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爷你看她,没有规矩。”
“三爷,您才是这里的规矩呀!”
“三爷……”
两个丫头互不兼容,眼看就想掐架了。
这才两个啊!
要是多了……
贾环不敢想象。
“都出去吧,我要读书了。”
麝月撇了撇小嘴,往外走去。
小红却是仗着自己伺候贾环多日,厚着脸皮留下道:“三爷读书是要写字的,我给您研墨吧,我可是在家里悄悄地学了好久呢。”
……
“你不是缠进去了么?怎么自个出来了?”晴雯在门口幸灾乐祸的轻笑。
“哎。”麝月摇头:“小红那丫头鬼得很,脸皮也厚,我自己不行,再有三爷也不象二爷那样好说话,动不动的板着脸教训人。”
“那是你自找的,你不缠上去,他无缘无故教训你做什么?你看我,当他是个瘟神远远躲着,他就是想教训我也没机会。”晴雯继续幸灾乐祸。
麝月被气得跺脚:“你才缠呢,我还不是为了完成太太的任务么,否则咱们能讨到好?”
“太太的任务?”晴雯眼睛一亮,捂着嘴笑:“难道你想,嗤嗤……”
“啊,死蹄子,我叫你胡说!”
“咯咯……”
二人正笑闹呢,忽然门口来了一个婆子。
“吴新家的来了!”
几个笑闹的丫头赶紧装模作样拿起扫帚清扫,晴雯麝月也拿起身边的水桶准备提水。
“吴大娘是找三爷吗?”
“不是。”吴新家的摇头,看向麝月晴雯两个道::“太太有话要问你们,你们跟我过去一趟吧。
麝月:“……”
晴雯:“……”
不多时,二人到了王夫人院子。
这时候王夫人刚刚理完佛,正在屋子里吃茶。
“奴婢见过太太。”
“奴婢见过太太。”
王夫人笑着点了下头,尤其是看着晴雯的狐媚模样,更加满意了几分,慈爱道:“起来吧,你们在老三那边如何了?”
二人哪里敢站起来,依旧跪在地上道:“回太太,我们都很守规矩。”
王夫人轻轻瞥了吴新家的一眼。
吴新家的立刻会意,板着脸道:“你们这些死蹄子,在宝二爷院子里就知道赌钱偷懒,狐媚勾引主子,到了那边倒是规矩起来了,谁叫你们这么规矩的?难道只会欺负宝二爷的好脾气?”
“奴婢不敢,奴婢…”
二人忙在地上磕头。
王夫人这时候也不想再装下去了,冷道:“这么说,你们还没有上环老三的床?”
晴雯:“……”
麝月忙道:“实在是那个小红,整日盯着三爷,比袭人还粘人,我们根本挤不进去。”
“小红?”王夫人皱眉:“是谁?”
吴新家的忙道:“小红就是林之孝家的女儿,原本叫林红玉,是个很灵俐的丫头。”
王夫人听着区区一个丫头名字里也敢带玉字,就有些不高兴:“白活了一把年纪,越发名字都不会起了,把她叫来,我跟她说说。”
“是!”
吴新家的忙答应一声,不多时就把小红叫来了。
“太太,您找我?”
小红低着头进屋,见麝月晴雯两个就站在旁边,心里明白八成是这两个在太太面前告状了,不免有些害怕。
王夫人坐在上面冷笑:“好一个伶牙俐齿的丫头,我听说你在老三院子里能一手遮天了?就连我派去的丫头都往外撵?”
“奴婢,奴婢再也不敢。”
小红忙跪在地上磕头求饶。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作为林之孝的女儿,她很清楚王夫人表面宽厚仁慈菩萨心肠,一旦狠起来,却是要命的。
王夫人其实没有整治小红的意思,一来小红的父母在府里算是很体面的老管家,二来她贤惠慈爱的名声还要维持,除非对宝玉不利的事情,否则她不会肆意惩罚丫头影响名声。
“这次就算了。”王夫人面色缓和了几分:“我先不罚你,只是今后你不用管事情了,安心在做个洒扫的丫头,今后老三院子里麝月晴雯两个说的算。”
“谢太太慈悲,奴婢再不敢了。”
小红哪里还敢多说什么,赶紧跪在地上给王夫人磕头,又一阵太太慈悲太太菩萨心的好话说上去。
王夫人这才稍稍满意了,挥手让三人下去。
……
“小红,这可不能怪我们俩,你也是个聪明的,太太把我们安排进三爷院子到底为什么,想来你也知道吧?”麝月这时候有了底气,仰着小脸跟小红说道。
小红撇着嘴道:“二位姐姐有太太撑腰,跟我说这些做什么?今后还请姐姐手下留情。”
晴雯没想到自己也会有太太撑腰的那一天,板着脸道:“我们有太太撑腰,你有三爷宠着,咱们算是扯平了,今后谁也别招惹谁就是,只有一件,院子里的活得重新分,我不打扫院子也不提水,针线的活我倒是可以做。”
小红道:“就依你,只是谁在三爷身边伺候?”
麝月抿嘴轻笑道:“自然是我了,这可是太太的意思。”
小红并不服气,冷笑道:“那也要看三爷愿不愿意搭理你呢。”
麝月:“不劳小红姑娘费心。”
晴雯笑道:“我看你们俩别争了,干脆一起伺候吧,嗤嗤。”
……
“太太。”
王夫人院子。
吴新家的小心陪笑道:“三爷今年才七岁多点,男女之事怕是还未开窍,麝月晴雯她们不一定顶用,我看还得想别的办法才行。”
王夫人却是没听进去,一副我比你懂的表情道:“今年不懂,明年就懂了,只要丫头模样好看,少年人逃不过去的。”
她的大儿子贾珠就是这样的,小小年纪被那些狐媚丫头坏了身子,这才没长大就……
“宝玉房里千万要给我看好了,每晚都要去仔细检查一遍,早上也要去仔细检查,我总共就一个宝玉,绝不能让那些狐媚丫头给祸害了。”
吴新家的忙拍着胸口保证:“太太放心,我一定看好宝二爷身边的丫头,绝不让她们有可乘之机。”
“这样就好。”
二人正说话,外面匆匆跑来了一个丫头:“太太,有南边来的信。”
王夫人一喜:“肯定是我妹妹,快叫三丫头来给我念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