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走进了立政殿之后,就看到正在批阅折子的李世民。
他连忙上前行了一礼。
“父亲,我刚从姨娘那里回来了,特来向您回报!”
正在批阅折子的李世民头也不抬的说道:“你先坐吧,等我把这几份奏抄批阅完。”
“是!”
李恪应了一声,然后走到一旁跪坐下来。
过了好一会,李世民终于放下了手里的笔,然后抬头看向他。
“杨妃她能不能听到六郎的心声?”
“回父亲,不能!”
李恪朝着李世民一拱手,脸上满是认真。
“以我对姨娘的了解,如果她能够听到六郎的心声,她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哦?”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老六那小子在心里编排杨妃了?”
“是的!”
李恪点了点头,认真的表情中又多了几分无奈。
“他在心里说姨娘只是区区一个后宫小透明,还说等我被那人诬陷弄死之后,看她怎么办。”
“嚯,他真是这么说的?”李世民好奇的问道:“那杨妃的反应呢?”
“姨娘全无反应!”李恪认真的说道:“就连一点不满的情绪都没有,此时儿臣敢用性命作保!”
“恩,我相信你!”
李世民再次点了点头,脸上多了几分自得的笑容。
“看来想要听到老六的心声,必须得有朕的血脉才行,由此可见,朕才是天命所归!”
李恪连忙拱手道:“父亲不仅是天命所归,还是众望所归!”
“哈哈哈哈!”
听到李恪这话,李世民顿时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就摆了摆手。
“好了,这种奉承之语以后就不用说了,我不爱听,你还是说说老六的事吧,他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他让我收敛着点。”
李恪顿时露出了一脸的苦笑。
“他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说我和他拥有前朝血脉,再努力也没有用,只会引人忌惮。
所以他让我跟他好好学,只要能够学成,迟早都能够被贬为庶人。”
“老六这逆子,尽会胡说八道!”
李世民顿时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拥有前朝血脉怎么了,你们可是我的儿子,这朝中上下有谁会忌惮你们?
老六这小子就是自己不学好,还想拖你下水呢,你可不能跟他学啊!”
李恪连忙躬身行礼:“是,父亲,儿臣知道了!”
关于听到太子可能被废的事,他选择了隐瞒。
不是因为他心中有鬼,而是这事关系太大了!
要知道,不管在哪朝哪代,废除储君都是大忌。
凡是出现,都代表着出现了影响巨大、牵扯极广的大事件。
这种事上一次出现,还是十三年前的玄武门之变。
所以李恪深知,这就是李世民心中最敏感的那条红线,一旦触碰,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与其说出来引他猜疑,倒不如干脆不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世民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只是担心他会跟李愔学坏。
于是又嘱咐了一句。
“你是最象我的儿子,要懂得时时自勉,日日长进,千万不能象老六那个逆子一样,让皇室蒙羞。”
“是!”
李恪当即一脸认真的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
“父亲的教悔,儿臣一定谨记在心,绝不敢忘!”
“恩,如此就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情也轻松了不少。
“我是相信你的,因为你从来都没有让我失望过,对了,弄清楚是谁想要诬陷你了吗?”
“这……”
李恪顿时露出了一丝迟疑之色。
“听是听到了,但是这个人的名字有些怪……”
“哦?”李世民再次来了兴趣,“怎么个怪法,说来听听。”
“六郎说这个人叫面团团。”
“哈哈哈哈!”李世民顿时就乐了,“哪有人叫这种名字的!”
“是啊!”李恪苦笑道:“我想了很久,也没想到有这么一个人,与其说是名字,倒不如说是绰号。”
“绰号么?”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
“恩,这倒是有可能,不过这面团团……面团团……”
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面色一变,脸上的笑容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看到这一幕,李恪忍不住问道:“父亲,莫非你已经知道此人的身份了?他……”
“好了!”
李世民抬手打断了李恪的话,然后朝着他摆了摆手。
“此事你不用管了,我心里已经有数了,你先回去吧!”
“是,儿臣告退!”
李恪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然后退出了立政殿。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李世民微微眯起了眼睛。
“辅机,没想到居然是你,可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李恪不知道“面团团”是谁,但是李世民却是知道的。
这源于一年多以前的一次宴会。
当时很多大臣都在,其中就包括大书法家欧阳询和长孙无忌。
因为李世民在场,所以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放不开。
但是酒过三巡之后,大家都放开了,开始相互调侃和打趣。
那时候长孙无忌给欧阳询写了一首诗——
【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角上,画此一猕猴?】
欧阳询本来长得就不好看,再加之人又长得瘦,所以就被长孙无忌给嘲讽了。
这首诗一出,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李世民在内都笑了。
但欧阳询也不是吃亏的人,于是也写了一首诗反讽长孙无忌——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你不是嘲笑我瘦的像猴吗?那我就嘲笑你胖得象面团。
欧阳询这首诗一出,在场的众人又笑了。
李世民觉得有趣,所以印象也很深。
如今李恪再次提到“面团团”,他很快就想了起来,并锁定长孙无忌这个目标。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确定,也不仅仅是因为欧阳询的一首打趣的诗。
还因为长孙无忌的权势。
要知道,李恪怎么说也是皇子。
虽然是庶出的,但也不是谁都有能力动的,更别说通过诬陷来给他定罪。
有这个能力的人,整个大唐也没几个。
而长孙无忌恰恰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也是李世民最想不明白的地方。
因为在他看来,长孙无忌和李恪根本没有什么交集,更别说矛盾了,根本没有这样做的理由。
但是李愔的心声肯定是不会错的,这一点他还是能够确定的。
毕竟谁没事会自己骗自己玩呢?
李世民想了好久都没想明白,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唉,算了,只能明天再去找老六试探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