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时代1979! > 第九章 进度、馀痕

第九章 进度、馀痕(1 / 1)

6月的最后一天,露水还挂在麦秸上,许成军已经把推荐表折成方块,塞进了贴身的衬衣口袋。

“不等刘干事的回信?”

知青点的土坯房里,赵刚正蹲在灶台前啃窝头,玉米面渣掉了一衣襟。

“他说今天可能有省教育厅的消息。”

“先去县城办手续,顺路去邮局等。”

许成军把草帽往头上一扣,帽檐压得很低。

“早一天办利索,心里早踏实。”

“俺跟队长请假了,陪你去公社。”

他把最后一口窝头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

“顺便去供销社给俺娘扯块布,她的褂子烂得露骼膊肘了。”

李二娃从被窝里探出头,眼睛眯成条缝:“成军哥,要是真去了上海,能给俺捎包奶糖不?俺娘这辈子还没吃过。”

“先把你昨天偷藏的麦穗交出来再说。”

赵刚瞪了他一眼,“昨天分粮时,你筐里的麦子比别人多两斤,当俺没看见?”

李二娃悻悻地缩回头,拉过被子蒙住了头。

许成军笑了笑,这种鸡毛蒜皮的摩擦,在知青点每天都在上演。

像麦粒里的沙砾,硌人却真实。

-----------------

往公社走的路上,赵刚突然指着远处的土坡:“还记得那儿不?去年王奎老汉,就在那棵老槐树下。”

许成军的脚步顿了顿。

那是1978年的秋末,天已经凉透了。

驻队干部的嗓子像破锣,

“集体地才打三百斤,你这半亩地收五百斤?”

许成军当时就站在第三排。

看着王奎老汉被两个民兵按着肩膀,头埋得很低,露出的后颈全是青筋。

老汉的声音发颤,却带着股倔劲。

“俺就是想试试,人尽心了,地是不是也能多打粮。”

许成军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他后来听许老实说,王奎老汉其实是受了他父亲许志国的点拨。

1965年许志国在许家屯驻点扫盲时,曾跟王奎聊过“责任到人才能多干活”的道理,老汉一直记在心里。

“是许老师说的……”

王奎老汉刚要往下说,被许老实悄悄拽了拽衣角。

老队长蹲在第一排,烟锅在地上磕得邦邦响,却始终没说一句话。

会开了两个钟头。

散会时,许成军看见老汉的小孙子蹲在槐树下,眼泪掉在土上,洇出一个个小坑。

“后来才知道,”赵刚的声音很轻,“王奎老汉把多收的麦子,偷偷分给了队里最穷的三家。”

许成军没说话。

他想起昨天去仓库盘点时,王奎老汉正蹲在角落里翻晒麦粒,背比去年更驼了,咳嗽声像拉风箱。

看见他进来,老汉赶紧把手里的小布袋往身后藏,布袋口露出的麦粒,比队里分的饱满得多。

-----------------

公社的土路上,赵刚突然往路边啐了口唾沫:“李二娃这小子,昨天又往自己筐里多装了两把麦种。”

“别跟他计较。”许成军踢开脚边的小石子,“他娘的肺病需要红糖,队里分的不够用。”

“他偷偷往王大爷家送过红薯。”

许成军当时愣了愣。

他一直以为李二娃眼里只有算计,却没想过这小子也有软的一面。

“邮局吧。”许成军朝邮电所的方向偏了偏头,“说不定刘干事的信已经到了。”

邮电所的柜台后,老邮递员正用算盘记帐,算珠打得噼啪响。

“许成军?”

