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啊,又来麻烦你了。”
赵老七有些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这不,秋芝丫头给画了十幅我们村荷塘的画,想着摆在人多的地方让人瞧瞧。你这店门口最是热闹,想借你一块宝地,摆上一幅。”
“赵叔您这说的什么话!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咱们两村谁跟谁啊!”
谢大虎爽朗一笑,立刻指挥店里的伙计:“来,把门口这边收拾一下,给赵叔腾个最显眼的位置出来!”
他亲自帮着选定了地方,那抱着《夏至桃溪·入梦篇》的小伙子,小心翼翼地将画作支好固定。
安排妥当,谢大虎又看向其他九个抱着画的小伙子,语气真诚:
“几位兄弟,你们在集市上、学院门口,要是站得渴了、累了,尽管来我们店后院坐坐,歇歇脚,喝口水!大虎哥这里随时欢迎!万一……我是说万一,遇到什么不长眼、难缠的人故意刁难你们,别硬扛,赶紧把人引到我们四海奇珍坊来,大虎哥给你们撑腰!”
谢大虎这一番周到又仗义的话,说得十个桃溪村小伙心里热乎乎的,连赵老七都感觉眼眶有些发酸。
他望着谢大虎,这个曾经一起逃荒、如今在县城独当一面的后生,心中百感交集,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哽咽:
“大虎啊……我赵老七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当初带着三洼地的乡亲们,死不要脸地、死死跟在你们谢家村的逃荒队伍后面……要不是当初那股子不肯被拉下的劲儿,哪能有我们桃溪村的今天,哪能有现在这样好的光景……”
“你,大虎,还有你爹赵忠,都是好样的!这份情,我赵老七,还有我们桃溪村几百口人,都记下了!”
这番话,情真意切,瞬间在十个桃溪村小伙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去年此时——那漫天的蝗虫,那看不到头的逃荒路,那为了不被谢家村队伍甩下而日夜兼程、磨破了脚底也不敢停歇的绝望与坚持……
再看看如今,田里的粮食大丰收,鬼村也被他们改造得如同人间仙境、还有一群愿意伸出援手释放善意的兄弟村庄的伙伴们……
强烈的反差对比让这些半大小子们全都红了眼眶,鼻子发酸,有几个甚至悄悄别过头去,用袖子飞快地擦了擦眼角。
谢大虎见状,心里也是感慨万千,但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他立刻换上爽朗的笑容,用力拍了拍离他最近的一个小伙子的肩膀,朗声道:
“哎!都打起精神来!过去那些苦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好日子就在眼前,哭丧着脸干啥?赶紧的!现在时候可不早了,再不去把这……这‘广……广告画’摆出去,亮亮相,可真没人找你们问路去桃溪村看荷花了!”
小伙子们纷纷吸了吸鼻子,重重点头。
赵老七也对着其他九个小伙子一挥手:“走!咱们按计划,去集市和学院!”
送走了赵老七一行人,谢大虎回头看了眼留在店门口守着画的小伙子,从店里搬出一张矮凳递给他:
“陈耳是吧?别一直站着,坐着等。有人凑过来看画、问你话的时候,你再站起来回话。记住啊,在县城里,跟人说话要客气温和些,有礼数,别像在村里吆喝牲口似的大嗓门,那样容易把客人吓跑。”
陈耳连忙点头,有些紧张地应道:“哎!记住了,大虎哥!我一定好好说!”
果然,过了晌午,这十幅风格独特、精美绝伦的“广告画”,在云槐县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最先引起轰动的是集市口。
这里人来人往,卖菜的、卖布的、卖糖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旁边就是书店一条街,小贩挑着担子叫卖&34;状元笔&34;、&34;及第糕&34;,说是吃了能讨个好彩头。
当两个桃溪村小伙把画往那一摆,周围顿时炸开了锅。
茶馆里的文人被外面的动静吸引,也踱步出来。
守着画的小伙子赶紧按赵老七教的,热情地回答:&34;这位先生,您问着了!这是我们桃溪村的百亩荷塘,就在县城往西三十里。现在荷花正开得好,莲蓬也嫩得很,您要是去走走,或是带上家人去游玩采莲,定时能身心舒畅,保管不虚此行!
这话一出,周围人的疑虑顿时打消了不少。
那布庄的掌柜,来到画前,仔细琢磨,忽然倒吸一口气:&34;等等!?莫不是《浮世录》上那位?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这时却有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绸缎庄的周掌柜撇撇嘴:&34;原来是个女流之辈&34;
隔壁街卖文房四宝的掌柜路过看到也帮腔:&34;正是!的题词,把我这老学究的心都说动了!明日我就带着孙子去赏荷!
围观百姓也纷纷附和:
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那几个原本面露轻蔑的“大丈夫”也讪讪地闭了嘴。
而这次“广告宣传”最热闹的要数四大学院门口。
石坚正在授课,忽见几个学子急匆匆跑进来:&34;山长!外头有幅《水榭听香》的画,妙极了!说是桃溪村的荷塘!
与此同时,青松学院的门房里,几个学子围着画指指点点:&34;这《月下荷塘》的意境真绝了!咱们要是能去这里办诗会,准能把其他书院比下去!
白鹭学院的一位老先生捋着胡须赞叹:&34;&39;一卷书,一盏茶,一蓬新莲,便是人间好时节&39;,这话说得在理!快去禀报山长,咱们可不能落在别人后头!
“就是,上回的雅斗让他们出了大风头,这回咱们可不能输。”
守画的桃溪村小伙们忙得不可开交,这个指路,那个解说。
看着这些读书人争先恐后的模样,他们心里乐开了花——这回,桃溪村怕是要出名了!
这话更是激起了学子们的紧迫感,一个个都急着回去禀报师长,生怕落了后。
而摆在四海奇珍坊门口的那幅《夏至桃溪·入梦篇》,更是凭借其梦幻的色调和仙境般的构图,吸引了无数进出的顾客和路过的行人驻足。
陈耳牢记谢大虎的嘱咐,坐在凳子上,有人问才起身,客客气气地解答,倒真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伙伴们从容文雅不少。
不到半日功夫,“桃溪村”、“百亩荷塘”、“仙境般的景色”这些词,伴随着十幅惊艳的画作和十个热情指路的桃溪村小伙,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在云槐县传播开来。
最令人咋舌的是,赵老七抱着一幅“广告画”就往县衙里钻。
主簿刚把一两半的月银给他,却见这老儿揣了银子还不走,反倒站在廊下探头探脑。
齐安被那鲜亮的荷花晃得眼花,再看赵老七那副&34;死皮不要脸&34;的宣传架势,哭笑不得地摆手:&34;行了行了,把画留下!本官让人贴在衙门口布告栏旁边。
赵老七顿时眉开眼笑,麻利地把画塞给旁边的小吏,一溜烟跑了,生怕县令反悔似的。
当天下午,县衙门口果然贴出了那幅《孩童戏莲》。
第二日,齐安下轿,正好听见两个老妇在画前闲聊:&34;听说桃溪村有个老汉昨日下午在集市上见人就吹,说县令大人亲自给他&39;题字&39;呢!你瞧瞧,这画都能贴在县衙的布告栏上,想来应该是真的。
“是啊,是啊,咱们改明儿也去这桃溪村瞧瞧,看看这桃溪村是不是真有画里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