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线索就断在此处,还请陛下恕罪。”
刑部尚书额头沁出冷汗,声音颤抖。
老皇帝眉头紧皱,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哼,如此说来,这背后之人谋划已久,手段倒是高明。”
“可这偌大的盛京城人口也算密集。”
“这批贼人盗走了大量的财物。怎能不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刑部务必加大查访力度,各方面调查,提供情报者皆有重赏。”
刑部尚书连忙叩首。
“陛下息怒,臣这就去加派人手,对城内各要道、集市、客栈展开盘查。”
“再详细询问周边百姓,定要找出贼人踪迹。”
“去吧!”老皇帝挥了挥手。
刑部尚书弓着身子告退出去。
养心殿里一时落针可闻。
老皇帝盘坐在龙案后,翻看着公主府失窃的珍宝,口中喃喃自语。
“这碧玉玲珑宝塔,高约七尺,由整块上等碧玉雕琢而成,若非多人合力,怎么可能轻易被搬走?”
“还有这金镶玉屏风,足足有一丈多高、八尺多宽。”
“屏风主体以金丝楠木为骨,其上镶嵌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美玉。”
“如此巨大又沉重的屏风,要想搬走它,至少得七八条大汉齐心协力才行。”
“更别说搬运过程中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这价值连城的屏风就可能磕坏。”
“贼人竟能在混乱中把它弄走,实在是蹊跷至极。”
合上册子,老皇帝只觉得一阵心闷气短。
“如此匪夷所思之事,莫不是真乃不祥之兆?是朕寿元将尽了么?”
这时,守在殿外的公公走了进来。
“陛下,有暗探来报。”
“让他进来。”
老皇帝强撑着身子,坐直了腰板,眼中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
不一会儿,暗探快步走进殿内,单膝跪地,恭敬道。
“陛下,赵大将军的骑兵已经抵达城郊三十里的驻马坡。”
“后边大批步兵也相隔不到一天的脚程。”
“赵大将军的亲信已经去往睿王府,属下谨遵圣命并未将人拦下。”
八月十九。
这一日是个好天气。
晟亲王府大摆筵席。
宴请皇室宗亲来府上庆贺——靖安郡王轩辕宁虎的回归册封之喜。
亲王府一改往日的冷冷清清。
虽然是没做太多修饰的家宴,但也因来往宾客的华服与笑语显得热闹非凡。
朱红大门敞开,小厮们在门口忙碌地迎来送往。
靖安郡王轩辕宁虎身着崭新的郡王服饰。
乌发束起,眉眼俊朗,带着淡淡的笑意立于堂前。
迎接前来道贺的皇室宗亲。
他与宗亲们客套时,目光时不时看向大门处,也在留意着门外大管家的通报。
此时亲王府内已经来了不少皇室宾客。
这些皇室成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宁虎并不认识。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
自有晟亲王和管事简单的给他介绍一番。
寒暄过后,便有府中招待宾客的管事安置他们入内。
宁虎真正想等来的,是和他一道从南方一路来到京城的众人。
找到了亲生父亲,知晓了自己真实的身世。
父王的慈爱、府中众人对他回来的欢喜。
加入了皇室族谱,老皇帝也对他的册封。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悄然无声的告诉他。
和以前不一样了啊!
可他心里记挂着的始终是伴他一路走来的人。
或许是因为儿时的记忆有着断层的缘故,宁虎仿佛游离在真实和虚幻中。
他敬重晟亲王这位等了他多年的父王,却更加思念远在清水县的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