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随我来吧(1 / 1)

镇子南边,一个破旧的老居民区。

这里的房子,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

虽多是砖瓦房,但墙头好多都开裂了,房顶也是修修补补。

现在这里,有些冷清。

但往回倒二十年,这里可谓是风光一时。

那时候镇政府、派出所、还有全镇唯一的中学,都在这一片。

能在这个居民区住的,那都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现在镇子的中心,早已迁走,年轻人也都跟着往热闹的地方迁。

只有一些年迈的老人,还住在这里。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拿着老烟袋,悠哉地从家里出来。

“二爷,您早。”

有人见到他,点头打招呼。

老人一扬老烟袋,算是回应了。

他的身子,虽已有些佝偻,步履也有些蹒跚。

但从这轻描淡写的举动中,就很看出,这老头不简单。

“二爷,溜达去?”

迎面又来了一人,笑呵呵给他打招呼。

“嗯,六子,你先别走,老刘家那钱,你抽空给人家送过去。”

二爷看到这人,招手喊住他。

叫“六子”的,也不年轻了,五十多岁了。

但在老人面前,显得很是谦卑。

“您放心,我等会儿就给送去。”

“六子”恭敬道。

二爷微微一笑,点了下头,“六子”过去了。

心里嘀咕着,这老刘不地道啊。

不就200块钱嘛,至于跑来跟二爷告状嘛?

实则这200块钱,人家老刘腿都跑细两圈,他就是不给。

今天二爷发话,他可不敢怠慢。

赶忙回家取钱去了。

二爷悠闲穿过胡同,来到东边一片空地。

这里是属于他们的“娱乐活动中心”。

好些人在这里打牌,坐着拉闲寡。

还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也到这边来玩。

地宽敞,玩的开,也热闹。

看到二爷过来,多大年龄的,都对他点头哈腰。

“二爷来了。”

“您坐这。”

有人给他让位置。

“二爷,这是我儿子,从南方带回来的茶叶,我这揣了一小包,您拿回去先尝尝,要是觉得还行,我再给您拿。”

有人客气地,从怀里掏出一小包的茶叶来。

二爷很规矩,不白收人家的东西。

伸手接过茶叶,掏出五块钱来。

“哎哟,二爷,这可不能要啊,这是孝敬您老的。”

那人连连摆手道。

二爷笑了。

“拿着吧,别嫌少。”

那人知道二爷的脾气,他认准的事,八头驴也拉不回去。

这钱也就收下了。

二爷把茶叶揣兜里,捯饬起他的老烟枪来。

先把老烟灰给磕出来,仔细清理好,捏一小撮茶叶来,放里面,再把烟袋里的烟叶,给塞进去,怼实在了。

这是他习惯的抽法,多少年都是这么抽。

刚弄好,旁边就有人给他划燃一根火柴,送过来。

二爷笑了下,算是表示感谢。

嘴“吧嗒吧嗒吧嗒”嘬着烟枪口,抽了起来。

这时,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车,缓缓行驶进来。

停在了不远处。

众人扭头看过去,不认识这车。

都在一起常住的老居民,谁家儿子或是亲戚过来,不用下车,看着车型,就知道是谁回来了。

这辆车都没见过。

“这是谁家亲戚啊?”

“不知道,没见过。”

“看看车上下来的是谁吧。”

众人议论声间,从车上下来三个年轻人。

有一个年龄稍大些,估摸着得有三十出头。

那两个年龄小些,也有二十六七了。

都面生,没见过。

他们下了车,打开后备箱,拎出大箱小箱的礼物来,往这边走。

“二爷,准是找您的。”

坐在二爷身旁的一人,跟二爷说了句。

二爷头都没抬。

轻笑一声,也没答话。

还真让那人说中了,这三个年轻人,拎着礼物,东张西望。

看到二爷在,面露惊喜。

“走,我看到二爷了。”

一个年轻人说了句,赶忙加快步伐上前。

那两人也跟上。

来到二爷近前,三人恭敬一鞠躬。

“二爷,您身体硬朗啊。”

“给您请安来了。”

“带些小特产,您要爱吃,下次还给您送,要是不合胃口,您知会一声,我再给您拿别的。”

三人客气道。

二爷这才抬头,扫了三人一眼。

“为谁跑的腿呀?”

这三个年轻人,他都没怎么有印象。

又见他们那么规矩,准是有人指点。

问了他们一句。

一个年轻人,听二爷这么问,警惕看了眼四周。

接着趴二爷耳边,轻语了一声。

二爷顿时脸上一怔。

“她回来了?”

“没有,咱换个地细说。”

那年轻人小声道。

“行,随我来吧。”

二爷随之起身,那三个年轻人,赶忙去扶。

这二爷的倔脾气,也就显出来了。

“不用扶,一年半载的死不了。”

“瞧二爷您这话,您还得有几十年的好光景呢。”

年轻人奉承道。

二爷“哈哈哈”笑了。

“也不活那么久,差不多就得了,老了去哪都遭人烦。”

“谁敢烦二爷您啊,您到哪我们都得供着。”

年轻人笑着道。

二爷对这三人印象不错。

微微一笑。

“走吧,家里坐。”

“您前面先走。”

三人很懂礼数。

对于二爷这个年龄的人,把“礼数”看得比什么都重。

在他们看来,这体现着一个人的“家教”,还有“人品”。

老一辈的人,常说年轻人没规矩。

这个“规矩”,其实指的就是这些“礼数”。

可不是年轻人没规矩了,而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大,熟人社会,已一去不复返了。

繁琐的“礼数”,反而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糟粕”。

而且东来的,西往的,南去的,北跑的,三里五乡,习俗和礼数都不一样。

这人口流动性一大,想遵守“礼数”,也没个准头啊。

这个地方的规矩,在另一个地方,可能还是冒犯呢。

久而久之,就没人在乎这些了。

几人随着二爷,来到家里。

顿时被他家里的装饰,惊了一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四合院:我在两界当倒爷!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世界规则变化,以钓证道 列车求生,我的极尽升华 心动健身房 多子多福:吸血鬼转化血仆也算? 遮天:我与无始争帝路 实教:从魂穿龙园开始 乡村神医人间快活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