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不过这个“贱”,并非是低廉和卑鄙的意思,而是懂得灵活使用脸面的意思。
李愔深谙此道,并且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从两仪殿里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李世民给的手谕,得到了少府监为期一个月的使用权。
有了这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获得上千支火铳了。
不仅如此,等他前往松州上任的时候,还可以从军器监拿走二十门大炮。
最重要的是,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简直赚大了!
这叫什么?
这就叫智慧!
“娘子……啊哈……啦啦啦啦啦啦啦……”
心情大好的李愔,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就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大摇大摆的朝着宫外走去。
李世民站在两仪殿的门口目送他远去,手里紧紧握着那支还冒着热气的火铳,嘴角不停的抽搐着。
“我到底生了个什么玩意儿啊!”
听到他的话,刚从殿内屏风后面走出来的李恪,连忙朝着他行了一礼。
“父亲恕罪,六郎性情乖张,兴许成婚之后就改了。”
“唉,但愿如此吧!”
李世民叹了口气,然后将手里的火铳递给他。
“来,你看看吧,这个火铳,应该就是之前你从他心里听到的喷子了。”
“是!”
李恪应了一声,然后从李世民的手里接过火铳。
他翻来复去仔细的看了一番之后,就皱起了眉头。
“父亲,这火铳看起来很一般啊,以儿臣看来,似乎还不如弓弩好用。”
“不,你错了!”
李世民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
“这个东西可比弓弩强多了,你仔细想想,它到底强在哪里?”
“这……”
李恪闻言顿时皱了皱眉。
“父亲,这东西射的没有弓箭远,准头更是不如,而且使用起来也很麻烦。
我大唐的精锐弓手,一息便能射出一箭,而这个东西,恐怕使用一次至少也需要五息时间。
儿臣实在不明白它比弓弩强在什么地方,还望父亲指点!”
说完,他就躬身行了一礼。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再次笑了起来。
“你呀,只是看到了它的缺点,却没有看到它的优点,我问你,培养一个精锐弓箭手需要多少时间?”
李愔想了想,然后回答道:“至少也需要三年!”
“恩,没错!”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露出一脸的感慨。
“三年啊,三年才能培养出一名精锐的弓手,并且还要时常训练,花费比起骑兵也不遑多让。
但是到了战场上,或许用不了三天,他就会战死沙场,一切都将付之流水,但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一指李恪手里的火铳。
“这个东西不一样,就算是从来都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最多只需要三天,就能拿着它上战场杀人!
而且这个火铳一看就比弓弩便宜很多,发射的也只是不值钱的弹丸。
比起数十文一根的箭矢,价格相差近乎百倍,你知道这些代表什么吗?”
听到李世民这番话,李恪顿时浑身一震,脸上也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若是这样的话,此物堪称是战场利器啊,应该让少府监和军器监全力赶制。
将来若是我大唐军中人人都有此物,何愁不能百战百胜?”
“恩,没错!”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朝着李恪笑了起来。
“我就是这样想的,不然你以为我刚才为什么要答应老六的请求?不过是给他一点奖赏罢了!”
李恪再次朝着李世民一拱手:“父亲英明!”
“哈哈哈哈……”
……
父子俩都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
唯独少府监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苦楚。
老天爷,他们明明是做宫廷器物的,为什么要让他们干造军械的粗活啊!
那明明是武器监的活儿啊!
这样的做法,简直就是拿宣旨糊墙,用丝绸擦腚!
纯属浪费!
然而没办法,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李世民的手谕一来,他们不想干也得干,而且还不能偷奸耍滑。
因为李愔已经有言在先,以后他们做出的火铳,会随机抽取一部分出来,让他们去试射。
到时候如果火铳炸膛了,那么先死的就是他们。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少府监上下没有一个敢乱来的,做起事来都非常认真。
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月之后,终于完成了一千支火铳的制造任务,并且成功试射。
李愔隔天就将所有火铳都带走了,没有闹出任何幺蛾子。
这也让少府监的众人都松了口气。
总算解脱了!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自己可以歇口气的时候,却又接到了李世民的手谕。
依然是制造火铳!
而且这一次的数量,是十万支!
接到手谕的那一刻,少府监的正监直接晕了过去。
剩下的不少人一边大哭,一边大喊“陛下万岁”的,可谓是众生百态。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和李愔没关系了。
此时的他穿着喜庆的绯色长袍,正忙着结婚。
蜀王妃王颜卿身穿青绿色钿钗礼衣,刚一进门,跟在她身边的侍女就唱了起来。
“酒是蒲桃酒,盏是琉璃盏。若无天上月,谁照人间眼。”
唱罢,便朝着她递上团扇。
王颜卿接过团扇遮住自己的半边脸,只露出一双美丽的眼睛,审视的看向李愔。
却扇礼!
在这一环节,新郎必须念一句诗表达自己的心意。
新娘如果满意了,就会放下扇子,让新郎和宾客们看到自己的脸。
这属于相当给面子的行为。
如果新郎念的诗无法让新娘满意,那么她就会一直用扇子遮住自己的脸。
直到所有宾客都散去了,进行洞房环节时,才会移开扇子。
也不能不给面子,毕竟放水这种事情,也不是说放就能放的。
就拿此时的王颜卿来说。
她出身五姓七望的王氏,家世渊博,如果李愔随便念一句打油诗,她就放下扇子。
那简直就是同时打李氏和王氏的脸,必然会被其他人耻笑。
所以此时的王颜卿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是李愔的却扇诗不够惊艳,她是不会放下扇子的。
在她和一众宾客期待的目光中,李愔一脸自信的开口了。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真幸运能够遇见你这样桃花般美丽的人,从此以后我人生的道路上都是温暖的春天。
此事一出,周围的宾客们顿时齐声叫好。
而王颜卿听到这一句动人的情诗,惊讶的手一松,遮面的团扇就掉到了地上。
然而,看着她那美丽动人,却又带着几分稚嫩的脸庞,李愔顿时愣住了。
这妮子……满十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