他抬头推了推老花镜,从抽屉里抽出个牛皮信封,“县文化馆寄来的,昨天下午到的。”

信封上是刘干事的笔迹,右上角画了个小小的对勾。许成军的心猛地一松,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便条:

“省教育厅高教处王副处长已打过招呼,提我名字即可

最后那句下面,刘干事画了道粗粗的横线。

-----------------

从邮电所出来,太阳已经爬到头顶。

文教局的张股长是个矮胖的中年人,看见许成军手里的推荐表,眉头先皱了起来。

“78年的推荐名额,按规定是过期了。”

他用指甲划着表格上的日期,“你这情况,得特批。”

“刘干事说您认识王副处长。”

许成军把刘干事的便条递过去,“他说您能帮忙通融。”

张股长的眼睛在便条上扫了扫,突然笑了:“老刘的面子,必须给。”

他从抽屉里拿出个公章,在推荐表上“啪”地盖了下去,“王副处长那边我已经打过电话,你后天去省教育厅找他就行,路上得走大半天,早班车别错过了。”

走出文教局时,赵刚突然指着对面的土坡:“那不是王奎老汉吗?”

许成军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王奎老汉背着半袋麦粒,正往公社粮站走。

他的背更驼了,走几步就停下来咳嗽,每一声都象要把肺咳出来

许成军想起刘干事便条上的话,心里突然敞亮了。

“走,去粮站看看。”许成军加快了脚步。

粮站的磅秤旁,王奎老汉正跟保管员争执:“这麦子明明是一百二十斤,你咋给俺算一百一十斤?”

“你的秤不准。”保管员不耐烦地挥挥手,“我说多少就是多少。”

“俺的秤是队里许老实校准的!”王奎老汉急得脸通红,咳嗽又犯了,弯着腰直不起身。

许成军赶紧走过去,扶住老汉的骼膊。“用公社的标准秤再称一次。”

他对保管员说,声音不高却很稳,“差一斤补一斤,多一斤退一斤。”

保管员认出他是知青点的许成军,撇了撇嘴,还是把麦子搬到了标准秤上。

指针稳稳地停在“120斤”的刻度上。

“多……多出来的十斤,俺……”保管员的脸涨得通红。

“算队里的公粮。”许成军替他解了围,“王大爷,您先把麦子卸了,我帮您开票。”

王奎老汉看着他,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泛起了光。“成军知青”

他抓住许成军的手,掌心的老茧硌得人生疼。

“你爹还好不?65年他教俺识字,说‘人要读书,地要尽心’,俺一直记着呢。”

许成军的心象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他想起父亲信里写的“1965年在凤阳扫盲,认识个叫王奎的老汉,认汉字比谁都快”

往回走时,夕阳把俩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后天去合肥?”赵刚突然问。

“恩。”

许成军望着远处的麦田。

“能办利索最好,办不成就当去见个世面。”

过不了多久,自己或许会离开这片土地。

但他永远不会忘记,在1978年那个寒冷的秋末,

不会忘记李二娃偷偷往老汉家送红薯时,被月光拉长的影子。

更不会忘记许老实磕着烟锅,那句没说出口的“他没错”。

回到知青点时,李二娃正蹲在灶台前煮玉米,锅里飘出淡淡的香味。

见他们进来,他赶紧往灶膛里添了把柴,声音闷闷的:“俺……俺多煮了两个,给你们留的。”

许成军笑了笑,从兜里掏出刘干事的便条:“看到没?以后好好干活。”

李二娃的头埋得更低了,灶膛里的火光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

“成军哥。”

他突然说,“去上海的火车,是不是要经蚌埠?俺听供销社的人说,城里招工要识字的,俺要是跟着钱明哥学认字,将来能去工厂不?”

许成军默然。

赵刚突然笑了,拍了拍李二娃的肩膀:“想认字是好事,钱明不在,明天我先教你写自己的名字。”

灶台上的玉米“咕嘟”地冒着泡,香气弥漫了整个知青点。

许成军望着窗外的麦浪,这片土地上的人,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朝着日子更甜的方向使劲。

锅里的玉米,再难煮,也总会熟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灰河摆渡人 高武:开局逐出家族,我成军神你怕什么 春夜难缠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魔女环绕:我在异界做制卡师 八零随军大东北,霍团长夜夜爬炕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我到底爱的是谁啊 暗恋十年,庄先生他藏不住了 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