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狩猎】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对最大热门电影的批判!
戛纳这个小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背靠青山,脚下又是绵延不绝的沙滩,还有大片的棕榈树点缀着自开幕式后,不少电影都在举行首映礼。
有单纯来卖电影版权的,也有各种非竞赛单元入围影片,平均两天就有一个红毯秀。
18号。
电影【红色气球之旅】,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
侯孝闲是名声在外的大导演,这又是一部外语片,来参加的嘉宾很多。
国内还在戛纳的导演,都很给面子,基本全部到了,还来了不少影评人。
一部很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影片,以白人家庭光鲜亮丽的视角,讲诉华人保姆,如何与这家人的相处。
这是一部典型的洗脑宣传电影,想借此区分人种阶级,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
田小乐露了脸,走出了放映厅,没有过多交流,
转悠着来到电影展区,选了一部主竞赛单元的电影,想了解一下哪部影片威胁最大,也好做准备。
【四月三周两天】的放映厅里,田小乐面色凝重,这部电影绝对是最大的竞对手。
一个大学生意外怀孕,因当地法律禁止坠胎,女主与室友只能求助黑市医生。
电影以女性苦难为视角,通过当时坠胎禁令,展现独裁统治对女性身体的掌控。
揭开了女性群体,在男权社会中被动的处境。
这是一部反映旧时代法律的影片,或者说是纪录片更适合。
没有为女性发声,没有主动争取权益,这是影片败笔。
而且评审团中,有五位是女性,堪称往届之最,这部影片占了大便宜。
是【狩猎】最大竞争对手之一。
由小乐在观察对手同时,他也不断被对手观察。
“克里丝蒂安导演,这部电影绝对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确实很强,一部探讨人性阴暗的影片,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技法、镜头语言都很棒——”
这位叫克里丝蒂安的导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那我们要不要做点什么?”
“那倒是不用,我的影片更能让评审团产生共鸣,哈哈。”
这部女性受难的影片,就是用来讨巧这位女性主席的。
想到这里,他收起了笑容,小声给身边人说道:
“为了保险起见,你这样”
两人走出【狩猎】放映厅,说着家乡语言,也不怕被人听见谈话。
20号。
杜琪、许可、林岭栋联合执导电影【铁三角】,入围了非竞赛展映单元。
田小乐出席首映礼,这是一部港岛版本的‘夺宝奇兵”。
影片最大看点,一张票钱能看三个导演的作品。
最大败笔,三个导演有很强个人风格,导致整部影片看下来剧情有些割裂。
“由导,能在异国他乡看见您,感觉很亲切。”
孙宏雷看上去贼眉鼠眼的,但嘴上功夫可一点都不弱。
“演的不错,演技不输另外两位影帝。”
田小乐赞许了句,任达哗和古添乐绝对是影帝级别的演员,在【铁三角】里,孙宏雷是不落下风的。
“谢谢田导夸奖,有您这句话,比拿一座影帝奖杯都让人高兴。”
如此简单直接的马屁,田小乐还有些不适应,笑着说道:
“你这嘴上功夫,不比你的演技差,哈哈。”
孙宏雷微笑着点头,没有反驳,
他当初还是个刚毕业的中戏学生,就是靠着这张嘴,哄骗了当时国际一级演员丁嘉莉,才有机会出演京圈大佬赵宝钢电视剧,从而签约鑫宝源。
“你【画皮】戏份拍完了?”田小乐问了句。
“还没有,田教授正在拍摄佩蓉戏份,我饰演角色还有几场戏。”孙宏雷笑着回答道。
田小乐点头,勉励了几句,便离开了首映礼现场。
【狩猎】连续几天的放映,口碑一路拔高,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
每天都有片商,在联系田小乐。
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一直都是各大片商押宝的对象。
要是能获得奖项,他们早早买下的版权,预示着将大赚一笔。
田小乐不会傻到闭幕式前就买了,怎么说也要等颁奖礼之后。
随着闭幕式的临近,当地媒体刊登了几篇影评人的文章,矛头直指【狩猎】。
“—一【狩猎】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但通过虚假的姓侵指控来解析人性,探讨对象是未成年儿童,是否过于冷酷”
“—一影片的叙事重心放在了‘诬告’上,很容易让人忽略了,那些现实中被指控的真实事件“一一【狩猎】开放式结尾,以男主角持续被社会排斥,被人推入大海,是否过于让人绝望?”
