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宁宁惜字如金
“哪里好啊,告诉妈妈”沉如意继续道
“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宁宁认真道
沉如意笑着道,“这么想和妈妈在一起啊,是因为前几天妈妈和爸爸出门三天没有回来吗?”
“恩”宁宁点头
“妈妈和爸爸不是回来了吗?怎么还要一直跟着妈妈啊,以前宁宁都是和清清在就爱陪爷爷啊”沉如意引导着,想问出来是哪里的问题。
宁宁想了一会,“小军,小军自己,没有人”他还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但努力的说,“恩,婆婆说,走了”
沉如意一开始听的有点云里雾里,“小军?咱们院里那个?”
“恩”宁宁重重点头,“他自己,婆婆说,妈妈走了”
沉如意这回是听明白了,大院里的一个孩子,他妈妈生病没能救回来了,估计这孩子在哪里听到的。“哦,宁宁自己听的啊”
“恩,宁宁在和哥哥他们玩,婆婆在那边说,宁宁就听到了。”宁宁道
沉如意道,“那宁宁就害怕了吗?”
宁宁抽抽鼻子,“妈妈和爸爸出门,好久好久没有回来,睡觉睁眼好几次都没有。”
沉如意不禁好笑,两个孩子中午都要午睡,可是睡醒好几次,“妈妈和爸爸回来了,不出门了,不担心了哈”
宁宁重重的点头,头抵到沉如意后背上,“下次带着宁宁,嗯,还有清清。”
“好,如果下次出门可以带人的话,妈妈带着你们,但是如果是办事情,不能带小孩子,你们就要听话在家里,好不好?”
“好”宁宁道
沉如意终于弄明白怎么回事了,这孩子还会听墙角了,自己还不懂吧,就会担心了。趁着他们两个和小华他们玩,设如意把她的发现和江建安、江老爷子说。江老爷子听完才想起来,那天下午,几个孩子带着两小只一起出去玩,他在后面跟着,确实看到大院里几个看孩子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说话。这小子还从他们那群人经过好几次,没想到是听人家闲话去了。但这也怨不着人家,别人只是几个人扯闲篇,没有故意逗孩子。
江建安看着在外面和几个孩子玩在一起的小儿子,长叹口气,这下子,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本来应该雨纷纷的季节,却只意思意思的下了几滴雨,就结束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正是植物生长的好时机,结果,因为缺水,庄稼都蔫哒哒的,长的也都很小,有些土地不好的地方,直接有些都没有成活。眼看着到了庄稼灌浆的时候,还是没有雨,庄稼人都在不分时间的一扁担一扁担的挑水浇地,就希望能有些收成。
到了麦收的时候,原来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人们收获粮食的高兴的时候,但是今年却都在唉声叹气,植株又小,根本就没多少粮食。但就这些,也没人敢浪费,一点一点的全部收回家里。
沉如意叹了口气,这个走向还是没有变,她还以为这里不会出现了呢,看来下半年粮食要更加紧缺了。
整个夏天也没下雨,土地已经裂开口子,看的触目惊心,有的人看着干涸的土地忍不住失声痛哭。夏收后种的玉米等,成长起来的没有多少,而地瓜之类的,地瓜秧子已经长不起来了。所有人都在盼着能下一场大雨缓解下这个旱情。
“如意,霍尧邮来的”江建安这天下班拎着一个包裹回来。
“霍阿姨寄的吗?”沉如意道,“快看看有没有信”果然拆开外面的包裹,掉出来一封信,沉如意拆开信封看了起来,“建安,霍阿姨怕咱们家孩子多,不够吃,把他们的口粮省了一部分给咱们,还有票。”把信里夹着的票递给江建安。
江建安接过信和粮票,“先收下吧,回头你收拾些他们用的上的,我给他们寄过去。”
“好”沉如意点头,“这些正好有借口”什么借口她没说,但是她相信江建安明白是什么意思。
孩子们回来后,沉如意把囡囡的信给他们,孩子们之间的通信,她不会去看他们在写什么,如果他们想让自己知道,看完就会和自己说的。
柱子拿到囡囡的信,高兴的拆开,小英小道,“每次囡囡来信,都是你第一个看,下回咱们轮流”
柱子嘿嘿一笑也不说其他的,就看了起来,其实他们也没什么特别的事,这次就是囡囡告诉他,考试又考了第一,有个特别的事就是,囡囡开始跟着方大夫学医了。
“妈妈,囡囡在学中医了。”柱子告诉沉如意
沉如意听完后点点头,能理解,霍老太太娘家本来就是做药材生意的,和方大夫也有些渊源,尤其中医更是要从小学起来。“这么厉害,你可是要加油了。”
晚上两个小孩已经睡着了,沉如意靠着江建安,“建安,我要和你说件事,我猜你也已经知道了。但是我还想和你说。”看他想说话,沉如意摇头,“听我说。”接着他们两人中间就出现了一兜米,原来的包装沉如意已经去掉了,换成了这个年代的米袋子。
江建安虽然有猜测,但还是被眼前看到的惊了,“媳妇儿,如意,这?”
“这就是我要告诉的你的。”沉如意靠近他的耳边简单的说了下,最后道,“其实用处也不大,里面东西都是只有一份,并且都有时间限制。也就这段时间看着用处大些。我知道你一直在担心你的战友,虽然东西不多,但是咱能帮一点是一点。”
江建安明白了他意思,抱住她,“媳妇儿,这件事不能再说,也不能再用这个能力。答应我好不好?”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还是她媳妇是天上的仙女,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他都想自私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