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面子果实拥有者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剧本还没有最终定稿,但布景和道具已经要率先行动起来了。
这次的任务格外的重,即便是拾光那些曾经习惯了洛珞严格要求的场景和道具组也十分的不轻松,照搬着别人的布景,有时候甚至比自己创造还要难,毕竟想要做的完全一样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有几部毕竟是他们自己的手笔,还原起来还是很快的,尤其是当初的道具也并没有完全销毁,很多都保留了下来,有些还在景区摆着,直接拿回来翻新一下即可。
初春的晨雾尚未散尽,京郊影视基地却早已沸腾。,推土机的轰鸣与钢架碰撞的脆响交织成片场特有的交响乐。
空气中弥漫着电锯切割木材的尖啸、金属焊接的火花、油漆的味道、工程师的争论、
工人搬运道具的喝,还有导演组拿着扩音喇叭协调进度的声音。
整个片场象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造梦工厂。
刘艺菲裹着燕麦色羊绒披肩,身边跟着她的前任现任两个助理,穿过警戒线,眼前壑然开朗——二十一个标着荧光编号的巨型工棚如同钢铁棋盘铺满山谷。
“艺菲早!监制早!”
有工作人员抬起头看到她们一行人走过来连忙打招呼道。
当然了,不是冲着刘艺菲,她还没有事业心强到给自己找个那么事多的职位,虽然监制在一个剧组已经是十足的高位,代表着制片方,甚至还带着对导演的监管作用。
不过别说监制了,就是制片人——跟老板娘之间也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在洛总刚求完婚这个人尽皆知的时节。
这部戏的监制是刘艺菲之前的助理宋慧,宰相门前三品官,跟洛珞之前的助理陆瑶早已出去独当一面,甚至亲自制片的电影都已经完成了两部一样,刘艺菲的助理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除了温岚、陆瑶等人外,她也是少有的能在外人眼中代表洛珞的人,地位毋庸置疑。
如今这部戏由她代表公司亲自监制,所以今天主要需要来视察的是她才对,至于刘艺菲——嗯~闲来无事,过来看看而已。
不过在最了解她的前助理宋慧看来,她这纯是自己老公忙着改剧本,她给自己找点事做罢了。
宋慧手里拿着厚厚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进度表,一边走一边向刘艺菲介绍:“菲姐,你看,整个片场内核就是按照剧本里的&039;三把钥匙”框架规划的。”
宋慧指着远处几个尤为庞大的局域:“那边三个主片场,就是搭建现实世界场景的地方,包括主角的贫民窟叠楼”、
i0i公司的总部,还有最重要的绿洲”登录区。
这些正在打地基和搭建钢结构,工程量大,但设计相对原创,推进还算顺利。”
她们的脚步没有停留,继续深入。眼前壑然开朗,基地被清淅地划分成一片片风格迥异的“岛屿”。
“真正的难点在这里——”
宋慧带着刘艺菲走向一片更为密集和精细的施工局域:“为了完美复刻绿洲”里的经典挑战关卡,我们划分了整整二十一个独立片区,每一个片区,映射一个电影ip的内核场景。”
刘艺菲抬眼望去不由得红唇微张,只见整个片场被划分为了二十多个局域,即便如今的拾光已经是全球顶尖的影视公司,这种规模的拍摄场景也是头一次布置,蔚为壮观。
看着面前的第一个局域宋慧语气轻松了些:“还好,原始设计资料都在,道具组还原起来心里有底,看这质感,基本没问题。”
两人第一个来到的正是最经典的场景,当然是《流浪地球》的“重启文明”
庞大的行星发动机内部结构以令人瞠目的细节拔地而起,冰冷的金属质感、错综复杂的渠道、闪铄的警示灯,甚至发动机激活时仿真的震动波数据流都清淅可见。
工程师们正戴着全息手套,轻松地调整着内部光照和粒子效果。
“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一位负责此模块的工程师咧嘴一笑:“数据、模型、材质库都是现成的,搭建起来就象回家一样熟悉。”
她们随即来到下一个局域,工人们正在搭建一节极具未来感和压迫感的列车车厢。
冰冷的金属骨架已经成型,内部布满了复杂的渠道和闪铄着指示灯的仪器面板。
正是代表第一把钥匙的《源码》的“疾驰的死亡列车”:
充满未来感的量子列车车厢在光影中飞驰,爆炸前的倒计时数字在车窗上猩红闪铄,车厢内部的每一个座位、控制面板的布局,都严格复刻了电影设置。
不远处,另一片局域则是另一番景象:巨大的、形态各异的星舰残骸被吊装、拼接,形成一片令人震撼的宇宙坟场。
工人们小心翼翼地给一艘依稀能辨认出“破晓号”轮廓的机甲骨架安装装甲板。
