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番话,秦鸣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孙坚,不再言语。
孙坚脸色煞白,重重跌坐在主帅席上,双眼圆睁。
在秦鸣到来前,他本以为形势一片大好。
虽然粮草短缺,但催一催总能解决。
如今仔细想来,才惊觉自己早已陷入绝境而不自知。
秦鸣指出的三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华雄的反应也正如他所料。
若不是知道军中缺粮,刚吃败仗的华雄怎么会主动邀战?
这分明就是进攻的前兆!
想到这里,孙坚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梁东亭,孙坚军帐。
程普神色匆忙走进大帐,向孙坚抱拳禀报:
孙坚无力地挥了挥手:
程普暗自纳闷,先前还在议事的帐内,此刻为何气氛如此凝重?
正疑惑间,又有传令兵在帐外禀报:
孙坚脸色阴沉道:
传令兵立即入内跪禀:
说罢呈上绢帛文书。
孙坚猛然站起,接过绢帛文书,挥手屏退左右,凝神细读后突然将帛书掷于地面,怒发冲冠:
语毕转身向秦鸣郑重抱拳:
祖茂、韩当、黄盖等将领见状,互换眼色后齐身离席。在程普错愕的目光中,众将向秦鸣深施一礼:
秦鸣见状连忙搀扶孙坚:
孙坚朗声笑道:
这番话说得诚心诚意。作为东吴基业的开创者,他素来豁达重义。秦鸣这般作派,非但未引起猜疑,反令他更觉高人风范。
思及此,孙坚背脊发凉——方才若稍有迟疑,怕真要与此等奇才失之交臂!
秦鸣的出现更令他警醒:帐下竟无谋士!虽能征善战,却难观全局。正需明察秋毫的智者辅佐,而眼前这位青年才俊,恰是万里挑一的顶级谋士!
念及此,孙坚目光灼灼地询问道:
秦鸣拱手作答:
又引见身侧壮士:
典韦起身抱拳见礼。
笑声渐止后,孙坚眉宇间隐现落寞。虽遇良才,却不知可否招致麾下?方才恐有失礼之处
暗叹一声,他重整神色邀众人入座,再次请教。先生确认华雄今夜来袭,不知可有破敌良策相授?\"
孙坚精神为之一振,暗想莫非先生在试探自己?既然确定敌军来袭,不妨在营中设伏,无论夜袭或强攻,我军皆可取胜!期盼地望向秦鸣。
“在下确有一计可破敌,只是此计颇为凶险,未敢贸然献上,不知孙将军可愿涉险?”
孙坚闻言,见秦鸣胸有良谋,当即振奋道:
“先生不必顾虑!孙某起于行伍,向来不惧险招。但能克敌制胜,尽管直言!”
“好!”
见孙坚如此果决,秦鸣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朗声道:
“此计关键,在于将军能否忍痛舍弃营中辎重!”
“若能弃此累赘,必可全歼来犯之敌,更取华雄首级!”
“全歼敌军?斩杀华雄?”
帐中诸将闻言皆惊。
这位秦先生好大的手笔!
须知华雄援军数以万计,若来夜袭,至少出动两万精锐。西凉铁骑来去如电,能与之周旋已属不易,遑论尽灭?
究竟是何等奇谋,能有此等奇效?
孙坚却目光灼灼——营中本就粮草匮乏,所弃不过营帐器具。若真能一举殄灭华雄部众,岂非大获全胜?
今日果然得遇高人!
007章 三路奇兵,计中有计
“区区辎重,何足挂齿!营中本无存粮,尽弃无妨。还请先生详解妙计!”
孙坚目光炯炯,定定望向秦鸣。
霎时间,帐内众将连同典韦在内,皆屏息凝神。
秦鸣整襟拱手:
“将军既肯割舍,在下便斗胆献策!”
言罢负手踱步。
“敌军此番夜袭,看似危机,实为天赐良机!”
“只要运筹得当,全歼来敌并非难事。”
“依我推测,敌军必分两路来攻。故破局关键,在于左右兼顾!”
“在下建议将军兵分三路:大营东向十里处有山岗,岗下溪流蜿蜒,林木葱郁,最宜设伏。”
“可遣精兵万余潜伏于此!”
此言一出,众将面面相觑。
“分兵设伏?”
“此乃何意?”
“不是该固守大营么?”
孙坚亦蹙眉不解——敌军来袭却要外设埋伏,更选在东方十里?岂非背道而驰?
但见秦鸣气定神闲,遂沉声道:
“先生请继续!”
见孙坚并未起疑,秦鸣微微一笑,从容道:
孙坚眸光骤凝,抢在众将前领悟道:
虽说是围歼老策,妙在反其道而行——
历来都是守军设伏御敌,哪见攻方反设埋伏?
偏这计策借力打力,利用敌骑贪功心理
征战二十载,他首见这般破袭良策!
众将醒悟后纷纷称颂,唯程普沉吟道:
此言令帐中骤静。
二十
秦鸣朗声笑道:
这番话让众人再次震惊。
就连孙坚也疑惑道:
面对众人的质疑,秦鸣从容解释道:
将领们听得更加困惑了。
什么叫既让后营看似被袭,又要击败敌军?
孙坚紧锁眉头问道:
见众人仍不解,秦鸣轻笑道:
说完他便从容落座。
营帐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用看奇才般的眼神注视着秦鸣。
有门道!
这人真有本事!
没点真才实学,哪想得出这样的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