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的宁河县城,处处张灯结彩。新落成的县政府大院门口,两排崭新的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映照着刚刚清扫过的水泥路面。与东源镇那边的热闹市井不同,这里洋溢着的是一种同样发自内心、却又带着几分庄重秩序的喜悦。
一大早,各局委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就比往常急促了许多,伴随着一阵阵压低了的兴奋交谈。
上午九点,县政府大礼堂里,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年终总结暨表彰大会准时召开。何书记、黄县长等领导端坐主席台,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个个脸上都带着期盼的笑容。
何书记做完年度总结报告后,话锋一转,满面红光地说:\"同志们!过去这一年,是我们宁河县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跨越式增长,这其中,凝聚着在座每一位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我们县政府各部门的同志们,在县城搬迁、服务东源快速发展等重大任务中,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展现了极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台下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坐在角落里的李副主任脸色变幻不定,他旁边的一个年轻干部激动地扯着他的袖子:\"李主任,您听见了吗?一千元啊!这下过年可宽裕了!\"
散会后,人们兴高采烈地涌向财务科领取奖金。
教育局的老张数着手里厚厚的五沓十元钞票,眼眶湿润了:\"三十年工龄,头一回拿到五百元奖金!今年终于能给老伴买件像样的皮袄了!\"
刚从乡卫生院调到县医院的李医生,拿着三百元奖金,对同事说:\"咱们医院新大楼开春就动工,听说还要进一批省城的先进设备。留在宁河,真是留对了!\"
这股喜悦的浪潮,迅速从县政府蔓延开来。
消防队的小伙子们领到奖金后,相约要去东源百货给家人买新年礼物;水利局的老工程师们则盘算着用这笔钱添置些新家具,好配得上即将入住的崭新公寓。
整个宁河县城沉浸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而这一切,恰好被前来采访的中央电视台和省台记者们看在眼里。
省台的年轻记者小方指着商业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林老师您看,这里的人流量,这购买力,简直堪比省城的商业中心了!\"
他们随机采访了几个路人。
第一个被采访的是东源五金厂的老工人张根生,他穿着崭新的中山装,手里拎着刚买的年货。
第二个被采访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叫李建军,是三个月前从邻县来东源食品厂打工的。
最后,记者采访了一个从其他乡来东源镇逛街的村民王老五。
傍晚时分,张九烨在新区散步时遇到了正在取景的记者团队。
张九烨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沉思片刻说:\"这意味着,发展必须是普惠的、共享的。只有让每一个为发展付出努力的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夜幕降临,新区分到房子的干部职工家中陆续亮起温暖的灯光。
教育局的老张一家正在新房里包饺子,阳台上挂满了腊肉香肠;医院李医生的小女儿在新家的客厅里欢快地跑来跑去;消防队的小伙子们则在公寓里举杯相庆
周文明和王晓红并肩走在崭新的小区里,看着一扇扇亮灯的窗户。
张九烨回到家中,李秀娟正在厨房忙碌,孩子们在客厅里玩耍。透过窗户,他能看见整个新区璀璨的灯火,听见远处隐约传来的欢笑声。
挂掉电话,张九烨站在窗前久久不语。他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让更多人过上幸福生活,让这片土地更加繁荣,这才是他重生一世最大的意义。
窗外,不知哪家阳台上传来欢快的歌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歌声在夜空中飘荡,传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