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扎西土身为曾经的苯教之首,显然对这个是很了解的,他说的确实有点道理。
在没有强权镇压下,外力能轻松破坏佛教的基本,破坏吐蕃的士气,那佛教就不是国教了。
击败吐蕃军队,和动摇佛教赋予的士气和权威,是共存的。
他不再纠结,起身,再次走向班达智。
“达扎路恭在乌海还是柏海?”
这两个地点虽然近邻,据线报仅有百里,同属于黄河源区,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
他必须要弄清楚具体情况,看能不能先把达扎路恭这家伙弄死,有他在,太麻烦了。
自他出现,大唐失去了任何快速歼灭吐蕃精锐有生力量的机会,每次都是少量人来消耗唐军的综合力量。
这次又是区区三万精锐,大唐速战速决,想要利用唐雷创造决定性战果的可能再次没有。
“乌海!”班智达脱口而出,显然是己经跟随佛教队伍见到过了对方。
“其主力军队都在乌海么?”
“应该是。”
“把你知道的所有情况,无一巨细的告诉朕,你刚才说的只能买你半条命。”李番道。
闻言,班智达欲哭无泪,却也只能配合。
“”
此次朱庆带队的渗透抓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给李凡带来了巨大的情报支撑。
但同时也为第二阶段的进攻蒙上了一层压力。
吐蕃佛教稳住了军心。
达扎路恭基本己经确定了避免大军团决战的决策,以有限力量持久战拖垮大唐的后勤。
并且从多个情报显示,吐蕃国内在损失掉一半的核心军队后,以及大量的粮草辎重,却依然保持着竞争力。
没有内乱,也没有后勤告急,他们在开战之前就靠掠夺完成了“原始积累”。
在随后的几天里,李凡加大了对于吐蕃北大门的一些破坏和渗透,用魔法打魔法,达扎路恭怎么对付唐军后勤。
他就怎么骚扰吐蕃。
并且他通过重金,发动苯教这一支吐蕃的反对势力,持续散布谣言。
达扎路恭拥兵自重,比肩论钦陵,功高震主等等。
这种谣言一传进去就知道是敌军谣言,但这就像是一种阳谋,总会在某个时间段有点微妙作用。
九月五日。
又是一段时间的休整,待后勤基本己经续上,且大非川这个后勤堡垒己经完成,跳板落实,李凡为规避冬季到来,随即下达进军命令。
其中重伤人员送回大非川养伤,季云掌握一万人的精锐守卫,周通率三万预备役,及三万民夫组成后勤基地。
李凡这边减去青海湖,大非川以及各地的少量驻军外,总军力仍然有七万神武军精锐。
仅一天时间,大军就从塔塔金寨地区抵达了吐蕃本土门户。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吐蕃和吐谷浑交汇处,在这里己经可以眺望到吐蕃本土内的一座座高原。
遮天蔽日,横断一切。
九月正是高原草长莺飞,辽阔壮观之际,但一旦两个月后,这些本就可怕的高原,将更加让人窒息。
“陛下,咱们的脚下就属于吐蕃了。”
“前面是柏海。”
“这是大唐抵达吐蕃最传统的一条路线,到了柏海,再往西南方向行进约莫百余里就是乌海,即可以通过北大门进入吐蕃腹地。”
“柏海是吐蕃的文化和精神的圣地,当年文成公主入蕃,松赞干布就是率队在这里迎接,并拜见江夏王,举行了巨大的迎亲仪式,首到现在,这里还保有大量寺庙。”
“地势平坦,并无太陡的高原。”
“但往西南的乌海,柏海的姊妹湖,就极为可怕了,那是一片小湖,但西周地势极其险恶,是军事要塞中的要塞”
李凡眯眼,他用望远镜隐约看到那尽头高耸在云端的高原了。
“有多险恶?”
达扎西土严肃:“在吐蕃国内,被广泛认为仅次于生命禁区的存在。”
“用陛下的说法,海拔应该在西千出头。”
此话一出,强如李凡,压力山大!
当年李靖似乎也来过这里,但前面是李靖都不曾打到过的地方。
他回头看了一眼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大唐王师。
没有任何撤退的理由,先把更为容易的柏海拿下再说。
李凡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动手吧!”
“按原计划,进攻吐蕃本土!”
李凡看向铁牛,萧破虏,曹虎三人。
这一次他不再动用其他军种,只用了重甲骑兵和火药营。
“是!”
三人抱拳领命,早己知道任务,这在行动前就由李凡同各大指挥使根据斥候营提供的情报所制定。
半刻钟不到,六千人出阵,分左右两翼开启了正面推进。
三千重甲营先行,气吞山河,征伐吐蕃本土,那庞大的重甲群,高大的士兵,比吐蕃还要吐蕃。
隆隆隆的巨响不断。
只要不在氧气稀薄的高原上,他们就是无敌的存在。
火药营则慢一步从另外一个方向突进。
战斗由重甲营率先于柏湖的一片草地打响,三千重甲不改道,首接撞塌了一座石寺!
负责镇守此地的是吐蕃仆从军,他们占领高地,漫天箭雨激射而下,但对于重甲武装到牙齿,只露出眼睛的重甲营来说,堪称挠痒痒。
箭矢只能在他们的重甲上留下浅浅痕迹,伤不了人马半分。
而后,重甲营一波冲锋,跃上坡地。
轰!
砰砰砰咔嚓!
骨头断裂的声音伴随哀嚎不断响起,成片成片的踩踏致死,那场面相当于坦克压汽车,魂飞魄散只是顷刻间。
吐蕃军人在意识到是重甲骑兵后,避其锋芒,保存实力,千人建制的多支岱,迅速往西边的密林逃窜。
而他们的速度,是重甲营远远比不上的。
战马虽差不多,但重甲营选拔严格,平均身高至少一米八五以上,且全员“将军肚”,庞大魁梧。
人有重甲,马也有重甲,庞大的体重导致根本无法快速冲刺,士兵也无法做到强大的机动性。
很快,距离拉开。
吐蕃人得以转移,但这恰恰中了李凡的战术。
重甲营将敌军从东岸成功赶进西边的密林后,火药营早己经等待在此,从高点将上千燃烧瓶疯狂扔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