正是第二把钥匙《深空防线》的星舰坟场:
巨大的星舰残骸在钢丝的作用下呈现出失重状态缓缓漂浮、碰撞,破晓号机甲的建模威武雄壮,反物质内核的幽蓝光芒在残骸深处若隐若现。
这部戏的场景和道具虽然没有《流浪地球》那么经典,保存的干分完好,也不如《源码》那么简单,但好在空间站和机甲的结构数据都是现成的,还原起来也不是太难。
再往前走,一个充满霓虹朋克风格的巨大环形球场地基已经打好,复杂的轨道系统图纸铺在一旁。
最轻松的毫无疑问是第三把钥匙《战斗天使》的死亡球地狱了。
这个拍摄才不过半年的新电影,别说上映了,甚至特效都还没完全制作好。
高速移动的赛道、充满霓虹废土风的场景,物理引擎仿真的激烈碰撞效果已然成型,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角色“骨骼碎裂”的痛感反馈参数。
道具和场景都是现成的,布置的最快已经接近完成了不说,就连特效组都能省了不少事,直接把两部戏的一块出了,工作量起码减少了一半。
“这些基于我们自有ip的关卡,内核场景的复刻和升级,我们确实有绝对优势。”
宋慧的语气中带着自豪,但随即话锋一转,眉头微蹙:“现在真正的硬骨头,是那些西方经典电影的象素级还原”关卡。”
当她们转向另一片局域时,氛围明显不同,这里搭建的是一座阴森、复古的酒店大堂骨架。
几个美术指导和道具师正围着一张泛黄的《闪灵》电影剧照激烈讨论,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为难。地上堆着各种木质样品和墙纸样本。
“宋监制,您来得正好!”
一位美术指导看见宋慧,立刻迎了上来,手里捏着一小块深红色地毯样本:“您看这个!眺望酒店走廊地毯的纹样!我们对比了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和现存酒店的仿品,感觉总是差那么点意思!还有那些墙纸的暗纹、木饰面的质感和做旧程度——原版电影那种独特的、压抑到骨子里的氛围,太难精准还原了!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这里正是《闪灵》的眺望酒店:
那铺着繁复几何图案、仿佛能吞噬灵魂的血色地毯;那漫长、空旷、令人室息的走廊;237房间那诡异浴室的每一个瓷砖缝隙;还有那部老式电梯门开启时汹涌而出的“血海”——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精确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地毯的纹样、褪色感,走廊壁纸的质感和那种陈旧的黄色调,甚至门把手的磨损程度——我们收集了海量剧照、幕后花絮,甚至派团队去实地考察了原型酒店,但总觉得差点神韵”。”
一位负责此场景的美术指导擦了擦额角的汗:“道具组为了复刻那把着名的打字机和redru”纸条,头发都快薅秃了。”
宋慧眉头微蹙,仔细对比着剧照和样本,又看向旁边正在搭建的、挂着“backto
thefuture”标识牌的钟楼框架。
负责《回到未来》那里的组长也凑了过来:“宋监制,时光车delorean的细节也是大麻烦!车体弧度、仪表盘布局、甚至那些按钮的材质和反光效果,现有资料不够清淅,我们只能靠截图和模型推测,心里实在没底,还有钟楼砖石的颜色和风化痕迹,要达到&039;象素级还原”,成本和时间压力都很大。”
《回到未来》的时光车delorean与钟楼:德罗宁汽车dc-12那独特的鸥翼门、不锈钢车身的光泽度、仪表盘上每一个按钮的排布;钟楼内部精巧的齿轮结构、巨大的钟摆;以及最关键的那道精准劈中导线的闪电特效。
“车子不是问题,我们搞到了几台真车进行3d扫描和改装。”
道具组长声音沙哑的说道:“难的是内部细节和那种80年代的未来科技感,还有钟楼场景,要还原那种惊心动魄的机械感和时间紧迫感,布景和物理仿真的配合是个大工程。”
接着是标注着“alien”的局域,工人们正对着一堆扭曲的、模仿生物有机体的渠道和舱壁发愁。
特效组的负责人摊手:“诺斯特罗莫号船舱那种未来工业风混合着粘腻生物感的独特质感,还有异形卵舱室那种——怎么说呢,既科技又恶心的氛围,我们尝试了几种材料组合和涂装方案,效果都不太理想,感觉总是太干净或者太假。”
《异形》的诺斯特罗莫号船舱:昏暗、压抑、充满工业朋克风的信道:布满管线和警示灯的冰冷墙壁:异形卵蠕动孵化室的粘稠质感:以及那只破胸而出的幼体道具的逼真度——
“氛围营造和生物特效是最大难点。”
特效总监算相比之下是最轻松的:“我们要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太空深处的孤寂与恐怖,每一寸金属的锈迹、
每一滴粘液的光泽都不能马虎。”
