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
李世民没听过这句话,但是却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他当即朝着李愔干咳了两声。
“咳咳——,刚才太的话你都听到了,你的想法呢?”
改!
赶紧给老子改!
把李渊那老登的名字换成我的!
李世民的心声在咆哮,只可惜李愔听不到。
虽然听不到,但是却能猜得到。
【二哥这是想要青史留名?行吧,看在你给我一千食邑和一千两黄金的份上,我就帮你一把!】
想到这里,李愔当即点了点头。
“恩兄长说的确实有道理,那我就把唐高祖’改为唐太宗’如何?
“嘶——”
听到李愔的话,李承乾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你爹还没死呢,你就帮他把庙号给起好了,你可真是大孝子!
而李世民也是满脸阴沉。
老六这逆子!
我知道你是轮回者,还拥有很多未来的记忆。
可就算你知道老子将来的庙号,这时候说出来是不是不太礼貌?
该打!
想到这里,李世民就直接一把手扇在了李愔的后脑勺上,然后骂道:“逆子放肆!”
“额——”
李愔被扇得打了个踉跑,脑瓜子嗡嗡的。
不过他这时候也反应了过来,连忙朝着李世民躬身行礼道歉。
“对不起二哥,我刚才说错话了,只是我觉得这个庙号和您太配了,一时间情不禁,您原谅我吧!”
“哼!”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然后又瞪了他一眼。
“下不为例!”
此话一出,一旁的李承乾直接傻眼了。
就这?
老六可是当着你的面,把你的庙号都给叫出来了。
结果你就只给了他一巴掌,外加一个“下不为例”?
偏心也不是这么个偏法吧?
别说是我了,就算是老四那个死胖子,都没这待遇吧?
想到这里,李承乾突然有些庆幸李愔是庶子。
否则的话,有这么一个恐怖的竞争对手,他这个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还真不好说。
看来,以后还得继续在父亲面前多多表现啊!
当他想到这里的时候,就听到李世民突然朝他开口了。
“明,既然是你觉得应该改,那么你倒是说说,应该怎么改?”
机会来了!
李承干眼睛一亮,同时心思急转。
父亲问我,是因为我一开始就投其所好,所以我接下来有必要坚持己见,并且还要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他当即拱手道:“父亲,我以为应该把唐高祖’改为唐秦王”
秦王是李世民登基前的身份,也能够映射到后面的几句话。
李承乾以为自己的改得很好,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却皱了皱眉头。
“老六,你觉得明改的这个怎么样?”
他这话一出,李承干的心就沉了下去。
糟了,玩砸了!
他很清楚,如果李世民真的满意,就不会再问第二个人,而是会直接拍板定下来。
但现在却问了李愔,摆明了是不满意。
这让他感到很委屈。
我改的也没问题啊,为什么父亲会不满意呢?
那我倒要看看,老六能怎么改?
他刚想到这里,李愔便笑着开了口。
“我觉得兄长改的很好,但是还不够直接,不够简单明了!”
“什么?”
李承乾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我这都还不够直接还简单明了?那要怎么改?总不能直接将父亲的名字写上去吧?”
“为什么不能?”
“呃——”
面对李愔这一句反问,李承乾直接被问懵了。
你居然问“为什么不能”?
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叫避讳吗?
李承乾顿时有些无语了,只能一脸无奈的看向一旁的李世民。
“父亲,老六他——”
“恩!”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笑着了起来。
“我觉得老六说的没错,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名字写上去呢?”
“啊?”
李承乾再次懵了,眼中也闪过了一丝迷茫。
好在这个时候,李愔的心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大唐再强,也不可能百世不亡,但是把名字写入经典,却能够流传千秋。】
【现在要是有人大喊李世民’那叫不敬,但是要一千年以后还有人大喊李世民’,那叫牛痹!】
李承乾不知道“牛痹”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却知道名字流传一千年的含金量。
这时候,李世民也开了口。
““李世民,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我觉得这样改就很好,不需要避讳。“
相比于那可有可无的避讳,直接把名字写在经典里刷声望,反而更合李世民的胃口。
李愔早已经料到了这一切,所以笑吟吟的拱手行礼,“二哥圣明!”
李承乾见状,也只能跟着礼道:“父亲圣明!”
“呵呵!”
李世民满意的捋了捋胡须,然后再次看向李愔。
“老六,你今天表现得很不错,不仅折服了张玄素,还写下了如此传世之作,我感到很高兴。
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只要你能够再立下功劳,那么获得食邑万户,也不是不可能!”
食邑万户?
听到李世民这话,李承干的眼睛都瞪大了。
大唐所有的亲王,在被册封为王时都能获得“食邑万户”的封赏。
但那个是虚的,实封一般只有八百户!
然而李愔现在却马上要达到实封一万户!
这样的宠爱,在整个大唐也是独一份,就算是李泰来了也要靠边站!
可恶的老六,真特喵的让羡慕啊!
想到这里,李承乾拍了拍李愔的肩膀。
“老六,父亲如此看重你,兄长也为你感到高兴,以后你要更努力才是!“
“哈哈,没问题!”
李愔一把搂住了李承乾,然后朝着他挑了挑眉毛。
“老大,其实我已经有了完整的想法,等会咱们合计一下,也给你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怎么样?”
“真的?”
李承乾再次瞪大了眼睛,露出了满脸的惊喜。
“是像《三字经》那样的传世之作吗?”
“不,比那个更厉害!“
李愔摇了摇头,然后朝着李承乾微微一笑。
“你知道老四正在弄的那个《括地志》吗?对了,现在好象是叫《魏王泰坤元录》。”
“知道!”
李承干点了点头,脸色有些凝重。
“那是他根据《贞观十三年大薄》进行修订的舆地书籍,就连父亲都对他寄予了厚望。
老六你问这个做什么?难道你也要学青雀一样弄一本这样的书籍吗?”
“当然不是!”
李愔再次摇了摇头,然后咧嘴一笑,露出一排白森森的牙齿。
“我的意思是,咱们那个东西弄出来,可以把老四的书碾压得连渣都不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