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明军骑兵已经被杀退,惊魂未定的清军炮手们立刻点火放炮。
“轰”“轰”“轰”
一颗颗重达十多斤的铁弹呼啸着砸向城头。
单薄的城堞哪里抵挡得住炮弹的冲击?清军炮弹所及之处,城堞无不支离破碎,城墙上的士兵失魂落魄,便要下城。
此时金国凤已经下了马,来到城墙下,见墙上守军有退缩之意,厉声喝道:“都给我顶住,后退者立斩!”言罢,金国凤便亲自登上了城墙。
此时清军的又一轮炮击刚刚结束,清军炮手正在忙着清理炮膛,装填火药和炮弹。金国凤抓住这个机会,视察了几个被清军击中炮击的地段,见城墙本体虽然几乎没什么损坏,但城堞都被完全摧毁了。
“马上搬运柴草和木板过来,把城堞修好,外面再涂上泥!”
“是,将军!”
但还没等明军将城堞修复完毕,清军的大炮又响了,更多地段的城堞被摧毁。金国凤只得命令墙上的士兵暂时撤下来以躲避清军的炮击——但他自己则率领家丁继续留在城墙上,观察着清军的动向。待到清军炮火一停,金国凤便立刻下令部队上城,继续修补破损的城堞。
然而,清军炮兵摧毁城堞的速度远远高于明军修复城堞的速度。直到当天未时,松山城南所有的城堞尽数被清军大炮摧毁。
见城堞已经被悉数摧毁,皇太极召集众将,准备发动进攻。然而满洲将领们见天色已晚,只想回营休息。礼亲王代善首先说道:“现在太阳已经要落山了,我们不如明天再进攻。”
孔有德听闻此言,语气坚决地说道:“请恕臣直言,礼亲王此言谬矣!如今松山城城堞尽毁,正是一举攻克此城的最佳时机,为何要等到明天?”
皇太极沉吟了一会儿,又远望了一阵松山城满目疮痍的城墙,心中只以为“这把稳了”,便说道:“礼亲王所言是也,如今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战。”
心中焦虑的金国凤在城墙上看到清军竟然不来攻城,反而收兵回营了,不由得大喜,连忙吩咐部下:“今晚谁都不许休息!都给我抓紧时间把城堞修补上!”
很快,夕阳的最后一缕馀晖消失在地平在线。
金国凤仍然在城墙上,在微弱的月光下和士兵们一起搬运柴草和泥土修补城墙。正在这时,一队士兵举着火把上了城墙。
金国凤见了,怒喝一声:“你们是在干什么?”
那队士兵中领头的见将军发怒,虽然不知是为何,慌忙答道:“将……将军,太黑了,什么都看不到,打个火把……”
“不许打火把!”金国凤愈发愤怒了,“是要告诉鞑子我们正在修城墙吗?传令下去,城墙上不许有一点光亮,所有人都给我摸黑修!”
“是!”
另一边,清军大炮虽然仍然在继续开火,但大晚上黑灯瞎火的,他们只能照着松山城墙的大致方位射击,根本无从观测射击后的命中位置和毁伤效果,更别说进行校正了。
结果就是,绝大部分炮弹都打到了坚固的城墙本体上,另一些干脆就没打中城墙,对于明军修补城墙的工作几乎没有造成任何有效的干扰。
次日凌晨,皇太极率领众将登上松山城南外的高冈视察,惊讶地发现所有城堞都已经被明军修复了。
阿济格在一旁冷哼了一声:“不就是用柴草和木头修补上了吗,有什么难攻的?皇上,臣愿率兵先登!”
皇太极见阿济格如此豪言壮语,点头道:“好,就由多罗武英郡王打头阵,朕另拨亲军于你,务必要攻克松山!”
“嗻!”
随着令旗挥动,鼓角响起,大队清军如潮水般涌向看似摇摇欲坠的松山城。前排的清军都身披重甲,推着盾车,后面的清军则扛着云梯,在密集的弓箭掩护下发起了冲锋。
金国凤通过城堞的缝隙密切关注着城外的情况,见清军已经迅速填平了护城壕,冲到城下,架起了云梯,仍然不慌不忙:“大家都沉住气,等到鞑子开始爬城,再露头打!”
第一批清军士兵开始登上云梯,眼看就要到城头,城墙上仍然没有动静。
登城的清军心中暗喜,只以为明军已经在昨天的猛烈炮击后丧了胆子,不敢守城,自己可以白捡先登之功,便一个个加速向上爬去。
眼见自家士兵要爬到了城头,城下的清军弓箭手也停止了射击。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城头一声号响,城堞后齐刷刷地涌出大量明军,火铳弓箭齐发,那些眼看就要爬上城墙的清军一个接一个地从云梯上掉了下来。
但也有一些幸运儿,如皇太极的亲军真特等人没有被打中,而是奋力爬到了城头。见有清军爬了上来,附近几个城堞后的明军立刻集中过来,用长矛攒刺立足未稳的清军士兵,将他们悉数挑下城。
真特虽然也遭到了围攻,但仗着自己的勇力和重甲,还是砍倒了两个明兵,但随即又有两名明兵顶上。真特虽勇,但毕竟孤身一人,手里又只有一口腰刀,如何敌得过多名手持长矛的明军的围攻?没过一会儿,真特便被明军戳成了筛子。
见先头部队受挫,皇太极明白今天是攻不下这松山城了,当即传令退兵,阿济格虽然一肚子火,但也只好遵命。
回到大营中,阿济格仍然忿忿不平:“皇上完全不必召我等退兵,我军第一轮攻势虽然小挫,但只要多进攻几轮,松山城是必定顶不住的。”
皇太极没有说话,心里却在苦笑:自己这个十二弟打仗的本事确实没的说,但除了打仗本身之外就是一概不懂了——这轮进攻松山城,阵亡的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满洲精锐,而满八旗的人口本来就有限,怎么能够如此“挥霍”呢?
接下来开口的是汉军旗固山额真石廷柱:“启禀皇上,臣以为此番攻战受挫,是因为松山守军又将城堞修补上的缘故。”
“那你们的大炮呢?”阿济格不屑地瞪了石廷柱一眼,骂道,“皇上恩养你们这帮汉人有什么用?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我看就应该把你们统统送到松山城下去填壕沟,爬城墙!”
石廷柱被唬的大气都不敢出。
皇太极止住了阿济格:“武英郡王何必如此,石固山如此,必有缘由,且听他慢慢道来。”
“皇上圣明。”石廷柱连忙奏道:“非是臣等无能,实在是炮弹火药基本耗尽……”
“都是借口……”
皇太极打断了阿济格的话:“原来如此。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炮弹和火药,自然也不能责怪你们为什么不开炮了。既然如此,朕这就降旨,差人去盛京取炮弹一万枚,火药五万斤送到松山军前来。”
正在皇太极与众臣商议的时候,外藩蒙古的达尔汉派人来报,称他们探听到祖大寿又从锦州派出一支精锐骑兵来救松山。
“祖大将军啊……”皇太极喃喃自语起来,嘴边带着一丝苦笑,“当年你在大凌河假装向我投降,朕不曾亏待你,你事后却逃跑了,还真是让朕很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