片场的气氛一时有些凝重,拾光在特效宣染技术上已登峰造极,有信心在屏幕上完美呈现这些经典场景。
但前期实拍所需的庞大、精细、且必须百分百忠实于原作的道具制作和实体场景搭建,其工程量、成本和对历史细节的考究程度,都远超一部普通电影的制作规模。
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时间、资源和难以言喻的“感觉”问题。
宋慧听着各方的诉求,神情专注而凝重。
她翻动着图纸,快速记录着关键点,然后果断地开始协调:“张指,地毯和墙纸的问题,我马上联系几家专门做复古复刻的供应商,让他们把压箱底的样本都送过来比对,同时申请预算,看能不能找顶尖的纺织工坊尝试小样定制,木饰面的做旧工艺,我记得基地东区老王他们组有绝活,我协调他们过来支持,你们一起研究。”
她转向道具组长:“时光车的细节,我会立刻让资料组整理所有能找到的高清剧照、设置图,包括海外粉丝的考证资料,汇总给你们,同时,联系最好的汽车模型制作工作室,看能不能提供技术咨询,钟楼砖石,让泥塑组介入,研究用特殊石膏混合材料仿真风化效果。”
最后对特效组说:“舱室质感的问题,尝试几种不同的复合材料叠加喷涂,做小面积实验板,异形卵舱,重点在灯光和特殊涂料的配合,调出那种湿漉漉的反光感,预算方面不用担心,洛总交代过,必须达到极致还原,我会全力支持。”
看着宋慧条理清淅、雷厉风行地处理着一个个难题,刘艺菲眼中流露出赞许。
她知道这位曾经的小姑娘,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不过——有些事不是工作经验能摆平的,客观条件的不足还是要想办法才行,想到这里刘艺菲不由眉头微皱。
虽然她也不知道洛珞为什么会对这部电影如此看重——好吧,她其实大概能猜出来一些,不过无论原因是什么,既然洛珞喜欢她就希望能帮忙做好。
但——有些场景和道具不是制作水平高就能完善的,涉及到的东西还有很多。
中午的休息时分,好不容易把那些问题暂时搞定的宋慧无奈的跟刘艺菲诉苦:“原以为版权谈妥就万事大吉,谁知道这些老电影的细节这么磨人,好莱坞那帮人当年是怎么搞出来的?”
这可是她的第一次监制,原本想着洛总亲自负责的剧肯定会简单很多,甚至许多人心里这部戏给她监制根本就是给她镀金的,走过场的也就完事了,甚至她自己也未必没有类似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
不过谁能想到,电影还没开拍,只不过刚在筹备阶段就难成这样,感觉比当初拍《流浪地球》还要艰辛。
刘艺菲摇了摇头没有接话,只有电锯的嘶鸣和锤子的敲打声在空旷的厂房里回响。
就在这时,刘艺菲的新助理小林气喘吁吁地从办公室方向跑来,手里挥舞着一沓传真纸,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慧姐!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她冲到宋慧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发颤:“刚接到华纳兄弟、环球那边的正式通知,他们主动派了支持团队过来,今天就到!”
片场瞬间安静下来,宋慧接过传真,快速扫视一上面是几家公司的联合函件,措辞专业而简洁:
得知拾光影业在还原《闪灵》《回到未来》《异形》等场景时遇到挑战,他们决定派遣“原班技术顾问团”》的道具师汉克·米勒、《回到未来》的布景总监苏珊·陈,以及《异形》的特效模型师大卫·罗素等人。
函件末尾强调,这是“基于对拾光技术实力的认可及长期合作的诚意”。
“原班人马?勒?那可是八十年代就退休的老行尊啊!”
老王喃喃道,弯腰捡起草图,手指因激动而微抖。
宋慧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
消息像颗石子投入静水,涟漪迅速扩散。
道具组的小伙子们围拢过来,七嘴八舌。
“华纳兄弟这么大方?”
“你傻啊,那不得看是谁的面子?!”
小张咧着嘴笑,拍了拍老王的肩:“头儿,这下不用愁地毯纹样了吧?汉克老头肯定带着当年的色板!”
宋慧点头,转向小林:“立刻安排接待,准备工位和工具,记住,态度要专业,别搞得太夸张一人家是来工作的。”
“好的,不过还用单独跟洛总汇报一下吗?”
小林随即问道。
因为消息是从对外合作部的同事那里来的,她也不确定洛总知不知道这件事。
不过对此宋慧则是摇了摇头:“你当他们是冲着谁来的,哪里还需要你去汇报——”
这话没明说,但众人都懂一若非洛珞在国际科技界的威望和拾光在影视行业的统治力,这些眼高于顶的好莱坞老牌公司,怎会主动伸出橄榄枝?还是派原班人马,这几乎是对行业“传奇”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