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受挫(1 / 1)

洪承畴大军一路东进,几乎未遇抵抗。沿途所见,皆是叛军仓皇撤退时丢弃的辎重和损坏的兵器,以及被掳掠后荒芜的村庄。

明军兵不血刃就夺回了黄县,南面一些的招远县的叛军闻风而逃。明军乘胜追击,一路抵达登州城西南的黑石山、石门山。

这时,洪承畴又接到文书,称山东总兵刘泽清率山东马兵一千、步兵三千以及配属给他的河北步兵二千,杨国柱率领宣府兵五千,白广恩、高杰率领蓟州兵五千,已经相继抵达莱州,又有杨御蕃重新组织起来的本地兵二千,均已经准备完毕,听候洪承畴差遣。

“各军即刻出发,至黄县、招远二处取齐。”洪承畴批复道。

前队斥候飞马来报:“督师,前方贼兵扎营坚固,张参将遣兵进攻未果。”

洪承畴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登上一处高坡,取出一支千里镜,向黑石山、石门山方向望去。

只见叛军果然扎营坚固:两山之间,挖掘了三道又深又宽的壕沟,壕沟前后遍布鹿角拒马,工事之后,旌旗招展,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战车和各种火枪火炮。黑石山与石门山上,也有迎风招展的旗帜——显而易见,山上也布置了兵力,以与山下的部队形成犄角之势,相互支持。

“督师,贼兵看来是想借此地形负隅顽抗。”观察片刻后,金国凤沉声道,“此地易守难攻,若强行突破,恐伤亡不小。”

张天琳点头道:“金总兵所言甚是,末将半个时辰前曾经派五百人试图把黑石山拿下来,但山上枪炮齐发,又有喷筒、滚石、地雷等,折伤了二三十个弟兄,只得撤了下来。”

贺年则将注意力放到了左右两侧:“往我军的左手边便是大海,我军缺少船只,难以迂回;右边又有一山,山上也有贼兵驻扎。”

“右边这山叫做影口山。”洪承畴将千里镜的方向转到了右边,“这山上的贼兵似乎要少一些。”他顿了顿,又将目光移动到山下,“但影口山和石门山之间的贼兵就要多很多。”

李万庆接口道:“末将曾派人往东哨探,得知登州城南面的栖霞县,有贼兵二三千人把守。”

“这么说,咱们还绕不过去眼前这道坎了?”洪盛问道。

“当然。只不过,为什么要绕过去呢?”洪承畴放下了千里镜,“贼兵在此处屯兵甚多,至少有四五千人,而且从装备情况来看,肯定也是以贼人中的堪战之兵为主。若是我们在城外就将其消灭,那么攻城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一个时辰后,明军的炮火准备开始了。

在明军临时构筑的土木矮墙后方,四十八门大将军炮率先发出巨响,沉重的铁弹轻而易举地将那些简易战车打得粉碎。而叛军也不甘示弱,用红夷炮进行还击。

但叛军使用的大多是些三四百斤重的小型红夷炮,虽然由于其长身管而具备较远的射程,但炮弹的威力属实不敢恭维:用药和炮弹各自只有一斤四两,对明军的野战工事而言虽有破坏力,但显然完全不够。

在第一轮炮击过后,明军的将近二百门威远炮又开始了新一轮齐射。但相较于大将军炮七八斤重的炮弹,威远炮三斤六钱的炮弹杀伤力就有限了许多。尽管如此,叛军的车阵还是被炸得七零八落。

炮火稍歇,令旗挥动,数百名明军骑兵呼啸而出,直扑叛军阵地。

明军骑兵转眼便冲至第一道壕沟前。然而,叛军挖掘的壕沟既深且宽,沟底还插有削尖的竹木,壕沟后方又有鹿角拒马,战马根本无法通过。

“下马步战!”

骑兵们纷纷翻身下马,试图越过壕沟。但失去了速度优势的骑兵,在遍布鹿角拒马的障碍区前行艰难。

就在明军下马步战、队形稍显混乱之际,叛军营中突然鼓声大作,无数步卒从那些支离破碎的战车后蜂拥而出。

叛军分为两队:前队持厚实的大盾,后队则持长矛大刀,趁着明军火炮装填的间隙发起了反击。

“放箭!”

本就阵型未稳的明军,闻令急忙张弓搭箭。一时间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冲来的叛军。然而,叛军前排盾牌林立,大多箭支只是钉在盾上,未能造成有效杀伤。虽然有一些叛军士兵被射中,但这完全没有对叛军的推进造成实质性阻滞。

眼见叛军已冲至近前。明军士卒只得弃弓拔刀,与敌军展开短兵相接的战斗。

由于明军骑兵的腰刀长度有限,在近身搏杀中,面对叛军的长矛大刀显得十分吃亏。加之叛军人多势众,气势上竟压过了仓促应战的明军前锋。

一名明军刚格开劈来的大刀,又一杆长矛已刺入其肋下,幸得有重甲防护,这一击没有致命。

另一名明军挥刀砍中叛军盾牌,刀刃嵌入木中一时难以拔出,被盾后闪出的敌兵一刀砍在肩甲上,虽未破甲,却也震得他手臂发麻。

远处的洪承畴在千里镜里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见战况不利,沉声下令:

“鸣金收兵。”

明军缓缓退去,叛军也不追赶,收兵回营。

叛军营中见击退明军进攻,爆发出一阵欢呼,气焰更显嚣张。黑石山、石门山上的旗帜也摇动得更有力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快穿:我靠盛世美颜逼疯剧情 军婚七年不圆房,她提交离婚申请 战国之燕歌 精选民间鬼故事 南宋英豪传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精灵:摆了几年罢,岂谓我平庸 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 七零娇宠:媳妇是电子大佬 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