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南诏密报!”近卫喘着粗气,显然是狂奔而来的。
李凡闻言脸色一变,时隔上月,再度收到消息。
他快步走出。
打开密报,这是由长安驿转送过来的,由沿途的驿站和影密卫负责。
密报中,南诏已灭四个大字赫然醒目。
“哈哈哈!”
“好,好,好啊!”
李凡狂笑,连着大喊了三声,把许多近卫都吓了一跳,很少如此亢奋。
这毕竟是对外战争,而不是平判,南诏国这一次是被灭了,也不是投降成为藩属国,意义巨大。
“郭子仪骁勇,勇冠三军!”
“朕必要重赏!”
“传令长安,立刻派出五十人的科举团队,开赴南诏,配合军队稳定南诏内务。”
“再让政事堂拿出一个对南诏新的行政划分计划,从今以后,没有南诏了!”
他拂袖,红光满面。
“是!”
“还有,咱们也要抓紧了,通知下去,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咱们就启程,争取早点抵达江陵!”
“是!”
交代完,李凡满脸堆笑拿着密报回房,关上门。
“陛下,是南诏赢了么?”
贞娘迎来,已经披上了衣服,作为“第一女秘”,自然是了解许多情况的,此刻满眼期待。
李凡将密报递给她。
“哈哈哈,你自己看吧。”
“南诏已灭。”
“太好了!”贞娘惊喜过望。
李凡笑道:“南诏国王被郭子仪生擒,听说满城金帛铁粮,整个南诏皇室被一网打尽,财富堆如山岳,不得不启用俘虏来进行清点押送。”
“他大爷的,还是抢来的快啊!”
“朕辛辛苦苦搞这么久,干什么事都得抠抠搜搜的,生怕那个地方饥荒了。”
“虽然没有明确数字,但南诏皇室一拿下,朕敢再扩编他二十个嫡系营!”
尝到甜头的李凡甚至已经开始打其他地方的主意,大食这些地方,都是目标。
此刻贞娘脸蛋红润透光,完全是为李凡感到高兴。
“陛下灭南诏,开疆拓土,实乃功盖千秋,历史必将铭记,奴婢先恭喜陛下了!”她弯腰施礼,小嘴很甜。
“哈哈哈!”
李凡大笑,将人拦腰抱起。
“什么都别说了,朕今天非常高兴,要好好庆祝一下,今夜朕必须要让你怀上。”
贞娘脸颊一红,莫名开始紧张。
含羞道:“陛下,其实奴婢倒不敢奢望龙种,这样能一直跟在您身边当一个女官,也很好。
“那不行!”
李凡正经威严:“朕什么时候有弄外面的习惯了?”
贞娘脖子都跟着红了,她居然秒懂了!
翌日。
由于过度,贞娘一上马车便昏昏欲睡起来。
而李凡则人逢喜事精神爽,南诏一灭,南方也就算没有后顾之忧了,他现在已然有些归心似箭。
但此次微服私访两个月过去,实际是要慢于计划的。
大多数时候队伍都在连夜行进,鲜少耽搁,鲜少休息,算是急行军了都。
出巫州后,李凡在短短的半月内,先后经过了锦,思,黔,施四州,将黔中道走了一个对穿。
速度可谓是拉到顶,不过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没有因为什么事而耽搁。
最多也就是耽搁半天走访一下百姓,将存在的问题以及骂声最高的官员名字记了下来,但这一次李凡没有在兴师动众的立刻处理。
只因为离荆州越来越近了,这是李璘的封地,虽其主要营地是位于交通发达,农业富饶的荆州江陵城。
但他在其他州多少有些驻军,特别是就近的这些重要州府,几乎都是他的亲信担任。
所以李凡也没有想把动静搞的太大,其他地方能封锁消息,但这到这地段了,可就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
李凡抄近路,横穿三天人迹罕至的山林,正式进入山南道的峡州。
此地和李璘所在的荆州已经是相邻,走驿道三百里就到江陵,走水路更快,若是骑兵冲锋,最快能压缩到两天内!
“终于到了。”
“山南道看起来似乎比黔中道好很多,路没那么难走,村庄农田也要多的多,但就是好冷啊。”贞娘掀起帘子,不由打了一个冷颤。
此刻已经进入冬季,山南道虽然不像京畿道,一到冬天就下雪,但依然寒冷。
三女都已经穿上了厚实的锦绣长袍,说不出的娇艳。
这其中贞娘是最有韵味的,毕竟年纪二十出头了。
而姚宁儿更具少女气,再怎么毕竟也只有十六岁,盘着头发那也是少女中的少女。
“这里靠近荆州,水运发达,比不得江南,但也算不错了。”
“好在是当时太上皇给李璘的四道,大多没有太大底子,只有山南好一点,江南他也只能管辖一两个州,否则这一趟朕都不敢这么过去。”李凡打趣道。
“那陛下,咱们是进入峡州城,还是直接去荆州?”贞娘问道,黑色的眸子溜圆。
李凡想了想道。
“荆州跟红光寺不是一回事,红光寺怎么弄都可以,但荆州不能涉险。”
“还是先找个小地方住下,联系上广陵那边的驻军再说。”
说着,他自己都忍不住一笑,暗想自己若是被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就有点搞笑了。
“是!”
马车里的对话刚一落下。
“报!”
朱庆骑马追上:“陛下半月前,李泌大人的密函。”
“李泌?”李凡从马车探出头。
“回陛下,正是。”
李凡接过,将密函打开,里面写着。
陛下圣安,见字如面。
十二月三日政事堂不久前收到匿名密报,有地方人员弹劾永王李璘拥兵自重,私养水师,已有反心。
微臣担心陛下进入山南道,恐有危险。
已在十一月提前派人同峡州刺史樊竺密会,此人乃是微臣多年寒窗好友,微臣已成功说服此人听令朝廷。
陛下若至山南道,可进入峡州,作为桥头堡,再谋他事。
看完,李凡的脸瞬间一沉!
历史上李璘这小子就是带着水师私自东巡,激怒了当时的李亨,才被讨伐的。
现在又有人弹劾。
历史走向已不同,但似乎李璘并没有因为自己,以及李亨的死而收敛。
“改道,直接去峡州城。”
他对于李泌绝对信任,此人能在历史上作为第一宰相那不是吹的,这封信的未雨绸缪,远程协助就尽显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