酒店房间里,田小乐瘫坐在沙发上,这几天忙着出席各种电影首映,晚上又要应付如狼似虎的女人。
导致这几天,他有点精神不振。
眼看闭幕式没有几天了,精神压力也上来了,在等那个让人期待的神秘电话。
“小乐,这边有几篇影评文章,对我们非常不利。”
王劲颂着急忙慌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几份报纸。
这几天【狩猎】口碑不错,尤其是他饰演的男主角,那种无奈无助,让人心酸的复杂情绪,被他释权地很完美,提名最佳男主呼声最高演员的之一。
这让他见谁都笑呵呵地,走路也是轻飘飘的。
“我看看。”
田小乐调整了坐姿,接过报纸翻看起来。
文章指出的问题很犀利,尤其关系到未成年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功亏一。
这也是很少有导演愿意碰这个题材的原因。
“有点意思,看电影口碑不错,开始针对发难了。”
田小乐笑了笑,光顾着营销去了,忘记针对其它影片,倒是先被找上门来了。
“小乐,不好了”
陈虹一脸焦急的走了进来,手里同样拿着几份报纸,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下来,她对部影片期望很高,有了不切实际幻想。
发现被针对了,就第一时间找了过来。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田小乐起身问道。
“你快看”
陈虹话说到一半,看见田小乐手里拿的,王劲颂也在,收敛了下情绪,说道:
“你们都知道了啊!”
“我们也刚知道,正在想对策了,未成年和姓侵扯在一起,回复必须谨慎。”田小乐说道。
“也不知道哪个王八蛋在针对我们。”
连好脾气的王劲颂,都被气到骂人了,这是他离奖项最近的一次,估计也是最后一次。
“还能有谁,肯定是那几部口碑不错的电影。”
陈虹做制片人也好些年了,参加大大小小电影节无数,对这种小使俩看得很明白。
无非就是排除异己,给自己影片减少竞争对手。
“既然对方首先出招,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看田小乐发话了,陈虹和王劲颂一起看了过来,等待下文。
“王老师,你去联系卫报记者,就说【狩猎】剧组同意做一个专访,回答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狩猎】首映口碑不错,当地不少报社联系田小乐,想做一个独家专访,他都以保持神秘为由拒绝了,没想到还是要用上它们。
“虹姐给我准备笔和纸,我先写点腹稿,好有应对准备。”
“好。”
“我马上去。”
两人象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去办吩附的事。
卫报记者来很快,带来了专业设备,灯光、背板都有。
借用了酒店会议室,进行了这次的访谈。
“田,有影评人说,【狩猎】虚假姓侵指控,会虚弱真实受害者的可信度,对此事你怎么看?”
来采访的白人女记者提问道,
‘这部电影与姓侵无关,真正批判的是,在当今社会中,如何不加审判的地摧毁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
田小乐顿了顿,叹了口气,语气无奈地说道:
“剧本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让我深有体会。”
“哦,能否说一下这个故事?”
女记者感兴趣地说道。
“当然可以。”
田小乐喝了口水,调整了下情绪,缓缓说道:
“具体时间我就不说了,某位母亲在给3岁女儿洗澡时,发现其身体异样,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便直接报了警,说自己女人被姓侵。
警察排查了小女孩周边活动轨迹,观看了600多个小时的监控画面,也第一时间为小女孩做了全身检查,都显示并没有任何异常。
唯一被怀疑的蛋糕店老板,在询问小女孩时,状态稳定,行为正常,没有表现出抵抗情绪。”
女记者听得认真,不时点着头,一边坐着记录。
由小乐继续讲述这个真实故事:
“但女孩母亲并不认同,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认定了蛋糕店老板有重大嫌疑,并在网上散播舆论,煽动不知真相的网友,对蛋糕店老板进行审判。
在没有法律监督下,一个无辜的店家,遭到了骚扰、网暴、批判、甚至是威胁。”
田小乐缓了缓起伏的胸腔,当初看到这个新闻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内心十分气愤和愤怒直到最后,被气笑了。
原来被耍了。
“事实证明了,【狩猎】讲述的故事并不夸张,只是小女孩的说谎,换成了大人的胡搅蛮缠。
“那你们有想过,这只是一位母亲爱护自己孩子,想要一个真相呢?”
