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虚无吞噬者看到混沌之源的提议时,第一反应不是分析其合理性,而是担心改变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130万年的稳定守护让它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任何改变,无论多么合理,都被视为威胁。
第二波记忆冲击更加痛苦。
虚无吞噬者看到了战争中的关键转折点:混沌之源再次提出和解方案时的场景。
战争已经持续了数万年,宇宙中无数星系在道法力量的冲击下毁灭重生。混沌之源主动停止攻击,呼吁进行和谈。
它提出的新方案更加保守:接受永久性的制约措施,只要求在特定时期内允许极小范围的混沌因子释放。
这个方案得到了部分道法存在的支持。平衡之道和生命之道都认为可以考虑,甚至一部分秩序之道的成员也表示可以讨论。
但联盟的核心领导层坚决拒绝了。
虚无吞噬者记起了那次关键投票。作为联盟的重要成员,它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最终决定。
第三波记忆冲击带来的是战后130万年的历史回顾。
在混沌之源被封印后,宇宙确实按照联盟设定的轨道稳定运行。但随着时间推移,混沌之源预言的问题开始逐一显现。
等级固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最初建立的文明等级体系逐渐僵化,强势文明越来越强,弱势文明失去了上升的机会。
创新停滞成为普遍现象。在过度稳定的环境中,文明失去了突破的动力,科技和文化发展陷入瓶颈。
生命力衰退在各个层面显现。许多原本充满活力的文明变得死气沉沉,像是失去了灵魂的机器。
虚无吞噬者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在130万年的守护中,它接触过无数文明,看到了它们的兴起和衰落。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保持活力的文明往往具有某种&34;混沌特质&34;:它们不完全按照既定规则行事,经常进行各种实验和创新,偶尔会产生看似混乱的变化。
在意识重创的剧烈痛苦中,虚无吞噬者开始理解护道者的真正含义。
护道不是僵化地维护某种既定秩序,而是保护宇宙的整体健康和活力。
真正的道不是静止的教条,而是动态的平衡。当某种力量过度强势时,护道者应该支持其对立面;当某种理念过于僵化时,护道者应该引入变化因子。
它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局面。
仙人使者代表的上界秩序过于僵化,正在扼杀下界文明的创新活力。
混沌之源虽然手段激进,但其核心理念——追求真正的平等和活力——是有价值的。
苏晓雯提出的自主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更温和的&34;混沌因子&34;,既保持了必要的秩序,又允许了创新和变化。
意识重创的痛苦开始减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
130万年的心魔被彻底清除,虚无吞噬者的意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重组。它不再是单纯的守护者,而是真正的护道者。
推演阵盘的九个逻辑核心同时闪烁,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宣言:
机械族的修炼区域瞬间陷入了死寂。所有正在进行法器调试的成员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光学传感器齐刷刷地转向推演阵盘。
钢铁-1号的处理器核心运转速度达到了极限:&34;你在说什么?
钢铁-1号的逻辑核心开始过载。作为创造者,他对推演阵盘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情感。但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他无法否认推演阵盘论证的逻辑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