了!”
“还有《回到未来》的钟楼模型,苏珊·陈带着人天天打磨校准,力求分毫不差!这些场景,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真金白银和顶尖工匠的心血!如果电影里,主角只是路过”或者在里面打一场架就完事,那简直是——是暴殄天物!”
他的观点立刻得到了几位编剧的共鸣,尤其是负责具体关卡设计的几位。
“没错!”
另一位编剧接口道,调出了《异形》诺斯特罗莫号船舱的设计稿:“看看这个压抑、充满金属质感和粘稠恐惧的空间!我们费尽心思复原了它的独特灯光、渠道布局、甚至抱脸虫”破卵而出的那种黏腻感。”
“如果仅仅作为一个追逐战的背景板,几分钟就结束,观众能感受到多少?成本收益比太低了!我们应该深挖!比如让主角在这里解开一个基于《异形》世界观的谜题,或者遭遇一次真正的&039;异形”心理惊悚体验,哪怕只是延展几分钟的沉浸式探索,也是对这份投入的尊重!”
支持“扩展派”的声音此起彼伏:“想想《高达》机甲大战区!那么大的机甲模型,那么精细的战场环境,就为了一个过场?”
“《侏罗纪公园》的园区,我们连植被和围栏的细节都力求复刻,不就是为了让观众瞬间代入吗?不多放几只恐龙跑一跑?”
“我们这部戏的内核卖点是什么?不就是彩蛋”吗?不就是让影迷狂欢的大杂烩”吗?现在材料都备齐了,顶级大餐的食材就在眼前,难道我们只做一道快餐?”
一位资深编剧环视众人,语气激动:“充分利用这些场景,延展剧情,深入挖掘每个彩蛋的趣味性和情感连接,这才是对头号玩家”精神的最佳诠释!观众走进影院,不就是想在这些熟悉的梦境里流连忘返吗?我们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做到极致?”
“这些场景不是背景板,是金子!我们花了几个月,调动了华纳、环球的原班人马,连船舱的铆钉都一比一还原,可现在剧本里,它们只露个脸就没了一这跟把钞票扔进碎纸机有什么区别?”
然而,“精简派”的代表,项目主笔之一的王总编,推了推眼镜,脸色凝重地站起来,声音不大却极具分量:“各位,我理解大家的心情,看到那么精美的场景堆在那里,谁不想多用?但我们必须清醒!
这部电影的主线是什么?索伦托、最终赢得绿洲”控制权的冒险故事!是绿洲”这个虚拟世界本身的魅力,以及主角团的成长和情感!”
他指着蓝图内核的“现实世界废土区”和代表“三把钥匙”的《源码》列车、《深空防线》
星舰坟场、《战斗关使》死亡球兰个主要局域。
“我们的内核叙事力量,必须集中在这条主在线,集中在我们拾光自己的ip构建的内核挑战上!这些外部彩蛋场景,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是增加趣味和情怀的调料,绝不能喧宾夺主!”
他走到屏幕前,手指划过那二十一个彩蛋局域:“如果每一个彩蛋场景我们都投入大量时间去展开剧情,去解谜,去战斗,去沉浸体验”,电影会变成什么?会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经典电影场景观光片”!主角的冒险节奏会被彻底打乱,主线的紧张感和连贯性将荡然无存!观众会被眼花缭乱的场景转移注意力,最后可能连主线讲什么都模糊了!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
另一位支持老王的女编剧也补充道:“而且,版权问题虽然洛总解决了,但过度延展别人的剧情,是否会有风险?是否会影响我们自有ip《流浪地球》《深空防线》——的呈现力度?我们自己的三把钥匙”设计得如此精妙,难道要让位给这些客人”?”
会议室里陷入了僵持。
一边是高昂的成本投入和对“彩蛋狂欢”本质的坚持,另一边是对主线叙事节奏和电影整体性的担忧。
双方都有理有据,争执不下,空气中仿佛凝结着无形的压力。
总编辑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地看着屏幕上那幅融合了东西方光影瑰宝的“绿洲”蓝图。
楼下,道具组老王可能正为《深空防线》齿轮的做旧程度较真,宋慧监制还在为《异形》船舱的特殊涂料奔波——每一处细节都在提醒着这场争论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如何在这奢华的“大杂烩”中,既不让明珠蒙尘,又能烹调出一锅主次分明、令人回味无穷的盛宴?这个平衡点,需要极其精妙的拿捏。
争论仍在继续,而最终的答案,将决定《头号玩家》这部野心之作,最终是以眼花缭乱的“彩蛋展”还是以扣人心弦的“冒险史诗”的面貌,呈现在世界面前。
“好了。”
一个清朗的声音不高,却象冰水浇进了沸油锅。
争吵戛然而止,所有人回头,只见洛珞不知何时已和刘艺菲并肩站在门口。
原来还没等这些编剧统一意见跟洛珞汇报呢,洛珞和刘艺菲就巡查片场回来了,走到门口这恰好听到了众人的分歧所在。
洛珞脸上没有愠色,反而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了然笑意,他缓步走到会议桌主位,手指轻轻拂过桌上那本凝聚了心血的《头号玩家》概念设置集。
“吵得挺热闹。”
洛珞笑了笑,目光扫过众人:“我都听见了,王编,还有几位,我知道你们看着那些耗费巨资、凝聚心血搭建的场景,恨不能把每个螺丝钉都拍出史诗感来,担心钱花得不值,怕观众看不到细节,公司亏了本。”
他点了点自己太阳穴:“我懂。”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清淅而坚定:“不过,这部电影真正的内核,不在那些墙纸的纹路有多还原《闪灵》,也不在时光车能不能精确到秒表转动的滴答声。”
洛珞的目光变得深邃而灼热,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纸张,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虚拟宇宙:“那些——都是噱头,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诱饵,是锦上的花,真正的锦,是绿洲”本身!”
一旁的刘艺菲见状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从看到剧本的那一刻起,她就猜到了。
那些还在争论所谓布景、道具和彩蛋的编剧们也太不了解他们洛总的想法了——那些附加的费用又怎么可能被洛珞看在眼里了。
要不是这部电影的剧情确实很有新意,而且也足够有趣,她甚至怀疑洛珞连亲自出演的兴趣也未必有,而即便是现在他自导自演了,在她看来更重要的目标也应该如同洛珞自己所说,是剧中的那个绿洲才对。
只不过她理解的绿洲跟旁人不太一样,在她看来自己男—未婚夫的目标只有一个把绿洲从电影里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