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孙坚真要上前,在座众人急忙劝阻。袁绍也起身调解这场剑拔弩张的冲突。
“公路兄醉了,来人,快扶将军回帐歇息!”
袁绍举杯走向孙坚劝道:
“文台兄且消消气,莫要与醉汉一般见识。”
几名亲兵赶忙上前搀扶袁术,低声道:
“将军请随我等离开。”
袁术甩开衣袖,临走时怨毒地剜了孙坚一眼,借着酒劲踉跄退场。
袁绍强撑笑脸打圆场:
“少年时纵酒狂歌,不也常闹这般笑话?诸君莫要扫兴,继续痛饮!”
“如此明月良宵,岂可辜负?”
话音未落,忽觉席间少人,转头四顾:
“孟德怎么也不见了?”
正诧异间,却见曹操霍然离席,语带悲怆:
“既然诸公已无讨贼之心,曹某告辞!”
“孟德要去何方?”袁绍慌忙起身。
曹操驻足冷笑:
“自是追击董贼!”
“此刻贼军西逃,正是用兵良机。白日盟誓言犹在耳,诸位却在此笙歌宴饮,岂非可笑?”
满座鸦雀无声。
袁绍面色阴鸷:“我军稍事休整有何不可?孟德何必咄咄逼人!”
“休整?”曹操怒发冲冠,“董卓焚毁宗庙,劫持圣驾,天下板荡!此刻逡巡不前,他日天子蒙尘,谁担其咎?”
凌厉目光扫过众人:
“可有人愿随曹某出兵?”
席间落针可闻。
孙坚刚要起身,被秦鸣暗中拽住衣角。
曹操仰天惨笑:“文台血战方归,情有可原。诸公高坐宴饮,当真问心无愧?”
说罢摔碎酒爵:
“匹夫误国!”
待那袭黑袍消失在夜色中,满堂宾客面如土色。
秦鸣轻扯孙坚战袍,后者会意抱拳:
“恕坚先行告退。”
铁甲铿锵声里,筵席彻底冷了场。
随后,秦鸣也跟随众人离开。
三人的接连离去,让宴会陷入一片冷清。
袁绍呆立片刻,最终烦躁地揉着眉心叹道:
048章 深不可测的奸雄,我孙坚岂是寻常之辈!
离开相国府后,孙坚一行沉默地返回军营。
直到出了洛阳城门,孙坚才打破沉默。
秦鸣闻言轻笑道:
孙坚眉头紧锁:
秦鸣先是点头,继而反问:
他对曹操的举动实在难以理解。
原本他对曹操并无特别关注,但经秦鸣点拨后,愈发留意此人。
今日之事更让他意识到,必须看透这位枭雄!
见孙坚求知心切,秦鸣详解道:
孙坚一时语塞,面露讶异。他从未想过曹操竟是为了这个虚无缥缈却又至关重要的东西而去。经秦鸣点破,他终于恍然——在这诸侯观望之际,独树一帜者必将赢得天下赞誉。
孙坚神色渐趋复杂。他终于明白为何当初军师断言曹操必将崛起,这般深谋远虑之人,日后必成劲敌。
话到此处,他不再多言。但二人都明白,经此一事,那个怀抱理想的曹操终将蜕变为真正的乱世枭雄。
孙坚忽然有些理解曹操独对众诸侯时的愤懑。换作是他,也会怒斥那些冷眼旁观之人。
二人当即往城西大营行去。入营后先巡视诸将,嘱咐将士们好生休整,这才来到秦鸣的军帐。
刚掀开帐帘,就见个披散着头发的少女警觉地站在帐中,榻上还躺着个身着宫装的中年妇人。见二人入帐,貂蝉立即露出戒备之色,待看清是秦鸣才放松下来。
孙坚看着眼前这一幕,满腹疑云。这两个宫人是从哪来的?直言相告,何须在军营里 ?
不多时,二人来到一处空帐。孙坚命亲卫在帐外二十步内严密把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待布置妥当,秦鸣才从锦囊中取出个朱漆木匣,郑重其事地说:\"主公,在看此物前,请您务必答应,无论见到什么都不可声张。\"
孙坚见秦鸣神神秘秘,不以为然地笑道:
他原以为是什么稀世珍宝,谁知竟是个小红匣子,不由暗自好笑:我孙坚岂是那等没见过世面的人?
然而当匣中玉玺露出真容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瞳孔骤然收缩,差点惊呼出声——竟是那方传国玉玺!
孙坚闻言立即噤声,这才明白秦鸣为何如此谨慎。这件烫手山芋若被各路诸侯知晓,恐怕顷刻间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待秦鸣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说到遭遇刺杀时,孙坚猛地抓住他的肩膀:\"可曾受伤?\"
孙坚先是一愣,转念又想:以子若之才,会些剑法也不足为奇。祖茂这厮整日吹嘘武艺,关键时刻竟如此靠不住!\"
“此事非同小可,不如我们择机脱身?”
“万万不可!”
秦鸣立即劝阻道:
“此时离去,反而引人怀疑。”
“如今联盟即将瓦解,待其他诸侯先行撤离,我们再走不迟!”
“此外,主公这几日可暗中试探那些老臣,看看是否有人愿与我等同行!”
孙坚沉思片刻,问道:
“稍晚撤离倒也无妨,但这些老臣有何用处?”
“当然大有裨益!”
秦鸣笑道:
“还是那两个字——声望!”
“这些老臣中,不乏蔡公、皇甫公、卢公等名士宿将,若能随军,必能壮我军威!”
“原来如此!”
孙坚恍然大悟:
“倒是我思虑不周。”
他沉吟片刻,又道:
“说起撤离,我还有一桩隐忧。”
“昨日我军突袭董卓,缴获众多金银辎重,今日有群臣在场,诸侯尚未察觉。”
“但若我军撤军,恐怕会遭诸侯觊觎。”
“不如想想办法,如何掩人耳目?”
秦鸣胸有成竹,笑道:
“主公所虑之事,我已思及对策,既能让诸侯不生疑,又能让我军获利!”
孙坚闻言一喜:
“早知军师深谋远虑,是我多虑了,快说说看!”
秦鸣直言道:
“此事不难。董卓匆忙迁都,只带走宫中财宝,但藏书尚在。”
“如今诸侯虽驻洛阳,却未必在意这些古籍。”
“我军可尽数运回营中,撤离时将辎重藏于书册之间,一同运走。”
“此举有四利。”
“其一,我军以运书为由驻留,不会引人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