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章 画中世界
和三维大宇宙一样,在小尺度的二维世界里,它是近乎平坦的,但在广域尺度上,这片二维世界也是弯曲的,它就象一张大地毯,有些波折起伏。
当然,这种现象在二维视角里是看不到的,因为它的起伏方向是第三个维度,不过这种说法也有失准度,因为这片二维世界没有三维宏观存在,所以应该说它在宇宙膜上存在弯曲。
这是之前大远航组织从未遇到过的场景,毕竟从前遇到的二维世界都很小,远未达到出现时空弯曲的大尺度。
而由于是在二维世界的缘故,现在大远航组织的观察方式也不是寻常的光学观测,而是宇宙膜探测。
宇宙级文明有这个能力。
至于光学,二维世界里同样存在光,但它在这里头并没有呈现出波粒二象性,而是只有波属性。
光波同样有振幅大小,不同振幅频率蕴含不同能量,代表不同的光,光波运行构成光线。
光的这现象在二维世界里只是表象,因为它实际上有二象性,但它的粒子属性已经被隐藏,就隐藏在微观世界里。
这很好理解。
三维世界里的微观世界有六个微观维度,那么二维世界的微观维度就多一个,有七个微观维度,毕竟降维的本质上是将宏观维度蜷曲到微观,这也是四维生命体能从容进入它的原因。
事实证明,这片二维世界真的有星辰存在,它们可能是原先三维世界的星球被拍扁形成,也有可能是二维世界自己演化。
三维星球被拍扁形成的二维星球,大远航组织几个文明都有过研究,没有什么稀奇的,并没有太多重复研究的价值,故而在检测出是前者之后,大远航组织便也不多加理会,直接从它们旁边驶过,奔向二维世界更深处。
大远航组织想要找的是那种自己演化形成的星辰。
那是大家从未见过的,也是本次横跨二维世界大家所期待看到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对象。
这片二维世界显然已经有数十年甚至百亿年历史了,毕竟它的广度摆在那里,如果不考虑宇宙膨胀,那么它至少有七十亿到一百亿年时间,将宇宙膨胀因素考虑进去,也不会少于五十亿年。
如此漫长的时光,差不多也足够星辰形成了,甚至有生命存在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地球并非所有宇宙生命诞生地的模板。
在当年大远航路上,大家已经见过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有碳基生命、硅基生命还有硫基生命,他们的诞生环境都不同,演化时间也是天差地别。
实际上就算是同一种碳基生命,他们从诞生到演化出智慧的时间都有极大区别。
所以二维世界里存在生命还真有可能。
不过目前大家只是刚刚踏入二维世界,探索范围还有限,可能是这样原因才没有发现。
随着大远航组织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风景也映入眼帘。
走了大约八百万光年,大远航组织便探测到许多二维星球映入眼帘,他们首先看到的几乎都是恒星,毕竟那是光源,最好发现。
从二维视角去看,这些恒星是一条长长的条形光源。从三维视角看,它们当然是圆形的,而且还能清淅的看到恒星内内外外,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变化,二维的恒星从内到外呈现不同颜色的环状结构,就好象棒棒糖那样。
但二维视角却看不出来,从二维视角只能看到它们就如同长条灯一样,发出光波,照亮二维世界。
由于二维世界的引力遵循一次方反比定律,所以它的表现强度比在三维世界大很多,星球也就显得小许多。
这跟三维物体的二维展开得到一片巨大的二维面并不冲突,因为一个是维度展开,一个是原本就属于二维物体。
二维世界的引力很有意思,它与星球的半径成正比,也就是与星球的表面积的二分之一次方成正比,与两个星球距离成反比。
在这样的规则下,也有一颗颗二维行星按照不同的规则绕着恒星转动。
可惜这个星系也是三维形体被拍扁之后演化的结果,大远航组织只是稍微看了一下,观赏了它们如画中世界一样的美景,便继续前进了。
这个画中世界十分宽广,也好在现在大远航组织成员都是宇宙级文明,尽管曲速速度还没那么大,但大家在二维世界里并不需要用传统曲速航行,而是用的高维跳跃技术。
毕竟大家对于这片二维世界来说,都是高维生物,更何况还有银心文明这样精通三维跳跃技术的文明在。
这就让整个大远航组织在二维世界里实现了轻松跳跃航行,如果说在二维世界里进行曲速航行尤如汽车在路上奔驰,那么现在大远航组织就象是开飞机在天上飞,只给地面留下一道道影子。
那是高维物体在低维上的投影。
如果这个世界有生命在观测这个宇宙,而且它们此刻刚好看向大远航组织路过的地方,那么他们可能会看到原本光明的世界被阴影遮挡住了,他们一定会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把伟大的恒星光芒都挡住了。
可惜直到目前,大远航组织也没发现任何一个二维生命体。
而且,或许是因为大远航组织仍然在二维世界外围的缘故,所见到的星球基本上都是原先三维世界里被拍扁的星球,甚至有一些星球还因为被拍扁时间不够长的缘故,还能从它所在星域附近检测到引力动荡的波动。
那种引力动荡之强,甚至可以将整片局域的二维平坦世界弄得曲卷起来,就好象海面的波澜起伏。
看到这种状况,大远航组织终于知道二维世界的起伏是如何形成的了,那是这种引力动荡的传递和互相交互,在作用在宇宙膜上,从而如同凿山运动一样,形成一个个起伏局域。
从高维的视角看,这个世界就好象是一幅表面有些弯曲褶皱的画,画里一颗颗星球清淅可见,仿佛梵高的星空般迷幻,可仔细深入观测,却又看到其细节之精细。
可谓是画中世界。
“真美啊,就是有些单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