女记者反问道。
田小乐没第一时间反驳,喝了口水润润嗓子,苦笑着说道:
“呵呵,刚开始很多网友也是和你想的一样,在支持者的帮助下,自发捐助了大量善款,你猜最后结果怎么样?”
“怎么样?”
记者有不好预感,还是好奇问道。
“小女孩母亲拿着这笔钱跑了,到了国外生活,所谓的清白被忘在脑后。”
田小乐嘲笑地摇了摇头,数百万网友被耍的团团转。
这只是很典型一件事,还有很多相同案例。
诸如此类的,小惠君、白姨,等等。
女记者喝了口水,缓解了刚才的尴尬,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电影结尾的处理,为什么不给男主清白,开放式处理给人太过压抑和绝望,”
“生活不就是这样—”
田小乐停顿了下,想起刚才说的蛋糕店老板,感慨地说道:
“有些伤口永远无法愈合,我希望观众带着愤怒离开影院,去反思我们如何成为暴力的帮凶。
这个话题很沉重,让气氛变的沉默了些。
会议室里的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自己是被冤枉那个人,当所有人都在指责自己,要怎么去证明清白,又要如何面对之后的生活呢?
看气氛不对,女记者换了个话题:
“本届最热门的几部电影,你认为那部最有可能获金棕榈。”
田小乐调整了下坐姿,这个问题才是采访重头戏,有极大可能性关乎着金棕榈的归属。
“哪部电影都有可能,但唯独【四月三周两天】不配。”
白人女记者愣住了,这部影片可是呼声最高,最有希望拿下大奖的影片。
是难得一见的女性苦难题材,又遇见了女性评审主席,很多人基本都默认了的事。
在这个年轻导演的嘴里,居然是不配,
就听田小乐继续说道:
“这部电影既然想以女性题材为卖点,就应该直击疼点,而不是像纪录片一样,置身事外的讲完这个故事。
导演只为了苦难而苦难,没有任何的启示。”
“我在这部影片里,只看到了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的低下,没有对霸权的反抗,只有一味的接受,把女性描述地如此不堪。”
说到这里,田小乐气愤地摇了摇头,等女记者消化完,继续说道:
“这种影片能受到如此追捧,让我大感意外。
你们不是在追求女性平等独立吗?这部电影没有任何价值,为何还有如此高的评价?”
田小乐指着面前女记者说道。后者有些羞愧地底下了头,转移了话题:
“那让你来拍,你该如何拍摄这种题材?”
“有压迫就有反抗,一张破纸就想把女性独立意识给束缚住,这简直就是悲哀。”
田小乐说到激动之处,拍着自己大腿,就好象在做一场演讲。
就听他继续说道:
“我了解到这部电影背景,是在封建时代末期颁布的法案,这样罔顾女性人权的规定,不应该一味的忍让、妥协,而是去推翻它,创建新的秩序。”
女记者连连点头,作为女性,她很认同这番说辞,有压迫就应该有革命。
很快,她冷静了下来,没忘自己本职工作。
“按你这样的说法,有很强的政策色彩,这不符合电影节的选片要求。”
“不,影片从来都不是政治宣言,在那个时代女性别无选择的困境,在封建体制下,只有革命才有可能提高女性地位。
中国有位伟人说过,女性能顶半边天,从此后中国女性站起来了。”
田小乐这句话,让女记者大受震撼欧洲最近兴起的女权主义,喊出的口号也只是提高待遇,与男性同工同酬,延长生育假期。
女性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受到西方教育的她,沉默了好一会儿。
不禁问自己:真的能做到吗?
田小乐心里苦,但表面上带着微笑。
等再过几年,结婚就象是开盲盒,遇见好的自然一片和谐。
要是运气太差,遇见抢劫的,掏空两代人的积蓄,就知道这句话的含金量了。
下午。
卫报刊登的采访,瞬间引爆了纳。