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箱子早已经打开,里面放着的是一杆杆崭新的鸟铳。洪承畴随手拿起一杆,感觉手感似乎比常规鸟铳更重一些。再仔细一看,这鸟铳也比一般的鸟铳长了些许。
“这是鲁密铳?”洪承畴问道。
“这个……下官不知,只知道这些都是南老先生送来的鸟铳。”
“哦。”洪承畴又检查了一下枪机。
“两轴杠杆的缓发式枪机,看来还真是鲁密铳。”洪承畴放下手里的鸟铳,“好了,该测试一下这些火枪了。不过考虑到时间有限,不可能将二千杆全部测试完,那就随机抽取一百杆进行测试吧。”
月中桂虽然听不懂“两轴杠杆”“缓发式枪机”这些奇怪的名词,但是“测试”他倒是绝对听得懂的,点头道:“是,大人。”
“让洪盛带一百人过来,每人带十六个竹筒的火药和八发子弹!”洪承畴对身后的亲兵吩咐道。
很快,洪盛带领着一百名士兵过来了:“大人。”
“你们去从那些箱子里每人随便拿一杆鸟铳试射。注意,每次试射前要装四竹筒火药和两发子弹!”
“两筒火药和两发子弹?”洪盛吃了一惊,“大人,这是为何?”
“这是火器进行出厂测试的惯例。”
虽然明末主流鸟铳的装药量大概在二钱左右,鲁密铳的装药量则达到了四钱【1】,但洪承畴却要求装四筒火药,也就是八钱,外加两发子弹。原因很简单:那个时期任何大小火器在接受出厂测试的时候,都必须接受“大小铳炮,以倍药倍丸,数发不损为度”的测试【2】。
四轮试射很快便结束了,一百杆鲁密铳均是毫发无损。
“很好,非常好。”洪承畴见状非常高兴,当即取出五十两银子递给月中桂,“有劳月知府了,这点小钱拿去整碗茶喝。”
其实一百杆新鸟铳全部测试合格,在当时并不算什么特别夸张的事情。万历四十七年,兵部尚书薛三才查验京营火器,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是工匠将送厂修理的旧枪炮刷上新漆充当新枪炮交付的,结果就是京营储备的七万多门火枪火炮中,只有大约四万六千门是合格的,其馀都无法使用【3】。
这固然是明朝晚期糟糕的管理监督制度和能力导致的恶果,但“凡事都要往好处想”:一堆没得到什么实质性保养的旧火器还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五的合格率,至少证明当时明朝的生产质量还是不差的。
“哎呀,总督大人言重了……”
“月知府,我还有一事相求。”洪承畴打断了月中桂的客套话。
“大人请讲,下官一定竭尽全力!”月中桂听到洪承畴“求”他,以为又有好处可捞了,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现在我军中需要军吏、军医、马医等,不知月知府能否帮我招募一些?最好是读书人出身的,秀才、童生都行。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大人您可算问对人了。这西安府啊,不第的读书人多了去了,而且其中喜欢琢磨医术的人也不少。”月中桂答道。
“我需要五十人,明天上午之前送到这里来。”
“大人放心,明日上午,下官肯定会把人送到您这里来。”
月中桂告辞而去。
“洪盛,让人把这些箱子搬进去,众将士每人领取一杆。对了,要和大家强调,这鲁密铳不同于普通鸟铳,每次施放需要加装四钱火药。”
“是,大人。”
洪承畴回到了屋中,缓缓出了一口气。
“还好这月中桂提前过来送鸟铳,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在短时间内给部队配齐军吏、医官这些。”
由于陕西官军长期以来都在和农民起义军打追逐战,有时甚至会一连追击一个月之久,因此官军中基本没有什么“拖后腿”的非战斗人员,因此洪承畴也没法从其他部队那里借调军吏等人员给楼烦营。
“下次再想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把各个方面都考虑全了再行动,不要以为次次都会遇到好运气。”
月明星稀。
洪承畴在洪盛和另外几个亲兵的陪同下巡查遍了整个韩柳村,见四营都布置得有模有样,警戒哨也都设置到位,颇有些惊讶:
“各营的布置都挺不错的,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洪盛笑道:“这是自然。我们后营的基础是大人的亲兵,左营的内核是贺年带来的边军精锐,前营和右营的主体虽然是流寇出身,可那些流寇转战多年,早就已经不是乌合之众。”
洪承畴满意地点点头。他原本还在担心各营能否快速形成战斗力的问题,如此看来倒是不用太过担心这方面问题了。
另一边,在西安知府月中桂的豪华私宅里,月中桂正摩挲着洪承畴白天给他的银子,心里盘算着后天能得到多少好处。
“大人……”一个娇媚的女声才刚刚响起,便被月中桂粗暴地打断了:
“回房间里呆着去!没看到我正在思考问题呢吗?”
“好啦,大人,人家知道错了,这就回去。”
“快快快,别饶舌!”
若是在以往,他自然不会如此暴躁。可这一次实实在在地让他大出血了,自然是急着要回本。
原来,月中桂本打算用西安府的公款来支付买鸟铳的钱,可谁料刚上任的陕西巡抚丁启睿新官上任三把火,下令清查全省各府县的银库,月中桂无法挪用公款;然而订单已经给南企仲了,南企仲回复他说正好有一批三千杆新式鸟铳即将生产完毕,每杆六两银子。
也就是说,他现在已经没法反悔了。
没办法,月中桂只好自己掏出一万二千两银子,买了二千杆鸟铳交给洪承畴,完成了订单。
这一万二千两,对于他这个上任不到两年,还没来得及大捞特捞的西安知府来说,属实是非常肉疼。不过一想到洪承畴承诺的“事后付双倍款”,那种疼痛感就减轻了几分。
其实他在刚刚移交鸟铳给洪承畴的时候,是有过“洪承畴翻脸不认帐”的担忧的,可当洪承畴给他五十两银子,并表示“还有一事相求”之后,这种担忧便消失了。
于是,他在返回西安府后,立即马不停蹄地开始执行洪承畴委托给他的任务。短短一个下午,便凑齐了三十名懂医术的读书人和二十名兽医,准备明天一早就送过去。
“这洪大人看我如此积极,想必不止会给我那二万四千两银子,应该还能再加个几百上千两的,毕竟他也说了事成之后有重谢。”
想到这里,月中桂不禁欢快地哼起小曲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